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1 毫秒
1.
宋玉《九辩》以及汉初拟骚作品提供的屈原、楚辞作品的信息,可以弥补先秦文献记载的缺失.印证《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可以认识楚辞在战国、文、景、武帝不同时代的流传的篇目,结合《淮南子》书中有关楚辞诗句的化用和刘安作《离骚传》,招致宾客著书的学术文化背景,可以推论楚辞由单篇流传形式,发展到刘安辑集《楚辞》成为第一个传本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2.
入事东观参与校书,是王逸整合楚辞入儒家文化系统的重要机缘。王逸通过重释“人臣之义”化解了屈原之“怨”在专制集权政治中可能带来的君臣关系冲突,再以“合之经传”的方法使其楚辞阐释直接与儒家经典挂靠,由此完成了楚辞文化向儒家文化的皈依。而《楚辞章句》最终能成为经典,还有赖于其集大成的特点。王逸“以所识所知,稽之旧章”,是合其所继承的民间楚辞传承内容、其所了解到的当下上层文人群体的楚辞认识及其自己的相关思考,去与东观藏书系统中的前代精英楚辞学相比较,集四方之所长,终使《楚辞章句》集汉代楚辞学之大成。  相似文献   

3.
<正>楚辞研究虽为历代显学,然亦有消息盈虚的盛衰变化。近现代以来,楚辞研究经过几代学人的大力开拓后似乎难以为继,所以有学者早在1998年即预言:"下世纪初楚辞研究可能走入波谷。"(毛庆《由历史看未来——近三百年楚辞研究的启示》)当学界正在积极思考楚辞研究应该如何走出"波谷"之际,商务印书馆推出了熊良智教授新著——《楚辞的艺术形态及其传播研究》。该书从姚斯"文学史应是文学作品接受史"切入,突破传  相似文献   

4.
清人门应兆创造性地以"图注"方式来阐释《楚辞》香草,实现了研究方法的一大变革。门氏之"图注"采取了集中阐释与分散表现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以"左注右图"方式组织全书;根据注文内容对所绘图像予以匠心安排,使之与文字形成佐证、延伸与补充关系,从而对《楚辞》草木蕴涵阐释得更为具体全面。与"文字注"相较,此种"图注"诠释方式能拉近民众知识素养与《楚辞》文本间的距离,消解部分阅读障碍,从而扩大《楚辞》草木研究之影响,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其有更为广泛之传播。  相似文献   

5.
应重视楚艺术中的原逻辑思维邵学海我们对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审美观念的认识,在楚艺术面世以前,都是从《庄子》、《楚辞》及其它文献中抽绎、归纳出来的。甚至,自本世纪30年代起,楚文物作为一种文化的形态逐渐引起世人注目以后,《庄子》、《楚辞》仍然是诠释楚艺术的...  相似文献   

6.
商族先公名号中的鸟图腾印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商族源于鸟图腾的传说商民族起源于鸟图腾这一美丽的神话传说,在社会上是广为流传的。《诗经》和《楚辞》是记录这个神话传说的较早文献: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诗·商颂·玄鸟》)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诗·商颂·长发》)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喜?(《楚辞·天问》)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楚辞·九章·思美人》)司马迁《史记·殷本纪》正是在这些资料基础上,综合成如下完整  相似文献   

7.
一楚国所处的长江流域是中国农业起源较早的地区之一。楚人以稻米为主,正如《史记》中所说:“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①《楚辞》对楚人的饮食结构及菜肴品种作过具体的记载,例如《楚辞·招魂》中说:“室家遂宗,食多方些。稻粢禾爵麦,如手黄粱些。大苦咸酸...  相似文献   

8.
邓稳  范佳 《中华文化论坛》2015,(3):41-46,192
屈原开创的一种新兴文体,经宋玉、枚乘、司马相如迭代创变,终于形成一种名为赋的文体。但在"赋者,古诗之流"的赋体起源观影响下,东汉《楚辞》注家王逸开始以《诗经》解释屈原作品中的"诗"字,洪兴祖《楚辞补注》承此不变,遂使"赋自《诗》出"的观念牢不可破。通过梳理以《诗经》释屈赋之"诗"的阐释现象,绾合《诗经》在南楚传播的特点及出土文献《采风曲目》考证屈赋之"诗"字不指《诗经》而指"自作之辞",揭示出儒家《诗》教观念对赋体缘起问题的遮蔽。  相似文献   

9.
杨慎的文学评点是杨慎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缺乏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杨慎文学评点的版本凡二十余种。杨慎未评点过《楚辞》与《文选》,但是明代一些《楚辞》与《文选》的汇评本,都从杨慎的著作中辑录相关论述作为评语,这与杨慎声名之著及其《丹铅》诸书影响之大有关。杨慎评点《李诗选》与《杜诗选》,为李、杜诗歌的笺注、诠释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杨慎对时人诗文集的评点,每则评语大多很简短,且属于感悟式、鉴赏类的,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杨慎的论诗旨趣与审美倾向。杨慎的文学评点之间表面看似无甚关联,但细究的话,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重要的内在理路,贯穿其中之一的便是杨慎对《文选》或六朝诗文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巫山一名,从《山海经》、《楚辞》、《乐府诗》等早期文献,一直到现代的《辞源》等工具书以及报刊书籍,频繁出现。而且其地望见于多处,如今重庆市巫山县境内的巫山,山东肥县西北的巫山,以及淮北、浙东、晋南、两湖的巫山。笔者经过考证,认为巫山应是巫咸山的简称,其地望多见与古代徐夷及其支系巴氏的迁徙和随之传播的巫文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战国后期楚国作家屈原、宋玉等人的创作,获得了长江中游地区地理物候、楚国特殊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助力,楚辞也因此而生成。文以人传。其后"楚人""传教"屈赋,楚辞又随"楚人"东迁,在战国末年至西汉前期传播于江淮间以及长江下游的大江两岸,并在汉武帝时期走向朝廷。在西汉中后期,楚辞又溯江而上,在长江上游的巴蜀地区传播;而西汉末年杨雄的《反离骚》,因其"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成为长江文学的最上端之作。由此,从战国后期至于整个西汉时期的楚辞的生成与传播,扩展绵延到万里长江全流域,提供了长江文学形态的一个最早的经典样板。  相似文献   

12.
乍一看来,楚俗与《诗经》风马牛不相及:楚俗为楚文化的一个分支,属于南方巫文化系统;而《诗经》却属于中原史官文化系统。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将楚文化(楚俗)中的文学作品《楚辞》与《诗经》相比较而言,前者为浪漫主义之源,后者为现实主义之始。两者确确实实泾渭...  相似文献   

13.
《九歌》:人神之间性爱的歌吟国光红一、屈原《九歌》的性爱主题屈原《九歌》的性爱主题原是很明显的,但直到朱嘉才揭示其底蕴,而又首鼠两端。朱嘉《楚辞集注》说:“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蛮荆陋俗,词既鄙俚,而...  相似文献   

14.
正与"诗经学"、"楚辞学"(或"屈学")、"唐诗学"、"宋词学"、"红学"等专门之学一样,《文心雕龙》研究亦已成为一门与时俱进、欣欣向荣的专门之学,它是以我国第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评论专著《文心雕龙》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对《文心雕龙》的现代科学研究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最早当推刘师培、黄侃在北京大学的讲授,时至今日,已经发  相似文献   

15.
常荣 《华夏文化》2009,(4):43-44
翻开《楚辞》,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放眼望去,成百亩的春兰、秋蕙妖娆多姿。,缓缓步入花圃,似乎要被花魂所倾倒。  相似文献   

16.
“三峡啼猿”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意象,具有触发诗情的独特诗学价值。从生物和文化两方面可以认证“三峡啼猿”为长臂猿而非黑叶猴。猿的古典意蕴有体态巧捷、感情深挚和善于吟啸。猿声是一个源于《楚辞》而非《诗经》的重要文学意象,而且最早在《楚辞》里的三峡响起。猿声由弱渐强是在西晋至东晋之间,至六朝而猿声大作,同时兼备山水审关的冲淡平和以及人世抒情的悲伤悲悼双重审美意蕴。三峡“行者”之歌或者“渔者”之歌奠定了后世猿声的悲哀格调,赋有羁旅漂泊的孤苦、失子断肠的哀愁和穷愁失意的悲伤等心理蕴含。“三峡猿声”直到清代末年以至民国依然在三峡嘹亮响起。  相似文献   

17.
女娲氏造人的神话传说非常久远了,楚国伟大政治家和诗人屈原(约前340一约前278年),在其《楚辞·天问》中首次记载。经古代、近代史学家的不断探寻和研究,女娲氏已从纷纭的神话中分离了出来,成为人类的祖先之一。  相似文献   

18.
《寻根》2002,(1):23-23
2002年1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我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在北京因病辞世。钟敬文先生,原名钟谭宗,1903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公平镇。作为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钟先生在五四运动前后就投身于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研究之中,参与并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民间文艺教研室。80年来,钟先生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被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主要著作有《楚辞中的神话和传说》、《民间文艺谈薮》、《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钟敬文散文选》等。钟先生是《寻根》杂志的顾问。《寻根》自创刊…  相似文献   

19.
屈原的《九歌》与《九章》是《楚辞》中富有鲜明艺术特征的两组诗歌,前者是带有浓郁神话气息的楚地民间祭歌,后者除了《桔颂》以外,其余八篇作于屈原流放汉北和迁逐江南期间,连续性地表现了诗人立志———受用———被疏———放逐———自沉的生命过程。偏于感性的宗教诗性和偏于理性的生存诗性是这两组诗歌的人文主题。比较《九歌》与《九章》的文本结构、诗思方式与审美风格,能更好地把握伟大诗人屈原的创作个性。一文学作品的文本结构是指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它包括作品的整体结构、篇章结构以及句式结构。《九歌》的整体结构宏大…  相似文献   

20.
张文静 《寻根》2022,(4):8-11
<正>在先秦文本中,如《诗经》《吕氏春秋》《楚辞》等,“棘”是一个很常见的意象。虽然《说文解字》中释“棘”为“小枣丛生者”,但是在不同文本中其所指称的对象不同,表达的内涵也有很大的区别。因其多数生长于野外,荆棘的矮小丛生之态与空旷无人之地形成对比,组成一幅荒凉凄清之景象。但在其登堂入室之后,尤其是长于宫廷之中,则具有强烈的政治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