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川酒的工艺成熟并定型,生产规模和作坊数量空前扩大,酒类品种丰富多彩,酒类品牌得以成长和发展.一些企业家总结出了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的酒类经营理念,在民族危难时刻,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抗战期间,由于四川酒业一枝独秀,外省人大量来川,酒消费量的迅速增加及外省人返乡后对川酒的怀念和正面评价,使四川酿酒业及伴生的酒文化得以通过抗日战争这一独特因素而迅速发展和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量知识分子内迁至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大后方,并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下了对重庆的印象与观感。独特的城市建筑形态和雨雾天气加深了内迁知识分子对于重庆作为山城、雾都的自然印象,与此同时,内迁者对于战时重庆的政治、经济地位以及战争下的日常生活和民众抗战精神的认识日趋完整。内迁知识分子在游记中所记录的重庆印象是复杂的,生活在重庆的中国人的抗战精神是坚韧的,这些印象和精神成为后来重庆城市发展的文化内涵之一。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同胞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御外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独特贡献,他们牵制和消耗了日本侵略军的力量,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分裂破坏汉族和少数民族团结的阴谋。从我国少数民族同胞投身抗日战争的历史事实中,我们获得的是对这段难忘历史的思索以及对当下的启示:少数民族同胞参加抗日战争加强了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民族自治在抗战中完成了雏形;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全国各民族只有加强文化认同,强调同根同源,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民族根连根意识、发展共作为意识、筑梦齐努力意识,才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推动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4.
现代四川的文化具有浓厚的"盆地意识"和"酸化"特征。现代四川作家以个体的生命之力进行了"精神的突围",从而从文学角度突破了四川文化发展的瓶颈。现代四川作家的"精神突围"主要表现在创化传统、对外开放和文化融合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文学和文化如何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现代四川作家给我们提供了正反面都有的经验和教训。从文学的视角来讲,当代四川的文化建设应该很好地总结现代作家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闻名于海内外的中山舰纪念区和武汉会战雕塑群,将会再次受到人们的瞩目。坐落于中山舰纪念区的武汉会战雕塑群由15组雕塑组成,环绕金鸡湖徐徐展开,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武汉会战气势磅礴的悲壮场面;从陆战、海战、空战和全民抗战等不同角度,全面展现了武汉会战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是武汉地区最大的纪念抗战雕塑群。  相似文献   

6.
四川羌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世代相传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本文透过对羌族女性舞蹈的体态、风格、身韵等方面多视角多侧面的研究,从历史渊源与形成要素出发,探究四川羌族女性舞蹈内在的、本质的审美特征。本文以期更好的挖掘羌族女性舞蹈的表现观念与艺术精神,对古老民族舞蹈的核心动律有更好的认识与传承。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是四川酿酒业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发展阶段,抗战时期更是四川酒业发展的巅峰,1944年产量达到民国时期的最高峰。四川酿酒业的发展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应有贡献。文章考证了抗战时期四川酒类的产量,分析了川酒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需要弘扬,但仅有弘扬是不够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必须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弘扬民族精神的传统提法中,增加培育二字,这标志着党对民族精神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周文华  徐桦 《寻根》2014,(5):64-67
豆沙关,位于云南省北部昭通市盐津县之西南20公里。昭通位于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为中原文化入滇和“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昭通是云南与中原接触最早的地方,是华夷交融与民族凝聚的缩影。盐津县东北与四川交界,距昆明市560公里,距昭通市145公里,是云南通往四川的北大门之一,人滇的第一关便是豆沙关。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东南亚诸国进行宗教渗透,其目的是恶化我国宗教在东南亚诸国的影响,企图切断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宗教文化联系。太虚法师率领中国国际佛教访问团及时出访缅甸、印度、斯里兰卡、马来半岛、越南,与各国政治界、宗教界加强联络,消除日本对华谣言之影响,对争取东南亚诸国对我国抗战事业的继续支持产生了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四川扬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德派"唱腔是四川扬琴最具代表性的唱腔流派,集四川扬琴女腔之大成。本文从乐学、音乐形态学和声腔艺术的角度,对"德派"唱腔的音阶结构、唱腔处理手法和润腔手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形成了独特的西南联大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直观表现为高等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多元共享的学术自由发展以及师生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西南联大精神之形成,与其南渡西迁后民族复兴精神的转向密不可分。大学精神的重构与恢复,教授们恶劣环境下的坚忍并寻求自强自立的品格,青年学子的刻苦攻读、奋发抗战到投笔从戎,这些都折射出多元的、复杂的时代诉求。其中的知识分子独立文化品格的张扬,是以民族复兴精神为基点,又是以民族复兴精神的彻底转向为终点。西南联大民族复兴精神的转向,突显出特殊时代环境下知识分子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3.
钓鱼城与南宋政权贾大泉合川钓鱼城是南宋时期四川抗蒙(元)战争中最重要和坚持抗战最久的战略基地。从1243年余派冉进、冉筑城设防,到1279年王立开城降元,历经数百次战斗,坚持抗战达36年之久。它在13世纪50年代以前拖住了蒙军伐来的主力,6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挽救危亡的伟大壮举,广大的妇女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经过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以弱胜强,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在这场战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抗战文化。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抗日战争留给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占人口半数的中国妇女则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整个抗战文化添上了重要的一笔。自从日本法西斯发动侵华战争以来,中国的土地被占领,村庄被毁灭,大地上到处是屠杀、奸淫、掳掠和轰炸。战争强迫中国妇女走出家庭,走到…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也是玉溪人民的优秀儿子、人民音乐家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七十周年纪念日。为弘扬聂耳精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奋勇抗争的革命传统.玉溪市委宣传部主办、市化局、广播电视局等单位承办的“弘扬聂耳精神.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歌咏比赛”经主办、承办单位和各参赛队的共同努力.于8月14日至17日在玉溪体育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6.
觉奴(刘长述)是"戊戍六君子"之一刘光第的长子,他继承父志,力主富国强兵的维新改革。他的《川人自保商榷书》成为引发四川保路运动的"信管",在《娱闲录》上创作刊载了大量白话短篇小说,向国人指出国家危难、内忧外患的颓败局势,揭露官场腐败和国民的劣根性。小说借助民间想象,吸收四川"龙门阵"散点透视的特点,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对民众进行新文化启蒙。他的长篇白话小说《松冈小史》,以具有乌托邦色彩的"松冈市"自治和改革为主线,描绘了20世纪初爱国志士的社会改革蓝图和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现实,是四川乃至全国最早出现的长篇白话小说。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至今已经三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光辉旗帜王东生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尽管有许多志士仁人进行过艰难曲折的斗争,但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全民族的抗战。其原因之一,是缺乏鲜明的有号召力的旗帜。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高举...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9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隆重召开"抗战文化研究重大工程启动暨第一批著作撰写工作座谈会"。来自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省财政厅、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光明日报》、新华网、《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新闻网、腾讯网等新闻媒体的记  相似文献   

20.
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武汉革命博物馆举办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活动期间,该馆收到武汉小吃老字号"老通成"创始人曾厚诚的长孙曾宪德先生捐赠的一批抗日救亡歌咏刊物,均为1937年和1938年出版的版本,其中初版的歌曲集《大家唱》弥足珍贵。翻开这些泛黄的书页,重温那段如火如荼的抗战岁月,这些唤起民族意识觉醒的抗战歌曲音犹在耳,铿锵激昂,动人心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