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说《白鹿原》的影视改编困难重重,这种困难体现在多种维度上:一是复杂叙事的取舍,二是政治立场的表现,三是文化精神的还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视觉文化时代的传统危机。  相似文献   

2.
正1994年,由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出版发行,20年过去了,已经出版了三个版次。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本历经时间考验、获得读者高度认可的著作。张岂之先生在该书2005年的"再版后记"中说:"我始终认为,为青年朋友写比较通俗的著作,以普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价值并不逊于这方面的学术著作。"如果说撰写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  相似文献   

3.
艾仁 《文化市场》2000,(2):16-17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999年7月1日实施以来反响强烈,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条例》立法精神正确、包涵面广、条款严谨、责任明确,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不少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条例》精神,转变管理思路,由以往侧重市场的准入向注重市场的监督转变;由侧重审核经营方式向注重监督经营内容转变;  相似文献   

4.
为使香港同胞进一步了解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香港文化艺术基金会将于今年11月在香港举办《红楼梦文化艺术展》。 曹雪芹的巨著《红楼梦》,代表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高成就。书中展示的社会生活纷繁复杂,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因而形成了文学研究中的一门专门学科——“红学”,并在世界范  相似文献   

5.
《寻根》1994,(2)
我看《寻根》(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寻根》杂志的创办,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正如杂志发刊辞中所说,中华民族文化昌明,源远流长,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祖根,我们拥有很值得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在当前,在邓小平同志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  相似文献   

6.
应中国文化部邀请,深圳歌舞团创作排演的大型现代舞剧《深圳故事·追求》,作为庆祝建国50周年的献礼节目于五月晋京演出。该剧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以三个平凡的打工青年的故事反应人们20年来生存状态的变化,艺术地展现了他们的成长。挫折和不断奋起的历程,以在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中平凡人物的故事,体现了深圳这座年轻城市不断追求勇于开拓的精神力量。舞剧吸收了传统文化的营养,借鉴了近年来国际舞蹈界多方面的探索成果,在审美观念,艺术形式和舞蹈语汇上进行厂多方位的试验和探索,使人耳R一新,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现代舞剧《深圳…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颗熣燦的文学明珠。本文对《诗经》的内容、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以期更好地推广与普及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先贤智慧的结晶,经过数千年的积淀,成为国人价值观念、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之根与魂,渗透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价值及现实启示意义。"中国思想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认识国情都是不可或缺的"(张岂之《五十年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载《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纵观近世学界有关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与普及方面  相似文献   

9.
《林屋山民送米图》(以下简称《送米图》)的知名度很高,不只是因其文化艺术价值,还因为它是一份官民关系的重要文献。这幅画的主人公,是河南滑县人暴式昭。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今天还能看见这幅画的印本.  相似文献   

10.
《仓颉密码》穿越数千年的历史时空,回溯中华文明源头,全方位再现了炎黄时期氏族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凸显出厚重的远古历史文化底蕴。其文化书写呈现出三种向度:一是全方位再现炎黄时期原始氏族社会文化;二是塑造以仓颉为代表的文化人格;三是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仓颉密码》率先将仓颉与炎黄文化作为文学表现题材,避免了文化寻根小说的艺术缺失,开拓出独特的文化寻根路径,不仅契合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敬祖情感,而且激发起民族凝聚力,成为远古历史题材小说中的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是一部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伟大作品,它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深受古代民众欢迎和认同的贤相良将模式:才高、志大、德优、质美。这种模式对后世通俗文学的创作与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书,1994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后共印刷11次。2005年此书准备再版,并增加了插图,于2006年1月出版。现本刊发表该书的《序》、《再版序》和《后记》,由此可以看到该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请本刊读者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正张岂之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书1994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12月再版,2010年4月出第三版修订版。20年来不断印刷和再版,受到读者的欢迎。该书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将理论性寓于知识性之中,为读者奉献了既有深刻理论内涵,又有丰富文化成果的精神盛宴。综观全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王允亮 《寻根》2006,(3):34-38
徐复观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成就卓著的学者,其著作《两汉思想史》、《中国人性论史》、《中国艺术精神》等都是在中国学术界享誉已久的著作.徐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种由衷的热爱,他自己也有一种勇猛无畏的性格和作风,这种性格和作风既是徐先生为人处世上的特点,也体现出一种特殊的文化魅力,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上彰显出来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5.
《中外文化交流》2001,(4):55-55
紧随迅猛发展的网络文化,把握瞬息万变的时代潮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看中国》(www.seechina.com.cn)网站的二期改版已经完成,以全新的面貌服务于广大用户。新版仍采用中英文两个版本,信息量更多,涵盖面更广。涉及时事、文化、艺术、人文、时尚、购物、招商等各个方面。十二个频道任您浏览:一、《文化传真》;二、《文化中国》;三、《中华揽萃》;四、《热点追踪》;五、《文化论坛》;六、《招商合作》;七、《网上订购》;八、《各地风情》;九、《中国艺术团体名录》;十、《中华艺术名家》以及英文版的《Life in China》和《教…  相似文献   

16.
《说郛》简介□张旗《说郛》的作者陶宗仪,是元末明初的学者,字九成,号南村,黄岩(今属浙江)人。工诗文,精通古学。因为《说郛》没有跻身于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之列,所以它对许多人来说是很陌生的。然而不很出名的《说郛》对于了解传统文化来说,实在是一条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17.
川剧艺术源远流长,川剧事业生生不息.今天,川剧已经成为四川建设先进文化的载体、弘扬民族文化的品牌、展示地方文化的名片.在川剧荜路蓝缕、玉汝以成的道路上,徐棻是川剧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其《欲海狂潮》是川剧艺术承前启后、发展创新过程中的代表作品.川剧《欲海狂潮》自1989年公演以来,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它的成功,既是作者心血智慧的结晶,也是振兴川剧事业的硕果,对川剧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书是最早从现代性与现代艺术的角度阐释中国美学思想的著作。徐复观所阐发的中国艺术精神是对现代性批判性思考的结果,是对现代社会里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价值合法性的论证。他认为中国艺术精神具有代替宗教的精神安顿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文化大潮中,观众企盼一支富有实验性与创造性的艺术新军。可喜的是,在近日一个绘画展览上,我们见到了这一类型的青年艺术家——李永安及其作品。“实验室艺术”的概念,是西方评论家在后现代信息社会中提出来的。西方的实验室艺术沿着西方的文化传统在20世纪显示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的今天,中国画家面临极大挑战。如何发展我们的“实验艺术”?如何使中国百姓接纳我们的“实验性艺术”?如何摆脱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桎梏,又创作出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国际化的“实验性艺术”?青年画家李永安用她的艺术实践回答着上述重大的问题。李永安…  相似文献   

20.
<正>《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梦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仅第五回便融合了四种不同的梦型:亡灵警梦、神仙助梦、预兆之梦和适志警梦。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在继承传统梦文化的同时,还加以改造和创新。以这四种梦型为参照系,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探究《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一、亡灵警梦亡灵警梦是指亡灵通过向梦者预警并指出脱困之法,从而使梦者转危为安之梦。这种梦型早在先秦典籍《左传》中就有记载:晋楚鞌之战前夕,晋将韩厥梦其亡父谓其"且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