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始建于元泰定三年的天津天后宫是妈祖文化在北方传播的中心,是天津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地理位置与漕运是妈祖落户天津的主要原因;其次,宋元明清各朝数次的加封,无疑加快了天后信仰的传播。天津的皇会在妈祖本土化的过程中起到直接推动作用,民俗传承的功利性选择决定了天后宫的庙貌延革。  相似文献   

2.
天津天后宫和妈祖信俗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旅游资源,更是一种文化。天津天后宫是承载天津妈祖文化的空间载体。本文通过田野考察、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基于妈祖信俗环境、功能和理念有所变化的现实,提出利用天后宫的建筑空间优势,结合妈祖文化产业资源、旅游文化资源、民俗资源等,从非遗保护、博物馆学、艺术学及传播学等角度,适应新时代和新生代需求保护和传承好妈祖信俗。  相似文献   

3.
怀化境内的天后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源于福建莆田湄洲的妈祖信仰,千百年来为民众所信奉,为道教所吸纳,为官方所崇祀。对怀化境内的三座天后宫进行的考察,将有利于对这种传统的宗教信仰的尊重和保护,更利于发挥“妈祖化”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青岛天后宫既是妈祖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青岛重要的城市文化资源。目前,有关部门对天后宫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不足,旅游管理和规划亦有待完善。应进一步重视对青岛天后宫及妈祖文化的研究,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开发青岛天后宫地方特色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5.
探讨妈祖信仰传播香港地区的历史,分析由于独特的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因素使香港地区的妈祖信仰呈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认为香港妈祖信仰具有社会整合、社会控制、心理调节、社会交往与文化传承以及其他一些综合性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源于福建莆田湄洲的妈祖信仰 ,千百年来为民众所信奉 ,为道教所吸纳 ,为官方所崇祀。对怀化境内的三座天后宫进行的考察 ,将有利于对这种传统的宗教信仰的尊重和保护 ,更利于发挥“妈祖文化”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搜集近年新发现的有关清代御赐天后宫的匾额史料,归纳御赐匾额的主要缘由有八种,以类相从,合并为四大类。并考证相关的历史背景,指出一些有关妈祖宫庙赐额的错误说法。  相似文献   

8.
妈祖信仰因海运航线而北传青岛口,在明成化年问青岛口便建成青岛天后宫,并以神之名保护各港往来商旅。妈祖信仰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进入青岛口,被当地民众接受崇拜,天后宫中香火不断,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却逐渐被同庙的多神信仰所同化,职能逐渐宽泛,不司专职。再加上德人来青后带来的天主教信仰的影响,青岛天后宫的地位在中西传统的信仰较量中日渐衰落,趋于弱化,正确认识青岛天后宫的信仰境遇对于青岛这座沿海城市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10.
《莆田学院学报》2016,(1):18-22
通过实地考察,结合文献资料,阐述毛里求斯路易港南顺会馆天后宫的创建历史,介绍南顺会馆天后宫的设置,以及天后宫举行的主要活动,指出毛国华人具有多元民间信仰的特征,以及中华文化和妈祖文化在毛里求斯传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少林寺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箭垛,是儒、佛相融的圣地。对佛经的翻译、佛教律宗的发展和传播以厦中国禅宗的产生、发展和传扬都有独特的贡献。少林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成为联结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一条文化纽带。  相似文献   

12.
黄帝在汾阴睢上祭祀后土,是基于对女性生殖力的崇拜,后土即女娲,汾阴后土祠是华夏文明源头之一。因而历代皇帝曾多次来此祭祀后土,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3.
苏州西园寺在明末清初确立了律宗的性质,后在清康熙时期又引入了禅宗的传统,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遭遇兵燹,晚清重建后恢复了律宗道场地位。西园寺坚守戒脉传承和道风建设突出律宗特色,重视文化积累,积极开展僧众教育和佛学研究,体现了人间佛教的理念,摸索出了一套在现代社会弘扬佛教优秀文化,安顿人心,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天津卫学建立之前,民间“少淳朴,官不读书,皆武流”.但到了明正统年间,已是“循循雅饬,进止有序”,这正是儒学教化的结果.本文追述天津文庙(卫学)建筑群体创建、定型的过程,同时介绍了儒学生员、教材、经费、管理、科考等教育状况.其中清代“偃武修文”的提出和“商籍”生员的不断增加,体现了天津城市在从军事卫所到商业都市的演化过程中,其教育的变化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圣佑寺是新疆保存最完整的喇嘛教四大庙宇之一。圣佑寺建筑宏伟壮观,气氛庄严肃穆,是昭苏县境内蒙古族牧民进行宗教活动、求神祈祷的场所。始建于公元1889年。借用民族学、文献学和宗教学的基本知识,通过对圣佑寺的组织结构、宗教活动、寺产及收入来源、僧众组织情况等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向学界展示在西域多元文化背景下,藏传佛教寺院文化的独特性与包容性。进一步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并存的地区,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它源远流长,赓延至今。后土文化不仅是这一古代灿烂文明的肇始.而且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根祖;不仅表现了先民对土地和生命演嗣的崇拜,而且寄寓了构建文明、发展经济和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7,(4):63-69
苏轼的寺院碑文书写,表现出多层面的佛教诉求:心系丛林,寻绎佛教真谛;反躬自省,审视生命本相;立足当下,探究济世价值;荐福先人,滋养人伦情怀。这种多维度的精神面向,是由苏轼作为居士、迁客、儒者和人子的文化人伦身份决定的。苏轼关于寺院的碑文在朝廷、士林和民间三个维度层面彰显了佛教的当下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弘一大师在杭州出家后,住锡大量佛寺,大多集中在浙江、福建两省。早期大多居住浙江,以温州较为集中,后期14年主要住锡南闽,期间创作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弘一大师在律宗、净土宗、禅宗方面,无论是修行还是学术研究都有杰出的贡献。他重振了律宗,为佛法永驻在末法时期奠定了基础,因其杰出的贡献而被推为南山律第十一祖。弘一大师在禅宗方面也颇有修为,整理出版了禅宗的重要经典论著。他深受印光大师的影响,极力倡导净土宗,作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并身体力行,成功往生净土。除此之外,他还在艺术、文学方面为佛教的弘扬作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近现代佛教的复兴。  相似文献   

19.
藏传佛教噶举派、格鲁派、萨迦派自传人丽江后分别建立了各自的寺院,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有藏区特点,又有内地汉传佛教特征且自成体系的寺院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