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作为传媒类专业基础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也面临着困境和挑战。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使文学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运用紧密结合,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同为乡土题材小说的沈从文的《边城》与韦晕的《春汛》在题材、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和两篇小说在地域色彩、主题思想等方面的本质差异的分析,从文化、艺术和社会层面上进行典型性的比较解读。揭示了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拓荒者在中国文学的滋养中成长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解析东南亚华文文学作为独立的文学体系的存在架构。启示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应加强交流,共同促进华文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3.
《废都》自出版之后就备受争议,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如今回顾"废都热"现象,我们更加冷静地意识到九十年代知识分子的话语权、作品本身艺术上的瑕疵以及商业的巨大炒作共同促成这一奇特的文学现象,《废都》将因其文学史的意义定格在现当代文学的史册上。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的历史剧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贡献,早已为世人瞩目.从五·四时期的诗剧《女神之再生》到建国后的史剧《蔡文姬》、《武则天》,几乎每一部剧作的发表演出,都能引起那一时期人们极大的关注和学术评论界的重视.几十年来,对郭沫若历史剧及其史剧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学史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也给郭老的历史剧以充分的肯定和极高的评价,但是在读了几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一些研究论著后,我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而又十分不协调的现象:不论文学史家,还是评论研究者,在论述郭老建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学体系日益完善,而且也要求高校教育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努力提升教学有效性,但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仍然存在诸多不到位的方面,尽管已经步入了改革创新发展的轨道,但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制约因素,最后就如何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三大突出问题,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在"学导互动"模式下力求突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性,从教学内容专题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设想与实践,并对教学实践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17年时期”《人民文学》的审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进程来考察,从1949年建国到1966年文革爆发前的17年时期,是《人民文学》最具权威和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它寻求政治与文学平衡点最有效、同时推出文学新人、塑造文学经典最辉煌的时期。由于《人民文学》所担当的历史重任,它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其审美气质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如同当代文学在建国初期的发展一样,现实主义在《人民文学》上经历了一个从革命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再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演化过程,它所期待的批判现实主义或者是干预现实的现实主义的实践仅是昙花一现。它不仅见证了17年时期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也在实践着自己确立的文学观念、文学范式,引导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潮流。而它在审美气质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对艺术的坚守为其审美带来的影响,仍能给我们很多的启迪,仍然值得加以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方法应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极大地丰富和改变了传统教学手段和设施.在创设教学情景和模拟艺术情景、发挥教学中师生双主体性、扩充教学信息量、实现资源共事等多个方面,提高了教学质量,优化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由内蒙古教育学院中文系牵头联合自治区十三所成人高校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一书,于一九八八年七月出版,是年底发行,经过半年多的教学使用,效果较好,受到欢迎。《中国当代文学》是从成人教育特点、对象出发,为解决成人高校急需教材,为广大教师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富有的现代性品格决定了该学科在高校教学改革中所处的领先位置。本文着重论述了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改革的目标与 思路;改革教学内容,其中心环节是编写一部适应师专教学需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简明教程》;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1.
"兼爱"思想是墨家思想的精髓,至今仍然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兼爱"的伦理涵义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层次:感情层次和利益层次。感情层次就是要求人们相互地、平等地、普遍地爱;利益层次就是爱时必须给对方以利益,使对方在爱中得到利益。"博爱"是基督教教义中的重要思想,它要求人们彼此相爱,爱一切人。"兼爱"与"博爱"有两点是相通的:一是认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大家应该彼此相爱:二是认为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知恩图报是人的一种本性,你爱别人,别人就会加倍地爱你。墨家的"兼爱"思想的人性基础与基督教是相同的,因此把它作为构建现代社会普遍伦理的文化资源,容易被西方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魏晋与晚明是两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孤傲嵇康与狂痴李贽最有代表性。他们有共同的士人心态:才高气豪、狂放不羁、厌弃仕宦、离经叛道、置纲常礼法于不顾,分别以"师心谴论"与"别出手眼"的方式放胆为文,以特立独行的人格激烈反抗与批判虚伪的"礼法"社会。为统治者所不容,为世俗小人所不忍;从而因名祸起,因文字而致罪。他们的死,既是个人的悲剧,又是时代的悲剧,值得去反思。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太极拳运动的精、气、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种,注重在演练中精、气、神与动作协调一致。从理解内涵、把握特点、形神兼备的角度对太极拳精、气、神的外现与修炼进行阐释,并分别就太极拳对精、气、神的内炼功效进行研究,最后指出太极拳运动精、气、神的内炼与外现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莎菲》不能用简单的“道德主题”或“女权主义”概括,在爱情故事的背后,是乱世中先觉者以“边缘意识”自守,在庸俗与空虚的双重诱惑中拒绝沉沦、抵死挣扎的心灵历程.这一“深层结构”才是这篇小说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材城市化倾向"已经从一个边界明晰的事实概念扩大为一个多方参与的舆论"事件"。其间不仅包含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理想的追寻、对城市文明"先进性"隐喻的曲折表达,更隐藏着人们对乡村文明日渐远去的缅怀、对农村教育日益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忧患。  相似文献   

16.
"夸蛾氏"--"蚂蚁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材选录的《愚公移山》中的“夸蛾氏”都作“夸娥氏” ,属于无本改字。《愚公移山》的故事原出《列子·汤问》 ,其原文是“夸蛾氏”。在该文中 ,“蛾”与“娥”音义俱不相通。“夸蛾”即大蚂蚁。蚂蚁搬山 ,完全符合《愚公移山》的寓意。根据民俗学的研究 ,万物皆有神灵 ,“蚂蚁神”作为大力神的代表确实恰如其分。《愚公移山》神话故事中的“夸蛾氏”就是“蚂蚁神”  相似文献   

17.
新的教育观念是培养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工具。培养活生生的人的方法有激活人的生命力、活跃课堂气氛、解放学生思想、活学活用、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等。  相似文献   

18.
当刘翔以12s91的最快速度取了2004年稚典奥运会的110m栏金牌后,“刘翔现象”就在神州大地轰然兴起。当刘翔及其教练“被迫”打算出国训练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这种中国式的“后奥运虚耗”已经对金牌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这种“后奥运虚耗”现象已到了需要有关方面加以规范、引导的地步。期望能为减轻中国“后奥运虚耗”的不良影响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总督河道”是我国明代中央政府派出的专门为疏浚、开凿、治理河道的钦差大臣,故亦称总督河道大臣,其原官位、官阶不变,遇事方派遣,事毕回京复命,为非常设之官员。“河道总督”则是我国清代始设的掌管黄河、运河、永定等河,堤防疏浚、治理事务的专职官员,官阶与掌管行省的总督相同,为正二品,加尚书或都御使衔者为从一品。  相似文献   

20.
《野草》富含鲁迅全部的智慧和生命的热力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在“呐喊”和“彷徨”之后的心灵抉择。鲁迅在和封建旧垒奋力抗争之后为自己在历史舞台上选定了“历史中间物”这一“影”的角色 ,《野草》记叙了鲁迅在“夜”的绝望和“梦”的希望之中的彷徨和奋进。于绝望中抗争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这就是鲁迅得以不朽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