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冬来 《考试周刊》2013,(6):150-151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知识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所有电气设备都要用到电容器,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因此,教材首先讲解了电容器的功用,通过介绍电容器的构造及使用,使学生认识电容器有储存电荷的本领,同时介绍了电容的概念、定义式,再讲解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和电容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二、学情分析学生没有接触过有关电容的问题,比较抽象,所以接受起来容易觉得生硬。因此,要充分利用实验和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多增加一些实验来增强教学效果。三、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平行板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容器 ,高中《物理》第二册教材中通过一个演示实验来研究决定它的电容大小的因素 ,虽然本实验的现象明显 ,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一些道理 .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认为 ,非常有必要给学生讲清一些必要的问题 ,以加深他们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问题一 当已充电的电容器按图 1所示的方式与静电计连接起来 ,静电计的指针为何会偏转 ?  图 1           图 2回答 静电计是由金属小球、金属杆、金属指针和与他们绝缘的外壳组成的 ,由电容器的定义我们不难理解它也是一个电容器 ,因此当已充电的电容…  相似文献   

3.
每一本教材都有它的重点和难点,每一单元、每一节也有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就是对学习其他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内容,所谓难点是指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掌握或容易出现错误的内容。教师只有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授课时才能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处理好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重点的确定根据教学目的确定教学重点《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总目和各章、节的教学目的,教师应当认真研究它们,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教材的具体内容,便很容易确定出教学重点。如在讲授“匀变速直线运动”这节…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83):59-60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数学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在不同知识模块间的渗透应用随处可见.所以数列作为一类特殊的函数,函数性质在数列中的考查有着一一体现.由于本节知识点较多,教材仅是将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说明,而数列的函数性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在讲解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延伸和拓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摸索总结出一套“读”、“议”、“点”、“练”四步教学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步 :“读”——探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目的 ,教师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 ,把本节内容设计成几个问题 (问题的设计要讲究“梯度”、“适度”)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书 ,从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定义、例题中寻找答案。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边画 ,找出知识的来龙去脉 ,并对问题的解答有个初步的感知认识。这时 ,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大脑潜能得到了初步的调动。第二步 :“议”——释…  相似文献   

6.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是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渗透吸水”既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又是本节教材的难点。如果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张嘴,要让学生理解掌握是很困难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通过改进渗透作用原理演示实验,增加学生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方法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电容器是一种在电路中用得非常广泛的元件。但由于《物理》教材内容简单。基本上以常识性介绍为主,对电容器和电容定义较抽象。学生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难以建立起电容器和电容正确清晰的概念,掌握电容器的各种特性和串并联计算方法也有困难。为了适应职校信息技术专业学科间知识衔接,同时又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升华和凝华”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阐述但属一般了解的、非重点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升华、凝华现象及升华时吸热、凝华时放热。听了几位教师的课后,感到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现提出来,请大家探讨。一、碘的升华、凝华实验的可见度问题要使学生了解升华凝华现象,掌握定义中“直接变成”四个字的含义,实验成功与否是本节课的关键。教师一般均按教学参考书(人教社编,1987年版)提供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分析 本节为北师大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的内容,阐述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为学生了解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提供了材料,并为后续“细胞的分裂、分化”“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现行教材(必修、选修)将电容、电容器这部分教材分两个层次编入第二册和第三册,在实际教学中面临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现将这些问题整理于后。 一、应该怎样定义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的物理量。第二册(必修)图1—8用两个盛水容器来类比电容器,将电容定义为:“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要的电量”;第三册(选修)则说:“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与两极间电势差之比叫做电容”。两种定义法的数学表达式分别为  相似文献   

11.
全国就业训练机械类统编教材《机械识图》中“看组合体视图”一节内容,既是识图课的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之一.学生看图能力的训练,关键是对本节所讲内容的体会.尽管在此之前,已经讲授了关于投影作图的一般知识,但那时多侧重于由立体而平面,即画出三视图.所以本节内容虽已向学生介绍了看视图的基本方法: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补画第三视图及看图步骤,但因教材在此前未讲授轴侧图画法,学生对从平面视图想象空间立体形状普遍感到茫然.即便有同学想象得出来,也不能正确表达.而作为教师也无法判断学生掌握领会的程度,因为学生不具备表达手段和能力.教师因此不能有效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症结,同时本节内容的作业也较难布置和检查.  相似文献   

12.
《生命之源——水》是新课标下《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内容。这单元内容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了解水的一些基本性质和特征。因为学生对水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远远不够,所以,我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及一些大数后,设计了这节课的内容。一是使学生对有关“水”的知识加深拓展认识;二是让学生了解大数和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用数学验证科学知识;三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本节内容适合五六年级实践活动课。  相似文献   

13.
在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这一节的教材中,要求学生对电感和电容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有一个定性的认识,书中对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表述为: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感抗也就越大.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表述为: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流电的频率越大,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就越小,容抗也就越小.但教材中这一部分的实验却较少,仅有两个实验,一个是对比电感对交直流电流的不同阻碍作用,一个是对比电容对交直流电流的不同阻碍作用.教材中和上面的表述相对应的实验却没有.  相似文献   

14.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一节内容抽象,难度较大。如果教师用唱独角戏的方式,将“电负性”、“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等基本概念硬塞给学生,他们会感到兴味索然,结果只能是死背定义,对一些没接触过的分子的极性很难有独立判断的能力。用“发现法”的精神讲授这节教材,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提出饶有兴味的问题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急于解除疑问、寻求答案的探求状态之中进行学习,可顺利地突破难点,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对这节教材的教学设计(两课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公开课活动中听了一节“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颇有感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图形与变换”方面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为下节课教学“比例”打好了基础,在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先让学生直观感受,再动手测量、画图,理解意义后又组织练习,学生对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认识较深,可其中一个环节由于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造成一定障碍。影响了学生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实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沃诚 《江苏教育》2022,(11):53-56
物理实验是物理课堂,特别是新授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新授课中物理实验的设计要符合本节课的逻辑链和学生的思维链,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电容器的电容”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引课实验创设情境,借助对比实验、创新教具等方法设计核心实验,布置课后实验巩固所学知识,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其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说课是近年来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本文笔者主要说及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在指导本节课的教学时,笔者将尝试运用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是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计划授课为两课时,笔者的说课为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导读]《生命之源——水》是新课标下《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内容。这单元内容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了解水的一些基本性质和特征。因为学生对水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远远不够,所以,我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及一些大数后,设计了这节课的内容。一是使学生对有关“水”的知识加深拓展认识;二是让学生了解大数和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用数学验证科学知识;三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本节内容适合五六年级实践活动课。  相似文献   

19.
一、设计思想高中《物理》第二册 (必修加选修 )中“电容器的电容”一节的教学 ,难点是对电容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中没有现成的教学仪器用来完成实验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电容”概念 ,突破教学难点 ,笔者将演示“电磁振荡”的实验装置加以改进 ,通过演示实验 ,化抽象为形象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教与学的互动性 ,教学效果显著 .二、实验制作1 .将电容不同的几块电路板合成一块 ,电感线圈用导线短接 ,避免自感现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使仪器简洁化 .2 .改原来的电容固定式为插拔式 ,以便多种数据加以比较 ,形成对比 .3 .…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了解地区”第四节“欧洲西部”,是指除原苏联以外的欧洲西部。本区虽然面积不大,但人口稠密,国家众多。鉴于教材篇幅的限制,也为了避免教材内容前后重复,本节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较多地舍去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方面的内容,重点选取“位置与范围”、“雄厚的经济实力”、“繁荣的旅游业”这三方面内容,突出欧洲西部的人文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分析这三方面内容,必然要涉及一些自然环境方面的知识。如“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的太阳”时,就有必要补充:什么是峡湾、峡湾的成因、极昼与极夜的知识等。对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掌握知识的衔接与补充知识的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