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后材料是教材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课标教材中尤其明显地增加了课后材料的内容,并且在内容、形式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加强调时代性与应用性.课标教材中的课后材料是指附于教材之后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与"信息应用技术"等.它包含数学小史料、数学小知识与信息应用技术知识等.这些材料主要是针对教材中的重要数学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延伸和实际应用.它对于拓展学生的数学  相似文献   

2.
王永 《河北教育》2002,(9):24-26
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实验教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课程环境:它大大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数学成为儿童对其经验、常识的提炼与升华的有力工具;它采取“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又有用;它以实现儿童的发展为宗旨,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观察、猜想、思考、操作、验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收获自信,感受自尊。我们高兴地看到,学生喜欢学这样的数学,教师也喜欢教它。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验老师们正在努力探索新的教学策…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传授与学习交流的物质基础,它呈现的只是师、生之间探究知识的模糊过程,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内容依靠具体的数学素材来体现.新的标准实验数学教材,体现了那些最具有概括性、适应性、迁移性和基础性的内容,在体系、结构和内容上都留下了让学生———知识继承者和知识探究者充分思考的余地,利于学生———知识继承者和知识探究者吸纳先进、新颖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可我们现实的教学条件和教材素材先进性之间的差距仍然是巨大的,切实的翻译出已有数学素材中的信息,并找出符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教学素材,仍然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记录了我们在…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大胆为他们提供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为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阅读材料是指在教材正文之后的数学小史料、小知识和数学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关系。这些材料主要是对教材中重要数学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的延伸拓宽和实际应用,以及数学发展的一些历史等。各种版本的教材均有丰富的阅读材料,如北师大版教材(以下以此教材为例)通过“数学万花筒”、“数学阅读”、“你知道吗”等形式来呈现。这些材料中往往包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对学生理解数学,特别是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明确各类阅读材料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其教学功能,并在教学中合理利用阅读材料,发挥其最大功效。下面就此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材中的情境任务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现实情境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分析教材中"圆的性质"的情境任务发现:教材提供处理情境任务的学习机会总量偏低;情境任务未能提供处理冗余型与反思型任务的学习机会;情境任务的目的集中于数学应用,所提供数学建模的学习机会不足。从学习机会视角出发,我国数学教材改革需提供更多处理情境任务的学习机会;情境任务需注重提供处理冗余型与反思型任务的学习机会;情境任务的目的需提供更多数学建模的学习机会。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一直在呼唤一种以尊重学生直接经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教材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载体,当然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依据,但它那极大的开发空间,为我们数学教学提供了隐型教学弹性设计的可能。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应用。”因为教材上的知识是“死”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一般的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讲得十分详尽,学生往往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主动驾驭教材,合理地调整教材。充分利用教材的切入点、空白点、生长点,实施隐型教学,促使学生的知识生成与内化。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的教学观,要求教师不能只是照搬教材,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它变成生动的课堂教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学会学习,获得广泛的数学  相似文献   

9.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更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展示。对数学而言,知识的发生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思想方法的发生过程,因此,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规律的被揭示过程等都是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极好机会。如概念的形成过程往往通过学生熟知的一些生产、生活的实例、实物、模型等,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观察对象的共同点,分析、对比、归纳、抽象概括出对象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数学的概念、性质和定理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在概念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该注意把握好数学思想的渗透时机,寻找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的渗透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吴秀霞 《教书育人》2004,(12):13-14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是以儿童生活现实为学习背景,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为基本叙述模式,把一个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数学世界呈现给学生。教材的教学内容及呈现形式都以学生为中心,不是单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及讨论交流的机会,从而去获得数学结论,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教材还注重问题的探索性,题材丰富多彩,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答案不唯一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师需要特别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2.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所凭借的材料。小学数学教材,已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极有利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线性规划作为高中课标教材的新增内容,不仅给传统的教材增加了新鲜的血液,也给学生提供了数学建模,用数学的机会.近年来,各地高考题中也都考到了线性规划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线性规划课的教学,才能保证学生掌握好线性规划的知识.本文拟给出笔者理解之下的苏教版教材线性规划内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提倡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玩数学的机会,引导其体验、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苏教版小数教材充分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增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难看出,教材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建构知识的形成过程。下面,谈谈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15.
阅读材料是指附于教材正文之后的数学小史料以及数学小知识等,这些材料主要是对教材中的重要数学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的延伸拓宽和实际应用,以及数学发展的一些历史等.阅读材料中往往包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对学生理解数学,特别是促进学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训练就要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感性材料,充实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抽象概括数学本质,进行知识的消化。深入挖掘材料思维因素,奠定思维训练基础,依据教材中的知识重点、难点预测思维障碍,突出教材新知识形成过程,引导思维方向,围绕教材中知识重难点训练,发展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材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数学资源,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正确把握数学教材资源,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8.
钱平玉 《江苏教育》2005,(5B):40-40
实际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能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思维的支柱。数学教学应不断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抽象的公式、定理、法则得到验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实验能力;另一方面,及时提供了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动手实践中显示出来,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教师要充分凭借教材,  相似文献   

19.
"教材是个例子。"它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课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例子",它让使用者看到了知识的体系和知识的发生,是教与学的首选材料和资源,我们必须以一种严谨的、科学的态度保持对教材应有的尊重。但不同地区、不同班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认知基础,不同教师对于数学教学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对于同一个数学内容有着不同的解读和处理。教师很多时候要  相似文献   

20.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为基础,通过向学生提供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大领域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引导学生经历过程,发展学生数学思考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是单列的教学活动,而是渗透于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一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课上的动手操作,课外的实践运用,以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