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时期桂林两大词人王鹏运与况周颐的词学成就卓然。本文一方面概述了王词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点,一方面理出了况氏词论中相递联结而成体系的几个重要理论观点。并以观点统作品,评介了况氏词作,强调不能因况氏保守的政治态度而否定其词。在艺术追求上,指出王况同归重、拙、大,而又各具独异处  相似文献   

2.
苏轼词是宋代词史乃至于中国古代词史中的集大成者与开创者。由于苏轼自己对词有独特的认识且将之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故从宋代开始就有研究者提出苏轼是“以诗为词”,或者干脆说其“词如诗”。究其原因,确与接受者的阅读经验、期待视野有关,而更深层的则是由苏轼自身的词学观、创作态度、艺术手法以及文学修养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所致。  相似文献   

3.
作为对中国文艺理论有自成一家建树的王船山,他的词学思想,虽因所编《词选》的散佚而无法窥测,然而艺术的相通及船山部分词前的序言,皆为我们了解船山的词学态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作为清代浙派词中期的领袖和巨擘,厉鹗承继了浙派之“清空”宗风,并以其孤淡幽冷的审美趣味与创作特征,成为“清空”艺术的真正代表。厉鹗在取境上多选择萧疏开阔的背景,并善于通过冷寂的意象,营造出深窗清隽的意境,用字上则趋向寒瘦,色调无华,呈现出清幽冷峭的特色,从而将“清空”艺术发展到了极致,但厉鹗之作能“清”能“幽”而不能“厚”,后学流于枯瘠冷僻,浙派也从此衰落下去。  相似文献   

5.
钱仲联先生研究词学 ,取得多方面的成果 :①笺注词籍、编写词人年谱 ;②理论批评 (高度评价清词 ,推崇豪放风格而又兼收婉约的词学审美观 ) ;③自出手眼的词选 ;④融贯其理论观念的词作。钱先生从理论到创作 ,知行合一 ,自成一家 ,其清词研究 ,尤有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宛敏灏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词学家之一,在词人生平考证、名家词作笺释、词谱词韵研究等方面成绩斐然。他通音律、晓词法、擅于填词,并将平生词学研究与创作经验结合起来,撰写了《词学概论》。宛敏灏词学思想宏通博大、幽微细致,词调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他既在宏观上展现词调的由来与繁衍,勾勒出词调发展的小史,提纲挈领地构建词调观;还通过辨析指出词调三分是以节拍而非字数进行划分的,总结了词调别体产生的三条途径,阐释了调题最初的一致性问题。宛敏灏先生从词调研究的具体问题中寻求理论突破,实现了从宏观至中观再到微观层面的贯通,面面俱到而又要言不烦,展现出一代词学大师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学术素养。  相似文献   

7.
吴世昌先生在文学研究中一直坚持求真求实的态度,提出词的创作理论:前提是“说真话”,内容要明白自然,表达要切实诚恳。基于求真求实的理念,吴先生还提出词学研究方面的几个理论问题:其一,读词须“戒穿凿”;其二,对前代词话中的一些“本事”不能盲目信从,要辨别其真伪;其三,读词须有想象力等等。  相似文献   

8.
9.
词心研究是词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词心最能反映词人的创造个性,展示词人对人世生命的感悟.就词心而言,后主是亡国之恨,小山为伤逝之悲,而人世痛苦、生命虚无则系纳兰之词心,纳兰词更具现代性.  相似文献   

10.
谢燕 《天中学刊》2012,27(6):7-10
朱惠国近年来在近世词学研究领域多有创获,其学术观点得到了学界特别是词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清词研究方面,首次揭示了常州词派与常州学派的关系,探讨了晚清常州词派与浙西词派的共存与融合;以"传统词学的现代转化"为线索,注重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晚清民初的词风变化。在民国词研究方面,首次提出"民国词学"的概念,拓展了传统词学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方法注重将传统的实证精神与经学、政治、文化背景相结合,显示出开阔的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11.
细读《粤东词钞》,发现其中包含几组相互缠绕的矛盾现象:生活化的词与创作中的书斋化倾向、不无尊体意愿与尊体意识消蚀于无形、新名词新意境与古旧文体形式的博弈。理解和解释这些词体文学创作中发生的现象,需要依托一个共同的基础,即必须解开它们共同的指向和关节所在:推尊词体。然而,解开这个结的同时,又可能意味着不得不摧毁尊体这帧幻影中包藏的美好愿望。这是一个悖论。讨论这个两难的命题,对于探寻千年词史的终极走向以及词体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非仅关涉广东一地词学而已。  相似文献   

12.
像大多数词人一样,王鹏运没有词学理论专著问世,但其论词不乏精辟之处,其词学观主要见于其所撰词籍序跋、涉及词论的有关词作、《词学丛书》眉批、《蕙风词话》的引述等。"重、拙、大"词学理论的发明权应属于王鹏运。通过对清季著名词学家况周颐《词学讲义》要点探源和《蕙风词话》渊源举证可以发现,况周颐词学思想的要点主要渊源于王鹏运,其许多具体的词学观也传自王鹏运,可证王鹏运其实是清季一位重要的词学家。  相似文献   

13.
《词学季刊》中散布有大量容易为人所忽略的词学论著广告。广告本身的商业宣传性与内容上的文学批评性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词学批评范式。其中包含有丰富的词学批评理论,反映出当时人们的词学思想以及学术新变,透过这些广告我们可以观察当时的词坛研究现状与词学发展动态。这些广告是文学商业化的表征,也是沟通作品与读者的重要媒介,在词学传播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吴梅村词学思想的要素有:词人需学识和才华兼备;倾慕秦观、柳永词风,以“巧构”为尚;推赏陆游词的萧散不拘,因时而变的创作观念。梅村早期词绮艳纤巧,因袭时风,但在语言和造境上却不乏巧构;甲中国变之后的词作,多“悲歌饨傺之响”,以吞吐顿挫的笔法出之,词境沉郁阔大。梅村词在易代前后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在心理层面上是为了表达其政治态度,用词这一适于寄寓言外之意的文体诉说其经历明清易代的复杂心绪。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由于她在不同阶段主导心境的不同,造成了她的词风在不同时期的各不相同。她的词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少女生活、情爱生活、女丈夫时期。每个时期的词风有继承亦有差别,但都有愁绪蕴含其中。不管是女儿时期的活泼灵动,还是女人时期的缠绵相思,亦或是女丈夫时期的飒爽豪气,都离不开女性婉约词的本色,因而成就了别具一格且流芳千古的易安词。  相似文献   

16.
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的词律研究引人瞩目,尤其是四声方面,通贯而精深:既继承了清代中期以来的韵律研究轨范,又结合近代学术的严密论证,可谓系统而深邃,在近现代词学史上独树一帜。其遗著《词例》一书久负盛名。此书作为一部模仿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而作的词律研究专书,不但体例独特,而且广征博引,涵盖古今诸多词学著作、论文、手迹,还附有夏先生按语,手眼非凡。本书涵盖词律学各个方面,其研究亦多有创见,如去声作平、叶古音等,是一部十分重要的词学著作,意义甚是宏远。然此书手稿影印出版已过三载,学界尚未注意此书的巨大价值,夏先生的词律学思想与成就,也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前半叶,身处民族危机时刻的中国学人,努力建构起想象性的文学传统,以唤醒民众的民族国家认同感,在此一历史语境中,词学的社会政治功能也被不断地激发和征用。在国难之际,现代词学家赋予词体政治表达的现代意涵,从“依经论词”到振兴国族,实现了词体功能论的现代转向。他们通过鼓吹稼轩词风、宣扬爱国词人、撰述民族词史和编录民族词选等多种方式,强化中国古典词史中所蕴蓄的“民族国家”精神。由此而言,承载着民族国家话语的现代词学成为抗战文学的重要一极,也促使着其自身理论话语的现代转型,理应被视为中国现代文论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18.
考索袁枚的词学活动及灌注其中的词学观念,可以为从一个侧面揭示乾隆词坛的词学面貌提供帮助.袁枚的词学活动及与之相关联的词学观主要见载于其<随园诗话>,其中词学活动大致包括以词交游酬赠、搜罗词作并录入载籍、创作与词有关的序文等三个方面,词学观则基本上笼罩于其"性灵说"诗论之下,均能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个体特征与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伟勇先生的学术成就主要在词学,其研究内容以南宋词为起点,进而扩大到宋词与唐诗的对应,以及清代论词绝句的搜辑及研究.近年来,他则颇着力于词的接受及诗词越界的研究.王伟勇及其研究团队,在词学的研究领域深耕厚植,在台湾词学界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研究能量.  相似文献   

20.
宋翔凤的词学思想与其经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经学领域中的训诂与微言并存的学术特色在词学中同样存在.其词话<乐府余论>,既有对相关词史的考证,也有对词作微言的阐发.而且他能利用儒家的一些理念充实常州词派的词学解释学,如从"知人论世"出发,并利用<易>学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论进行词作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