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鲜活而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正是学生传承与交流的最好资源。调研学校的孩子来自于全国各地,在教育进入关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课程实施依然是教育主阵地。"国家认同""家国情怀"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在美术学科中,我们希望依托教材"乡土美术"为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回应学校特有的生源的成长需求,让他们不忘乡土、不改初心。  相似文献   

2.
学校的课程与文化要基于儿童的生活。真知识的根源在人的经验里,学校要从整体上设计和实施课程,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生活的环境,让他们在阅读与行走中成长,这个过程也是学校文化生成积淀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学校课程变革的阻力不仅来自课程所处的社会生活、文化环境,还存在于学校内部的文化因素,与教师文化传统关系最为密切。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丁家庄小学"字蕴童心"项目以汉字学习为核心,以汉字文化体验馆打造为载体,系统开发综合化的汉字课程,探寻儿童学习汉字的新方式,提升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儿童在快乐学习中接受汉字文化的滋养。校园里处处是"汉字学习"的学习场、驿站、加油站。"字蕴童心"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校本课程内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了生长点。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会导致课程与学校办学理念的脱节甚至背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纳入学校文化系统的整体设计框架内,成为学校文化个性的具象表征:表达学校办学的价值诉求,给学生成长留下校本的印记,成为学校品牌的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6.
推动学校课程儿童化、儿童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绵竹紫岩小学以丰厚的课程文化构筑生命成长的基石,凸显了课程“三化”的教育价值:突出课程的儿童特性、学校特质、时代气息.以兼具丰富性、选择性、品质性的学校课程,适应了儿童全面、个性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会导致课程与学校办学理念的脱节甚至背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纳入学校文化系统的整体设计框架内,成为学校文化个性的具象表征:表达学校办学的价值诉求,给学生成长留下校本的印记,成为学校品牌的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迈向纵深发展,学军小学立足于适应“双减”背景下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打造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学校管理体系,着力于践行基于儿童文化的个性化的小学教育。学校打造“三季”进阶课程,入学季课程、成长季课程、毕业季课程,刷亮学生的精神底色;实施“双免”个性评价,期末免试、校园“半天学习制”,为学生的成长留足空间;创新“三研”机制,“课程研发”制度、“研课研学”制度、“分级研训”制度,培育教师的专业气质。期待以这样的教育教学变革拥抱新时代的变化,保卫童年,让校园成为儿童的诗意家园。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有130余年校龄的学校,我校一贯倡导让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生长点,让课程文化建设催生学校的成长力。近年来,我们以校本课程建设为纽带,聚合学校文化资源,构筑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课程和课程文化,赢得了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一、课程开发的目的利用校内艺术馆,营造浓郁审美氛围;从美的体验走向美的创新,打造活动型课程模式;架构各学科相互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课程文化又是学校文化的绿色引擎。我们在打造以"雅行"为品牌的学校文化进程中,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努力构建"以儿童发展为核心,让课程文化真正塑造孩子的灵魂"的课程文化。一、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一)明晰学校课程建设愿景,引导课程变革学校课程建设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是一个具有多样化的课程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11.
课程,是学生成长其中的一种生活,健康成长乃是课程生活的本然诉求。依据学校"智慧文化"建设愿景,我们坚守儿童立场,努力在国家课程上做到均衡施力,摒厚"主"薄"副"之惯习;在校本课程上做到全面用心,创扬"长"拔"萃"之特色,进而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充满智慧的课程生活。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79):1-2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也是学校文化发展的载体。因此,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是培育学校核心价值文化的最好途径。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校长具备一定的课程领导力,注重课程的顶层设计;要充分发挥课程承载学校文化育人功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可以通过课程建设来构建学校文化,积淀鲜明的办学特色,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课程的品质,决定着学校的品质和教育的品质。一所学校走向优质发展,个性化定制课程是一种必然。"定制课程"是基于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兴趣倾向以及经验与能力,为每一类(每一个儿童)设计的个性化课程。学校把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定制课程的依据和出发点,建构"适切儿童成长"的课程,引领儿童去完整地"看见自己一想见自己一遇见自己",朝向生命最美好的那方去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课程"是一个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基于"教育哲学"和"儿童立场"提出的"第七号教室"里的"七号课程",基于儿童立场进行课程的设计,通过资源整合进行课程实施,关注生命发展进行课程评价。本着基于儿童、回归儿童、成就儿童的教育情怀,全面建构"七号课程",用课程挖掘儿童生命成长的潜质。  相似文献   

15.
儿童参与课程开发是课程回归儿童的方式,因为学校课程从根本上说是儿童的课程,这关涉儿童生命的成长。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小学坚持"儿童必须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人"的课程理念,以学校长期的教育哲学——"学会交往"为基点,开发了"儿童交往学院"课程,让儿童参与其中,培养学生温文尔雅、自信阳光的品性。  相似文献   

16.
曾宪一 《教书育人》2011,(35):46-48
课程文化的构建力课程体现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文化最主要的载体,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体现校长领导力的核心。具体操作时,在基础型课程里是渗透学校文化,在拓展、研究型课程里是彰显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7.
特色课程尤其是高质量的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建设的一大核心问题。笔者通过问卷及访谈法,对C市乡村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现状调查发现:乡村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起步晚且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相应的环境和资源支持;特色课程成果欠提炼;缺乏体系建构、实施过程与理念设计差距大;特色课程建设未来方向不明。为此,乡村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要以打造有价值的特色课程为目标;以儿童发展为特色课程的出发点;以特色课程文化为理念引领;以乡土资源为特色根基;以多股力量为支撑;以实践范式为先手,防经验范式。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生个性的成长、教师专业的发展、学校特色的形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儿童大量阅读的课外读物也大多是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校本课程开发大有可为。儿童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大致体现在:关注学生精神生命成长;促进教师语文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特色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9.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上位目标,是学校育人途径的重要载体。基于核心素养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是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的重要依据,是学校课程观的重要内容,决定学校课程的设置,是课程文化及建设的关键。在新时期核心素养指导下,学校课程观的主要变化遵循渐进策略、系统策略、传承策略和创新策略,构建了具有特色的学校课程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建设和积淀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新安小学以"新旅文化"为核心,通过丰富多元的课程实践,营造课程改革氛围,挖掘和传承"新旅文化",探索教育的本真,旨在让儿童过儿童的生活,使儿童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