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听了周忠玉老师的这节课,总体感觉就是本色简明,轻松自然,清新脱俗,淡雅如菊。周老师上的是萧红的《呼兰河传》,文学作品的教学必须遵循文学作品特有的一些规律,发掘作品独特的核心价值。周老师的这堂课总体上让人感觉到教师是在遵循着文学作品教学的规律教课文,文本的独特的阅读价值得到发掘,转换成有意义的教学价值。这是本色语文的基本要求。抓住了这一点,整个课堂的设计和具体流程就显得纲举目张,精致简明,没有多余的花  相似文献   

2.
正一、简要导入童年,在很多人心里.就是一个"后花园"。那里有故乡,有亲人.它是梦中的真,真中的梦,它是心灵的柄息地,精神的后花园,比如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比如萧红笔下的祖父的大花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的(节选)。二、走进一个园子1.走进一个美丽的花园。请用四字短语概括园子的特点.并结合有关描写读一读,说一说。小结:这里有色彩缤纷、翩然飞舞的大蝴蝶,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材处理这节课我将三条线合并成一股,集中地体现了我对这篇节选教材的处理。第一条线是:结合我们学校倡导的一种课堂模式——"四个课堂",即"目标课堂、体验课堂、活动课堂和成功课堂",设计学习目标。我依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以及编者的意图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它们分别是:(1)诵读课文,概述小说的主要内容。(2)品读课文,概括课文中景物的特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3)质  相似文献   

4.
梦回呼兰河——简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拟儿童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萧红的《呼兰河传》运用拟儿童视角,即儿童纯真与成人理性相糅的视角,去观照自己已逝的童年家园,用纯真的语言表现童真童趣,透过儿童的心灵世界来窥探百味人生,隐含着作家深切的悲哀和苍凉的况味,充溢着一种成熟生命对人间冷暖的关爱,从而走向一种超越的精神高度。  相似文献   

5.
呼兰河传》的叙述视角是复杂的,全文有过多次叙述角度的转换。总体上说,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向第一人称限制视角转换;个别章节还短暂出现过视角越界,即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向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越权侵入;同时还有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双重叠加。  相似文献   

6.
姚华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58-60,82
《呼兰河传》的魅力来自萧红对叙述视角的自觉选取,多方叙述视角的选择与变换,使得文本超越了自我故事的讲述层面,上升为对人类生存本真状态的文化关注。本文拟通过解读《呼兰河传》叙述视角的途径,探寻文本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7.
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备课的两个关注点。本文将这部分内容分成两个方面来解释:依据文本体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确定;根据学情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一、区别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的《大卫·科波菲尔》(节选)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叙述.这里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可分为两种视角:成年的“我”追忆往事的视角和儿童的“我”正在经历事件的视角,前者是一种外视角,有着全知的特点(这种全知是相对于儿童体验视角的限知而言的);后者属于内视角,有着限知的特点.成年的“我”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引入“支架”意识,对引领学生逐层深入、全面深度解读小说很有帮助.教师需要灵活掌握支架的运用,适时搭建支架,丰满支架,助力支架,使学生融会贯通,实现“走进文本”与“走出文本”的自由切换,并适时卸载支架,真正借助支架达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她童年的生活过往,并借此抒发了她的悲凉之情。其中,儿童视角的运用在作品的表达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说中对过往的回忆和真实情感的流露都是借此表达出来的,继而也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更真实、立体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2.
《诲人不倦》是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的第十一课,主要阐述孔子的教育观,其中有不少教育思想至今仍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这一课的教学本来是这样预设的:为什么要“诲人”,“诲”哪些人,怎样“诲人”以及给我们的启示借鉴。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让学生结合文本概括孔子是怎样“诲人”的,然后谈谈这些教育思想给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邓薇 《江苏教育》2022,(67):37-39
当神话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以神话故事的形态出现在教学中,应该如何看待它的新身份,如何定位它的教学价值呢?如何让神话故事这一特殊文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绽放出生命力?现以统编教材《女娲造人》一课的教学为例,从文本体式、对话、文化传承等方面,探寻神话故事文本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呼兰河传》是萧红倾尽其全部生命并高度融入她思想情怀的典型范本。在这部小说里,她既要担负着对"国民性批判"的重任,又要借以回到童年来疗救个人内心的痛苦,同时还不失以女性的身份来关怀着其他女性的不幸;在这些多重意念的疯狂侵袭下,她无法承担起生命的重负以及摆脱写作的困境,造成了因意念化严重而带来的叙述的紧迫感,使得文本具有了裂痕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后花园"的温情与"我家是荒凉的"情感裂痕和老胡家大孙子媳妇与冯歪嘴子的性格裂痕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呼兰河传》作于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作者是天才著名女作家萧红 ( 1911———1942)。这部小说描写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现为哈尔滨市呼兰县)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贫困、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作品带着萧红特有的忧愤和沉郁,给人一种沉重甚至哀怨的感觉。但在一幅幅阴暗的生活画面中,却时时闪现着亮色,这就是鲁迅所赞赏的“以女性作者的细致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的明丽和新鲜”。萧红总是顽强地开掘生活中健康、积极、美好的因素,给人以希望、…  相似文献   

16.
《大卫·科波菲尔》作为典型的成长小说,学生在研习过程中需把握主人公精神成长的轨迹,并理解米考伯先生之于大卫的重要意义,由此领会作者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情怀以及作品蕴含的社会批判。同时,《大卫·科波菲尔》又是半自传体小说,应引领学生聚焦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感悟“我”作为叙事者和被叙事者交替出现的意味。教学过程重在以问题为导向精读文本,以分组研习为方法化解难点。  相似文献   

17.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女作家之一,她的很多作品直到今天还广为流传。萧红小说中有着独特的悲剧意味、鲜明的文体风格和独具一格的女性视角,在我国现代文坛独树一帜,构筑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其中《呼兰河传》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本文试从以上三个方面对其艺术特色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在多元化的中国文坛中,不同时期,不同派别的文人都有着不同的写作风格。萧红,这位上世纪30年代东北文学的代表,她注重人物精神世界的呈现,尤其是性格的刻画,以她独有的悲剧意味以及个性鲜明的文风独树一帜。在《呼兰河传》中,她以平实质朴的笔调介绍了一个别样的北大荒,寒冷、苍凉却又顽强。《呼兰河传》独特的多重视角叙述方式呈现出了那个大环境下愚昧可笑的时代悲剧。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1.理解园子的特点及其对作者的生命意义;2.理解多重视角的叙述特点,感受作者的复杂心绪;3.品析文本语言的诗性特点,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学重难点:理解童年的后花园对萧红的生命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往往会有一个地方,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心底,成为一生中无法忘却的回  相似文献   

20.
赵瑞华 《语文天地》2011,(11):53-54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了解学情,才能有的放矢,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动态的学情,不断调整教学预设,才能让"生成"精彩不断。课后,教师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