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悟"即"有所感触而领悟"。感悟是一个思维过程。思维活动要依赖于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面。语言积累越丰富,自我感悟就越强。对中学生来说,感悟的主要来源是书本,阅读感悟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或阅读材料,有所感触和领悟,从而进入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2.
虞春红 《考试周刊》2011,(10):65-65
一、感悟的内涵 所谓"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到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3.
读了下面这封信,你一定会有所触动,也许你会想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也许你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把你的经历、思考或感悟写出来,将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感悟,能有所收获,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相似文献   

5.
所谓"感悟",是指人们在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  相似文献   

6.
[作文试题]读了下面这封信,你一定会有所触动,也许你会想到自己曾经历过的事,也许你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把你的经历、思考或感悟写出来,将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张辉煌 《教师》2014,(36):21-21
正感悟,即有所感触而领悟,因感动而醒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是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获得的,同  相似文献   

8.
段天洪 《语文天地》2013,(12):17-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这是对语文教学特点最本质的论述,三者之间,积累是基础,运用是目的,感悟是桥梁,感悟居于核心地位。"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人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  相似文献   

9.
[题目] 读了下面这封信,你一定会有所触动,也许你会想到自己曾经历过的事,也许你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把你的经历、思考或感悟写出来,将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有所感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关注高效课堂的今天,阅读教学如何让学生有所感悟呢?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1.
所谓"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人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的魅力无处不在,应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在操作中体验,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有所感悟;在比较中欣赏,使他们感悟理解数学方法;在实践中经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使感悟得到深化。  相似文献   

13.
[题]读了下面这封信,你一定会有所触动,也许你会想到自己曾经历过的事,也许你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把你的经历、思考或感悟写出来,将会是一篇不错的章。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模拟生活情节,把生活引进课堂,让抽象的文字符号在学生心中"活"起来,引导学生在边读边演中,感悟语言的内涵,领悟课文的情思.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习具有重感悟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语言.让学生因意会、理解、体验而有所领悟。笔者以人教版第八册《生命生命》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让感悟成就阅读教学的精彩。  相似文献   

16.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新课程标准》先后多次提到感悟二字,并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是教学目标,也是教法、学法。教学改革以来,广大教师深刻感受到感悟式教学  相似文献   

17.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达到的一项重要目标.一线教师似乎都有这样的无奈:阅读能力的好坏,并不是习得的,而是靠学生自身的能力悟得的.习,有所技法,可以教授;而悟,无象无形,简直是无从下手.由此,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低效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诚然,学生的阅读更多的是以感悟为主.所谓感悟,简单地说是有所感触而领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对文本的感悟是学生的思维受文字的刺激而有所发现、有所体会从而产生共鸣或思考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王春迪 《成才之路》2010,(12):37-38
《语文课程标准》正式提出了“感悟”之说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本文主要从“感悟”的教学现状、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对“感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朱永娟 《考试周刊》2010,(45):225-226
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感悟教学立足整体,使学生通过活动,整体感知,获得感悟。长时间以来,感悟教学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其操作也缺乏科学性。语文教学往往以老师讲解分析为主,学生接受的是老师感悟后转述过来的"第二文本",学生没有进入感悟状态,也就很难说感悟了"第一文本"之旨。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感悟教学的意义,以及教师在感悟教学中的作用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历史教学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而且要体现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对同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每个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不同.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就应给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的空间,关注历史之外的最普遍、最本质的东西,引导学生,学有所想,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