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设计的原则与精义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家庭和谐的实现有赖于家庭美德建设,而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必须吸收传统家庭道德的精华,这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都是无庸置疑的浅显道理。然而,在人们一方面称赞诸如孝道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批判其局限性的研究模式中,  相似文献   

2.
孝道简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道是儒家文化和封建时代官方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里,做一个忠臣孝子,是历代士人的终身追求,士人最怕背上贰臣逆子的恶名。在儒家文化和官方文化中,孝道不仅指一个人对亲人的天然之情,而且是以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为圆心,一圈又一圈,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政府开始实施自开商埠政策。与此同时,中国传统金融业开始朝着近代方向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为数众多的银行在自开商埠出现,并且开始从事存款及内外汇兑、信托业务、发行纸币、控制税收,并以贷款方式维持实业,促进了商埠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银行的兴起,使传统的钱庄票号受到挑战。一些旧式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改变经营方向和运作模式,出现了明显的朝着近代银行转型的倾向。但是,由于中国近代实业欠发达,加之传统的商事习惯又总是将中国商人与旧式票号、钱庄拉到一起,这就形成了中国近代金融业中银行与票号、钱庄并存的局面。由于自开商埠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不低于全国城镇的平均水平,因此,对中国金融业所发生近代转型的程度尚不宜估计过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严复为研究个案,尝试分析并解释中国社会在近现代转型过程中文人由传统士人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这一现象。严复在戊戌维新前后的政治文化传播实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知识分子角色转变这样一种过程,另一方面这种转变的不彻底又折射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艰难。  相似文献   

5.
“东亚”一词不光是指自然地理上的区域性概念 ,更重要的是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就传统文化而言 ,东亚是一个文化共同体 ,其文化共同体意识深厚而悠久。东亚中、日、韩三国同属汉字文化圈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显现出既有其共同的伦理道德、礼仪制度和审美意识 ,又有其各自民族的悠久的文化传统的特点。但是 ,在东亚文化现代性转型的过程中 ,面对西方文化的大规模的冲击和挑战 ,以及东亚内部的冲突 ,东亚文化共同体产生了裂痕 ,并出现趋于解体的趋势。然而 ,自 2 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随着东亚经济的腾飞 ,“四小龙”的出现 ,接踵而至的是…  相似文献   

6.
作者通过对869个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居住地、不同家庭类型的人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资料,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孝道还能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对传统孝道文化应该批判性地继承,提倡孝道应当从宣传教育入手.  相似文献   

7.
羌族舞蹈与先秦祭礼古舞的诸多"不谋而合"恰恰反映了人类社会舞蹈艺术共同起源于先民对原始社会生活场景简单"模仿"且赋予主观"功利"作用之后有选择地"再现"。反复"再现"的舞蹈艺术又客观上有助于先民释放多余精力、人种选择与建构社会秩序。上述主客观的功利作用是舞蹈艺术得以存续并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包括羌族舞蹈在内的传统舞蹈原始功利功能不可避免地衰落并最终让位于现代审美功能似乎又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人种学研究的记录过程中,由于记录的主观参与,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记录资料的客观性。而数字化媒体的出现,则为解决这一长期存在于人种学研究领域的困惑与争议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检证工具与手段。  相似文献   

9.
谢月婷 《寻根》2023,(5):48-53
<正>锡伯族的婚礼音乐是锡伯族艺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传统婚礼是锡伯族人生礼仪和习俗的缩影,能够体现锡伯族人民对长辈的孝道、对生活的乐观及文化传统的特色,而婚礼音乐则代替平淡无奇的语言贯穿着锡伯族人婚礼的全过程,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10.
在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的社会大转型过程中,不具有市场竞争品格的传统文化遗产普遍处在危机状态,该怎样解决传统文化遗产生存命运是许多国家遇到的共同难题。俄罗斯对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化遗产所采取的保护性措施是有意义的。雅斯纳亚·波良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出生地和生活创作主要地方。这儿既有浓郁的俄罗斯自然风光,又富有俄罗斯传统文化氛围。然而,氮气厂等“工业巨怪”的烟雾袭击了这块优雅的环境,威胁这一文化遗产的安全。为此,1994年8月间,俄罗斯文化部长西多罗夫邀请了许多新闻记者去莫斯科近…  相似文献   

11.
宋代道教典籍数目巨大,在史籍记载中甚至超过了佛教类书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二,一是客观环境因素,二是主观动力因素。客观环境因素是宋代宽松的宗教政策使道教充分发展,道教理论的转型使道教理论书籍大量出现。主观动力因素是皇帝因为自己对道教的热爱推动官方组织编纂道教图书,而民间道教徒的传教动力和收藏动力促使其抄写刊印道教图书,另外民众对道教中养生内容的需求,也促使了大量养生道教书籍的编纂和出版。  相似文献   

12.
理学在南宋的兴盛有其客观环境原因,如士大夫文化的衰落以及文学家对理学的接纳等。本论文主张在探讨文学与理学的关系时,应该将南宋理学家细分为先儒(大儒)、官儒和私儒三大类,认为儒学主体地位的下降是导致层级理学环境的根本原因。以刘克庄为例,他是最早从理论上注意到理学诗并对其提出了一系列见解的诗论家。他尊重先儒,鄙夷官儒而同情私儒,这决定了他的思想存在矛盾,也导致他在文学上既反对理学诗歌,又无法避免地受到理学思想影响。与前辈叶适的态度不同,刘克庄鼓励儒者入世,参加科举,这可以看作是他对现实的一种妥协。  相似文献   

13.
张雨在道教中颇得口碑,而且受到士大夫的赞赏.其诗歌反映了张雨儒道兼修的思想.张雨诗扬孝道隐之于神异之中.他留心古迹,寄托了一心向道的意志.张雨诗歌艺术具有文化传统的厚实感,亦浸透着诗人雅好仙居的隐士情感.  相似文献   

14.
诞生和成长于印度社会思想文化背景之下的佛教伦理思想,其孝道观契合了中国传统孝道伦理思想,从而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佛教伦理思想。尤以宋代禅僧契嵩以传统儒家的"五常"来比附自身的"五戒",并提出"孝为戒之先"的观点,而极大地提升了孝在佛教教义思想中的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如果说"孝为戒之先"是为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的话,那么,同为宋代禅僧的圆悟克勤之二回成都昭觉寺弘法,则是对该理论之具体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略论儒家文化中的"孝"——兼论"二十四孝"的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忠礼 《寻根》2006,(4):4-11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某省一所高等学校曾经举办了一个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国际研讨会,在分组讨论时,有一位外国学者作了发言,大意是:今天的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时代,如何供养好老人,已越来越显得重要,但在一些地方不时发生子女虐待和欺凌老人的事件,这是否与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有关?接着,一位中国学者坦承,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和舆论宣传中,尽管对思想教育显得很重视,但大都讳言子女要孝敬父母,有时甚至还将“孝”与封建思想挂上了钩。  相似文献   

16.
公园是近代城市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封建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政府调试与民众关系,为民众提供公共活动空间的产物。它一方面成为政府进行社会教育和意识渗透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民众生存、生活乃至进行民主活动的场所。在这一舞台上,政府和公众双方相互演绎着合作与冲突,共同推进了近代中国城市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传统文化与道德继承梁希哲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不同民族之间差异的主要点之一,是得以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丧失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民族,必然是一可悲的群体散沙,最终将走向民族的衰落,甚至是民族的自我毁灭的道路。相反,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18.
中化传统文化与道德继承梁希哲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不同民族之间差异的主要点之一,是得以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丧失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民族,必然是一可悲的群体散沙,最终将走向民族的衰落,甚至是民族的自我毁灭的道路。相反,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19.
廖宇 《华夏文化》2010,(3):12-15
<正> 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天然便具有中华文化重伦理重家庭的特点。关于道教的孝道思想,学界或从其与儒家关系角度关注,或从道教中一个教派如净明道等考察,这些研究都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但仅从这些角度考察,却无法了解道教孝道思想演变历程,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考察道教孝道观的不同形态及背后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一前言:从"传统学术转型"观察清代学术思想史"中国近代知识转型"(Constructing ModernKnowledge in China,1600-1949)是一个庞大且具重要意义的课题。欲探讨这个近代史上中、西学术援引、裂变与互渗的复杂过程,至少得从两大面向展开:一是探讨中国传统学术自身的统系及变化,一是寻绎近代科学式知识在中国的建构过程,而前者尤其重要。无后者,固不足以知中国学术知识体系的近代性发展;无前者,则不仅无以知吾国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