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论认为,对中国现代学或中国新学的性质的确定,是中国现代学研究或新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到目前为止的一部中国学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古代的和现代的两个部分,其时间断限也大致可以确定在1917年。有关目下中国现代学研究的现状,论用边缘化、疲软化和沉闷感作为对它的概括。由此展望了中国现代学研究的前景,并从五个方面手找了此项研究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2.
正如卞之琳所说:“中国学有自己产生的主观条件,当然也有外来的因素。外来的影响是催化剂。不从西方‘拿来’。不从西方‘借鉴’,就不会有‘五四’以来的新学的面貌。”。中国诗歌仅靠内部的转换,是不可能变成新诗的,它需要一种新的诗歌样式的启发,一种新的化模式的启发,即西方诗歌的译介。有一个很重要的学现象我们不应忘记,在新诗史上被看作是新诗成立的纪元的《关不住了》,正足一首译诗。  相似文献   

3.
贺桂梅 《教育学报》2005,1(3):83-91
新学成为高等院校一个独立的学科方向,始于50年代初期.作为教材的学史写作也成为课程建制的核心部分。50年代后期,“现代学”取代了“新学”命名。本以新学史写作从“新学”到“现代学”概念的变迁为线索,考察“现代学”作为一套知识体系在50—60年代被生产出来的方式,及其与教育制度之间的关联,尝试对“现代学”的学科命名做一种知识考古学式的探察。  相似文献   

4.
“五四”新化运动揭开了中国现代学的序幕,中国学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由新化开拓们的《中国新学大系》汇集了现代学第一个十年的主要创作成果。随后出版的《中国新学大系.导论集》是由参加编选此大系的编委们对大系选编工作的说明、评述,展示出一面旗帜:推行白话,发展新学。《导论集》结各家观点为一体,既具有共同的现实导向,又蕴含了鲜明的个体创作风格,在中国现代学史研究中占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有很高的学和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学大众化思潮具有不同的特点。从学的雅俗流变的角度来看,学大众化思潮既表现了学的严肃性,又显示了学的通俗性,它是一种超越雅俗的学整合过程;从学的接受和创造的关系角度来看,普通大众既要走向新学,而新学作家也应当走向普通大众,它是学的接受与创造之间的双向转化过程。只有在学的雅俗整合以及接受与创造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新学才有可能真正走向大众化。  相似文献   

6.
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学有着自己完备而稳定的体系,但到了五四时期。这种稳定而封闭的体系。受到了来自西方各种主义和思潮的有力冲击和挑战。于是古老、封闭、保守的学体系开始解体了,学的特质、本体、观念以及艺术追求都发生着深刘的变化。作为反映时代变化最敏锐的诗歌,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率先挣脱了传统的羁縻。以其崭新的姿态,呈现在国人面前。中国诗坛所发生的这种最根本性的变化最重要的表现便是象征主义诗歌运动。中国诗坛所发生的这场革命,动摇了中国传统的诗学观,使得中国的诗歌创作从以往那种封闭的、单一的模式中解脱出来,迈向了开放的、多元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古往今来,许多人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无能,而是因为不自信。自信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动力。当你不自信的时候,你难以做好事情;当你什么也做不好时,你就会更加不自信。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你若想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就得与失败做斗争,就得树立牢固的自信心。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难以做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学”是一种靳的理论阐释体系,是对既有的中国现当代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这一靳的理论体系在阐释中国新学的性质、起点、分期、基本主题等要素系统时,与50年代中期以来形成的中国现当代学理论体系相比较,有许多建设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主体际性(intersubjectivity)这个词这个概念本身表明它是一个哲学问题,某些现代经验主义或以经验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某些学说、理论和观点在趋于极端时就必然产生的问题——这些观点导致作为主体的认识者陷于唯心主义(比较确切的说法应为观念主义)的唯我论困境,当哲学家们同时试图从这种困境中解脱出来时,主体际性就作为一种问题出现了,其关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学研究中,化阐释一直是最重要的研究角度。由于近百年来化视角自身经历了从多元并存到狭隘化、再到多元整合这三个阶段的演变,中国现代学研究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面貌。化视角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进了学研究的繁荣,时至今日,化视角已由一种学研究角度上升为一种批评理论,对中国现代学研究如何运用化视角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观念的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国际推广决不只是推广和传播语言的问题,更重要的应当是以汉语为载体,以教学为媒介,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把汉语与中华文化一起推向世界。这需要我们建立国际文化观念和跨文化交流意识。但目前,在学界已形成的文化理念——包括"交际文化"论、"文化定型"论、"文化依附"论中,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巨大的文化事业的要求,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研究需要进行文化观念的转型。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突破狭隘的"交际文化"观念,建立国际文化的大视野;第二,突破"文化定型"观念,以克服跨文化理解的障碍;第三,变"文化依附"为"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12.
六朝小说有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大类,但在《隋志》中,志怪小说见录于史部,志人小说见录于子部,这表明二者的文体不尽相同。以《搜神记》和《世说新语》为例,《搜神记》具有史书性质,却夹杂着不少虚构的成分;《世说新语》是小说文本,却又与历史纠缠在一起。处在史学与文学的边缘,是《搜神记》和《世说新语》共同的文体特征,但二者在结构篇幅、情节安排、语言风格等方面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白鹿原》通过一群“白鹿原人”在 2 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舞台的全面文化突围和全部文化遇难 ,点明了我们中华民族在迁移过程中先天存在的某种文化悲剧性。在《白鹿原》文化历史梦魇式的文学呓语背后 ,正是传统的封建文化 ,导致了白鹿原人生命的苦难与悲凉 ,造成了他们人生的全部死亡、灾难和不幸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艾略特《荒原》七个中译本中的宗族典故翻译,发现七个译本中的宗教典故翻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望文生译”、混译和不译的问题,导致“文化传真”的失败和“读者接受”的困难;探究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译者的翻译态度和方法,讨论了文学作品中宗教典故翻译的一般性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动中国的教育研究走向世界,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我们不仅需要以博采众长、兼容并包之态广纳世界各国优秀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而且还需要念念不忘中国教育之文化根基与人文精神,特别是要做到立足教育研究的中国立场,以深度的文化自觉促进中国意识的觉醒,彰显教育研究的中国传统。"心本体"的教育主张是中国教育学的文化魅力之所在,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体现。首先,涵养"仁心"是中国传统"心本体"教育的中心目标,通过"情"的内在唤醒,"思"的甄别引领,"行"的沉潜往复得以培育;其次,求其"放心"是中国传统"心本体"教育的核心内容,它注重个体的心灵转向与品性浸润,强调教育是一段个体体验内在幸福的真实历程,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修行";再次,磨练"事功"是中国传统"心本体"教育的特色方法,通过儒家"忧世"主张的磨练,唤醒个体兼济天下的志向,通过良知本体在真实生活中的"自我坎陷",来磨砺心志,塑造真善美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在五四时期湖南的报刊话语中,反对来湘主政的外省军阀与主张“湘省自治”构成一条自始至终掀起惊涛骇浪的巨流.从文化动因分析,湖湘文化“政治本位”的精神特质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规约作用.首先,“政治本位”者考虑的最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其次,“政治本位”者十分强调“天下”、“国家”、“社会”这样的关键词,敢于担当;再次,“政治本位”者有十分强烈的主政意识、执政意识和从政意识.但“爱省”而不“爱国”的这个“国”,是state,不是nation,是北洋军阀把持的政府,是黑暗腐朽的中国社会,而不是民族意义上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文化乃通一切界而又不限于一界,因此,文化是一种渗透并体现于不同实存领域中的“柔性的”创生力。文化的这种“无用之用”特性折射出了文化发展的功利性。从深层次看,文化的“无用之用”表现为一个由某种地方性和特殊性而不断趋向于不同层级的普世化的展开过程。文化所取义普世化实质上就是文化的“共通性”,由文化的这种“通”性义来重新审视“全球化”,“全球化”进程实质上已铸成了社会发展和人类存在趋向于无节制的“消费性”,而儒家文化的生存节制意识正可对目前“全球化”的过度“消费性”偏向起到补救作用。建设现代意义上的儒学和文化形态必须走出两个误区:1.偏执于文化的普遍性、共时性的层面,而忽略其个性和历时性的意义;2.关注儒学的教化和实践特性和功能的同时,倡导重建制度化的儒学,倡导建立儒教并定为国教。要培育三种文化意识:1.要努力创造儒学的当代形态;2.致力于重建儒学与民众生活的联系;3.注重“以身体道”群体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文化乃通一切界而又不限于一界,因此,文化是一种渗透并体现于不同实存领域中的"柔性的"创生力.文化的这种"无用之用"特性折射出了文化发展的功利性.从深层次看,文化的"无用之用"表现为一个由某种地方性和特殊性而不断趋向于不同层级的普世化的展开过程.文化所取义普世化实质上就是文化的"共通性",由文化的这种"通"性义来重新审视"全球化","全球化"进程实质上已铸成了社会发展和人类存在趋向于无节制的"消费性",而儒家文化的生存节制意识正可对目前"全球化"的过度"消费性"偏向起到补救作用.建设现代意义上的儒学和文化形态必须走出两个误区:1.偏执于文化的普遍性、共时性的层面,而忽略其个性和历时性的意义;2.关注儒学的教化和实践特性和功能的同时,倡导重建制度化的儒学,倡导建立儒教并定为国教.要培育三种文化意识:1.要努力创造儒学的当代形态;2.致力于重建儒学与民众生活的联系;3.注重"以身体道"群体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宋菲 《海外英语》2012,(14):232-233
This thesis focuses on different Chinese and western attitudes towards"Face"in communication.Based on Brown-Levinson’s Face Theory and the study on each definition of"Face"and its causes,it is concluded that Chinese people place emphasis on"collective face",whereas Westerners pay attention to"individual face".There is a mixture of factors that result in these salient differences,which should trace back to their long-existing historical,cultural and linguistic diversity.With the discussion on various aspects of the"face",there will b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2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包含着古老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以及民风民俗。本文着力从"乡土"入手,分析中国先民的乡土意识,文化情怀,以及在某一地域的风土人情。从中提炼出民族心理,来为中国文化研究作出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