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国"诗之电影"导演让·科克托的艺术创作涉及电影、戏剧、诗歌、绘画、音乐等诸多领域。诗在其电影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表意色彩和风格影响。中国"第二代"导演费穆致力于契合传统古典意蕴和民族化特色的电影实践探索,其《小城之春》可谓开启中国诗电影的先河。两位诗电影作者虽置身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成长历程亦不尽相同,但在影像诗意抒情上都呈现出丰富的审美样态。基于比较视野,以让·科克托的"诗人三部曲"为切入口,探讨导演于电影观念上的诗意探索与突破,同时分析费穆与让·科克托在诗电影创作中的相通性及其个性化追求。  相似文献   

2.
"象外圜中"本自《二十四诗品》,王夫之引而申之,以此作为诗中"景象"的美感要求:"圜中"即诗中所绘之"景象","象外"即诗中未言之"情感",诗歌应由"圜中"而至"象外"。为论证这一观点,王夫之引入了画论中"咫尺有万里之势"的说法,意在借上乘画作中"以实见虚""以少见多""以有限表现无限"的"生势"过程,来阐明诗歌中"无字处皆其意"的"势"之生成过程。画论与诗论,在"超以象外"的层面上达到一种美学的契合。这实际是对"象外圜中"说的"诗画合一"式阐释。王夫之对"象外圜中"说的阐说,开启了内视觉的维度,这对厘清古典诗论中"诗中有画"的内涵,乃至重新认识其现代意义,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美丽的松江位于上海西部,自古以来就是人文渊薮、品物繁盛之地,这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又有清新怡人的自然风光。而在这当中,集两者精华于一萃的绝对是最富盛名的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醉白池,有人文,有风景,还有中国古典园林千年文脉的传承,游人每每来此,都会驻足观赏,流连忘返。一、醉白池的历史积淀及独特建筑醉白池的前身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名叫"谷阳园",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张笑 《大理文化》2011,(1):101-112
剑川海门口文化与白族原始宗教大凡讲到云南的历史,讲到白族的原始宗教,可以说无不与剑川海门口文化相关联。文化人类学专家罗康隆先生讲过:"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它一定占有一片特定的自然空间,这片自然空间中所有自然特性就构成了该民族特有的生存环境"。罗先生还特别谈到:"生存于不同生境的人们共同体,创造出了自己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认知和审视,发展中的建筑教育既要同步于开放的、多元化的建筑设计理念,也需要蕴育深刻的文化自觉。基于现代建筑教育的文化反思,解析建筑教育与文化自觉的关系,通过转变意识、改变方法以及更新内容实现建筑教育的文化重构,以适应现代建筑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杜甫,被尊为"诗圣",给世人留下了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作品被誉为"诗史",其中蕴含了巴蜀文化的诸多特质,彰显了巴蜀文化之美;其草堂文化不仅唤起了城市的记忆,而且传承了历史文脉;杜甫与巴蜀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人们从杜甫诗歌中了解、赞美、品味成都和巴蜀文化,对巴蜀文化的发展、弘扬和传承影响深远。现如今,人们大力推崇弘扬巴蜀文化,作为诗歌文化代表的杜甫诗歌、其精神及草堂文化无不得以传承和传播,从而不断地推动着巴蜀文化的发展与现代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淮剧是江苏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非常鲜明地体现出苏北地域文化特色。但现有研究少有从区域文化层面充分认识淮剧在形成、发展与传承中积淀与凸显的文化特质,也尚未有论者真正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体认淮剧的精神价值与文化记忆价值。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把淮剧当成一种地方戏剧艺术样式来欣赏和研究,还应该关注其蕴含的族群认知、价值观念、思辨精神等因素,并由此探究影响淮剧艺术特质的形成原因,充分认识淮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戏曲史及文化史上的地位,确认其对苏北文化研究及相关地域文化研究的典范价值。  相似文献   

8.
峨眉山佛寺园林建筑虽然规模不算太大,装修也不甚华彩,但它代表了明清佛寺建筑的面貌,反映了西南汉族村舍古代建筑的风俗习惯,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的典型,表达了独特的建筑语言和艺术特征,是峨眉山历史文化的标志。佛寺既是佛的环境,也是游人居住的环境,佛寺走向人间化,走向民俗化,是佛教追求的目标。这些建筑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它深刻的含意。如伏虎寺,将供奉佛像,举行朝拜仪式和开展佛事活动的天王殿、普贤殿、大雄殿置于中轴线上,庄严肃穆。大雄殿左侧以"华严宝塔"亭为主,隔墙、横廊组成两进四合院落,大雄殿右侧以御书楼为主,以客寮四合为院,通光、采光、借景、赏景,行止自如,犹如私家大院,让人感到轻松如意。使人、佛像、建筑有着更多的感情交流,淡化了寺院的肃穆和空寂,"天人合一"更能体现佛教"人佛等位"、"入世渡生",建设"人间佛国"的旨愿。  相似文献   

9.
梁信  张瑛 《世界文化》2012,(4):8-11
近年来在中国,中式英语(Chinglish)这一独特语言文化现象引起了"热火朝天的争论"。一边是官方发起的"整风运动",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之理由,对中式英语进行"大清除";另一边是超级粉丝和狂热追随者发起的"保卫运动",要力保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这场"争论"让中式英语成为了人们关注的文化热门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事功精神:秦文化之魂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华夏文化》2001,(2):18-20
恢弘博大的秦文化永远是史家不倦的话题。近年来其精神特质的诠释日益引起关注,学人先后提出秦人“尚大求多”的功利价值观说、公利文化精神说、军国主义精神说等观点,反映了人们突破实证传统、建构文化阐释的努力。然而,治史的精义在于不断扬弃成说,邃密新知,秦文化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和意义历久弥新。阐释者的理解和追问并未有穷期。本文尝试透过其历史践行和观念建构的考察,为秦文化之魂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1.
赵珩 《世界文化》2013,(3):39-39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火焚并劫掠了中国最美的皇家园林、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从而成为中国人永远不能忘却的民族耻辱和难以抚平的伤痛。自清雍正以来,圆明园历经五代皇帝、前后一百五十年的建造,才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园林艺术典范",被誉为"万园之园"。1860年圆明园被焚毁劫掠后,园中大部分中式砖木结构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论中关于有形语言的局限性问题、语言的有限与诗的意境之无限的矛盾问题都有十分独到的见地和深刻的论述。西方当代解构语言论彻底反叛了传统语言观中的逻辑中心主义 ,并以永变不定的认识观、思维观观照语言意义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在这一点上 ,中国传统的诗语言观和解构的语言观是有着相通之处的。这对于在新的层面上思考诗歌审美价值与诗语言之关系 ,思考诗歌审美价值的深层内涵有着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正在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中,"异化"占据着重要的理论地位。对其内涵意义的重新阐释,意味着马克思对于古典哲学中的宗教异化、绝对精神异化理论、政治异化理论的扬弃,并在经济领域赋予异化全新的含义。马克思对于"异化"的研究是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新哲学的影响下进行的。因而自然强调"人"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与费尔巴哈  相似文献   

14.
正在瑞典布罗斯举行的"无限"街头艺术展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壁画和装置艺术家来为这座小镇增添一抹色彩,同时也展现出其浓厚的文化和历史韵味。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都以街头艺术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装扮着自己的城市,可以说风格各异,各具特色,观众们对公共空间艺术的体验也各不相同。这座位于瑞典西南部的幽静小镇是全球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在河流清理、废物管理、清洁技术、纺织产业集群等领域具有科  相似文献   

15.
过渡空间研究的是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在自然崇拜盛行的东方文化中,对建筑与景观的过渡空间的研究变得更为突出。造园者用回廊、亭、门窗、箦子等一系列过渡空间的构成元素,自然地将庭园景观融入建筑环境,过渡空间引导人在建筑之中的视野范围与视线高低,达到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本文通过对以中、日为代表的东方传统园林体系中建筑与景观过度空间的比较,认为过渡空间的设计目的是让园林展现出一种平衡、渗透的空间关系,表现出自然、建筑和人之间微妙的联系,它也是人寻找自然与建筑平衡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诗论中关于有形语言的局限性问题、语言的有限与诗的意境之无限的矛盾问题都有十分独到的见地和深刻的论述。西方当代解构语言论彻底反叛了传统语言观中的逻辑中心主义,并以永变不定的认识观、思维观观照语言意义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的诗语言观和解构的语言观是有着相通之处的。这对于在新的层面上思考诗歌审美价值与诗语言之关系,思考诗歌审美价值的深层内涵有着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史家极力礼赞与推崇的"汉唐雄风",文人无限顶膜向往的"汉魏风骨"和"盛唐之音",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各方面都是雄视古人,彪炳青史.  相似文献   

18.
葛熠 《华夏文化》2005,(2):43-45
中国古典园林的正宗代表当数江南私家园林,即士大夫文人园林。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是一个政治上动荡不安、文化上多元走向的时代。政治上的风云变幻,让封建士大夫们无论在朝还是在野,都感到岌岌可危,或为保全性命,或为寻求精神慰藉,士大夫们把目光投向自然,寄情于山水,而当时山水诗、画的流行,也推动了造园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洋人街     
踏上大理古城的洋人街,果真就看到了许多洋人.洋人街清凉幽静,两旁的建筑折射着古典的味儿,或青砖黛瓦,或石墙木柱,是很白族很白族的.清静的地方反倒隐藏着商机,茶室、咖啡厅、中式餐馆、扎染服装店,清一色的远古氛围.三三两两的洋人在喝咖啡,裸露的手臂被阳光照着,浓密的汗毛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20.
墓葬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伴随着华夏文明的诞生而延续至今。民间工艺的繁荣离不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改土归流带来的汉文化很快在水族地区得到应用,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工艺精湛的水族墓葬建筑。以干栏式石板墓为代表的墓葬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族在明清时期社会经济与文化认知的发展状况,揭示了其特有的丧葬习俗和宗教信仰,是研究水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