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建容 《华夏文化》2012,(4):23-24,36
在苗族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中,医药文化是其中重要的部分。我们从大量的史书记载、文物考古及民间传唱中发现,苗族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苗医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独特、形式多样,苗民对苗药的加工方式特别、种类繁多。苗族医药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是世世代代的苗族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三穗县南部寨头、巴冶、良上等地的苗族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笔者在这里着重简述苗歌文化、芦笙文化、饮食文化等三种。这些文化都是三穗南部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创造的,是广大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探微百褶裙     
沈岩 《寻根》2013,(2):46-49
百褶裙,又称百折裙、百裥裙或百叠干褶裙,这里的“百褶”是一个泛数,概指褶皱之多,不一定非以百数计。现代的百褶裙通常指裙身由许多细密、垂直的皱褶构成的裙式。在中国古代,巳出现和现代百褶裙相类似的裙式,也有式样、工艺、做工等比现代更为精致的百褶裙。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百褶裙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4.
解析西南地区苗族服饰的审美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苗族服饰有着人类生理的,安全的,情感的,社会礼仪的审美价值取向,印证了人类服装美的产生,也让人们看到了西南苗族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和编织的苗族服饰,承载了苗族的历史和文化,物化了苗族人民精神和情感,意义深远。本文从西南苗族服饰的审美价值取向与形成的角度,解读了苗族服饰审美的密码,传递出有关苗族服饰文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苗族最大的聚居区——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保存了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70年代末,贵州省民间文学组整理、田兵编选、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苗族古歌》,是著名的创世史诗。全诗约八千行,全都琅琅上口,苗族人民把它看作历史,因而又称为“古史歌”。这古歌史诗分...  相似文献   

6.
郎德塞的铜鼓文化,既是青铜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苗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受到中外关注。1998年秋,我们随同出席“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铜鼓和青铜文化第四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专家学者前往郎德考察,欣喜地发现,郎德寨的铜鼓文化活动,在继承优秀传统、创造现代文明、促进苗寨巨变中,发挥了神奇的作用。据说有专家认为,辉煌的‘请铜文化’巴经消失,成了“死亡文化”。但在贵州广大农村,铜鼓文化活动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成了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民族村寨里,苗族郎德寨的铜鼓文化…  相似文献   

7.
“鼓藏节”是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每13年举行一次,各地的具体节期不一,但多在初冬进行,期间广邀宾朋,并举行大规模的杀牲祭祀活动,节日持续时间长、内容丰富,是苗族历史、文化的综合呈现,也为苗族服饰研究提供了重要窗口。2007年底,笔者有幸赴溶江县兴华乡高排村。亲历了当地的鼓藏节。  相似文献   

8.
邓锐 《世界文化》2010,(8):46-48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发型作为人类自身装饰文化的一种,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精神文化传播的载体,西方发型随社会背景的变化从颜色到样式都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演变趋势总的来说为自然、简洁。  相似文献   

9.
苗族服饰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其差异的形成,既源于苗族历史上多次迁徙和支系复杂的原因,又有居住地域环境的不同和其他民族文化交融的因素。黄平苗族女子盛装黄平苗族女子服饰在染色、制作等工艺上都独具特色。四十年代以来,黄牛苗族女子盛装已由过去的自织目染的棉布面料转到了去集市购买缎料来紫染、烟熏、捶打,制成独具特色的紫色亮布,做女子盛装艳丽夺目”黄平女子盛装分为帽。衣、裙以及银饰等几个部分。服装的挑花刺绣均依布料的经纬戳针,因而圆线、曲线较少;在绣法上多有变化,如平绣、数纱挑绣、编织等等,其纹样层层叠套组…  相似文献   

10.
人一来到这个世上,父母便给他(她)取个名字,以便呼叫。中国人是如此,外国人也是如此。但人们见诸于报刊杂志上似乎只有外国人名是一串长长的符号,其实居住在贵州三穗南部的寨头、巴冶、良上等地苗族人民,他们的姓名也有一串长长的文字,在户籍管理簿上随处可见,何以如此呢?还是从这个地区的人名去看其具有内涵丰富的文化吧!  相似文献   

11.
严奇岩 《寻根》2014,(6):78-81
<正>贵州省台江县是全国苗族最集中的县,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历史上台江县是苗疆腹地,因地处偏僻,至今仍保留许多原生态的民族文化。2014年7月12日,我们课题组在方召乡党委副书记杨阳的带领下,来到了交汪苗寨考察。这里地处高寒山区,海拔1000多米,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距离台江县城21公里,全寨645户,2887人,全是苗族,是台江县境内最大的苗寨。现居住有邰、张、唐、赵等姓氏,其中邰姓608户,占全寨总户数的94%。  相似文献   

12.
<正>西江千户苗寨的非遗旅游发展经历了漫长的、从无到有的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加强苗寨“非遗”吊脚楼保护,做好“非遗+”文章,西江千户苗寨不断创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式,将浓厚的苗族文化从原始的传统生活习俗逐渐转变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工具,有力推动了苗寨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外文化交流》2014,(7):72-73
西递和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这里有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宵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为世所罕见。  相似文献   

14.
居住在贵州省三穗县南部的苗族人民 ,约有 5 0 0 0户 ,近 2 0 0 0 0人口 ,因其居住的环境条件、生活习俗以及语言等基本相同 ,故而当地人习惯把南部苗族并称为“寨头、巴冶、良上、稿桥”。这个支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 ,有其独特性和创造性 ,靛染工艺文化就是其中之一。三穗南部苗族人 ,家家妇女都会织布 ,户户妇女都会靛染 ,此地妇女何以人人都会靛染这一工艺 ?这里不去考究 ,只知此工艺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这个支系的古代苗族先民们 ,为了获取靛染技术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艰辛探索与试验 ,最后才掌握这套完整的靛染工艺技术 ,为当时…  相似文献   

15.
杨昱璇  王纪鹏 《寻根》2023,(1):65-69
<正>一贵州省凯里市的苗族,主要为“噶囊”和“香囊”两支,大部分“噶囊”苗族常住清水江东南方向,大部分“香囊”苗族常住清水江流域西北方向,这两支苗族在服装、语言风格、传统习俗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本文主要以改革开放前后的凯里苗族婚圈婚礼习俗变迁为对象进行描述。改革开放前,“噶囊”的相亲(看当)一般会在大致固定的地点、时间进行。传统社会中,“游方”是苗族相亲中极具代表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正祥云县,古称"云南县",也叫"小云南"。早在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因梦见彩云南现而将此地设为"云南县",一百年前才改名为"祥云县"。两千多年来,无论县名如何改变,汉文化已慢慢地渗入、进驻这里,成为主导文化力量。土著的白族、彝族、苗族等民族文化渐渐退出文化核心,如灯火一  相似文献   

17.
5月9日下午,正在美国洛杉肌考察的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外联局局长李刚等一行6人,在中国驻美领事馆公使衔文化参赞孙维学的陪同下,专程到迪斯尼乐园看望了河北民间艺术团的全体演员。孙部长在详细询问了演员的有关情况后,对全体演员在春节期间坚持演出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赞扬了全体演员认真表演。精益求精的态度。孙部长说:“我国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渊远流长。要通过你们的表演,充分展示中国文化丰富的内涵,大家要时刻保持最佳状态,展现出中国演员良好精神风貌,通过你们的成功表演,与迪斯尼乐园建立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为中美文…  相似文献   

18.
《寻根》2020,(4)
正苗族作为无文字民族,长期通过古歌、仪式、苗绣、器物等方式传承族群的历史记忆。古歌的讲唱作为口传叙事、仪式的展演作为仪式叙事、刺绣的图案作为图像叙事、圣物的传承作为物的叙事,共同叙说着苗族的族群历史,而苗族的文字叙事在这一过程中长期"缺席"。在苗族文字缺席的过程中,苗族的文字神话却一直保持着"在场"状态。神话观念决定论的观点认为,神话是  相似文献   

19.
银饰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装饰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符号学领域,银饰带有强烈的传达和意指作用。本文以苗族银饰与彝族银饰的起源、装饰形式和图腾崇拜的符号特质进行比较研究,诠释少数民族银饰的符号学价值,探索银饰在民族服饰符号学中的指述关系、表现关系和传达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90年代,著名社会学、民族学学者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作了论述。他提出关于文化自觉认识可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来表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有对自己国家和文化的认同,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到"美人之美",即认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每个国家民族都对人类优秀文化做出过贡献。更高的目标则是:"美美与共。"人类的优秀文化成为世界上各民族、国家的共同精神财富,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