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尹志强 《快乐阅读》2013,(27):126-127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开拓了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领域。沈从文小说的语言不仅古朴典雅、蕴藉隽永,而且富有隐讳色彩。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根植于湘西的生活土壤,具有浓郁的湘西地方色彩,营造出鲜明而独特的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自20世纪30年代起就被称为“文体作家”,“文体”对沈从文小说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沈从文小说在文体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冲突——超越”格局的反复再现;文本意义层次的多层设置;重复叙述中文本的自然流转。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的小说风格在学术界讨论颇多,本文从全新的角度把悲剧的极大的张力和冲击力系统表现出来:湘西世界的美丽,尤其是人物情景中氤氲着的情感,更强化了作品的亲和力、感染力,加重了小说的悲剧意味,从而构成沈从文小说独特的悲剧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5.
原始基督教、印度的佛教、中国的禅宗和道家都隐含着一个圆形时间信仰。沈从文受其影响在单篇小说内部也建构了近似圆形的时间结构。从他的整体构思来看,美伦美奂的湘西投射着仙乡神话的影子,是“乐园”图式;城市小说是“失乐园”的书写,失乐园又可找寻到变形神话的踪迹;唯美湘西的回归是永恒的守望,这遵循了螺旋式时间结构。  相似文献   

6.
先锋小说文体研究大致归纳为叙事研究,结构形式研究,语言、修辞研究等三个方面.其中,主要从元叙事、叙事时间和叙述视角这三个关键性的文体特征进行叙事研究;在结构形式上,先锋小说的时空结构遵循的不是传统的故事逻辑,而是一种反传统的叙述逻辑,呈现出"迷宫"式结构,其文体特征与模糊性的语言特色和大胆的修辞技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沈从文“故事”题材创作的个人理论基础和文学观念,即“客观化叙事”,作“美”的故事,反对将文艺当作政治附属物的载道文艺观,并从小说故事创作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及“故事场”的框架特征等角度,探讨了他在小说叙事形态领域中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8.
契诃夫的早期小说特别注重文体 ,对话体和戏剧体成为契诃夫独特的叙事方式。契诃夫小说与戏剧的联系 ,还表现在情节和叙事结构上的戏剧化 ,尽力追求文本的戏剧效果。契诃夫的中后期小说更重视叙述视角的转换 ,常常呈现出第三人称全知叙述和第一人称限知叙述相互交叉的复杂的叙事格局。在时空观上 ,契诃夫时而淡化时空 ,时而又严守时序 ,显示了叙事风格的多样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9.
体批评应从其表层向深层意义拓展,任何厚此薄彼的评论都会导致误读,对鲁迅,沈从的误读就是两个突出的例子,探究这种被误读的过程及含义,对于正确的体批评必然具有规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章从叙事模式,结构类型,时空表现,人物形态,语言风格几方面分析了张恨水小说《八十一梦》的体形态,指出《八十一梦》体形态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上说,小说叙事方式体现着作家对作品所要展现的生命世界、人生意义的认识理解,是小说意蕴指向的符号信码。本文即想从这一角度探讨沈从文小说叙事模式与其自我定位的关系。本文认为在沈从文创作总体构架中形成鲜明对比的“都市生命世界”与“湘西乡村世界”实质上是沈从文认知中“自我与他者”模式在文学上的反映。自认为“乡下人”的沈从文以“湘西”为参照物(“他者”)展开他对“都市”也即他理解的“现代文明”(“自我”)的批判,而这造成了他在湘西题材小说中选择“说——听”叙事框架和客观化叙事的追求,产生小说叙事模式的矛盾,并进而影响都市小说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小说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均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民间文学是沈从文的创作源泉之一,他从民间文学中汲取了许多营养,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民间文学作品的独特韵味,从而更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思维特色、结构特色和语言特色等三个方面阐释沈从文批评文体的印象主义特征。本文认为,沈从文的批评文体既有民族底蕴又呈现了现代意识,达到了古典审美性与现代学理性的高度融合,这种打通中外、融会古今的批评方式,对当今的文艺批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思维特色、结构特色和语言特色等三个方面阐释沈从文批评文体的印象主义特征。本文认为,沈从文的批评文体既有民族底蕴又呈现了现代意识,达到了古典审美性与现代学理性的高度融合,这种打通中外、融会古今的批评方式,对当今的文艺批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是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重要命题,他以充满个人记忆与情感的特殊观念及其叙述,创构了美,包括男性的野性活力,不受任何物质功利污染、不受道德规矩羁束的情欲和性爱,美好温馨的琐细日常生活,它们安抚了沈从文的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的小说把表现人性作为创作中心,把审美的思想当作完善人性、弥合人性的手段,通过审美的途径实现人性的完美,从而实现改造国民性的政治理想,恰恰是因为这种审美意识的差异,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异”军。通过分析沈从文小说的人性美,揭示作者坚持表现人性美,讴歌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生活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经过几十年的发育,小城镇叙事小说于20世纪90年代末显现出稳定的文体形态,分蘖为一种文体亚类.小城镇叙事小说文体的成熟有着明显的标志物.文体成熟的内在标志物是:在政治、历史、文化等三大领域内确立了特定的叙事板块,塑造个性独特的“小镇人”或“小城人”,演绎小城镇变迁史以表达独特的主旨.文体成熟的外在标志物是:小城镇叙事拥有相对稳定的“核心作家”群体,出现了大批以小城镇为直接审视对象的作品.小城镇自身的发展和叙事主体的小城镇意识的深化,促进了小城镇叙事小说文体的成熟.学界忽视了小城镇叙事小说的文体归属和文体成型.  相似文献   

18.
王安亿用“抽象性语言”显示了自己对极微小平凡的事物保持审美态度的才情;用自我命名的小说叙事方法,带来了小说艺术的一场革命,用双层对比的小说结构,隐喻了对人类生存的双重悲悯。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小说中水意象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湘西为题材的小说中,沈从文常将人事的哀乐置于水边加以描绘,水,不仅仅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背景,而且水还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水既给了沈从文创作的灵感和智慧又给了他孤独的享受,在作品中,水,还成为阻隔有情人相会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苗文化传承与沈从文小说叙事的非理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化重表象轻逻辑、重情感轻理性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其化传承的非理性化。苗裔作家沈从以同样自由的心灵进行小说创作,这种主观随意性导致了他小说叙事中结构布局的散漫和叙事内容的散漫化.而这一切就小说叙事来看,也应该是一种非理性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