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要求:阅读全文,了解荷花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美;想象“我”被美丽的荷花所陶醉的情境。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荷花指名朗读全文。同时要求学生思考问题:这课书共写了几小节?哪几小节是直接写荷花的? 读后引导学生讨论思考题。 (说明:要求学生边听边默读边思考,初步理解各节的主要意思,这是阅读能力的一种训练。) 统一认识:课文的第一、二、三小节是直接写荷花的。讨论第一小节。“闻到一阵清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写出了荷花的香味。)板书:清香 (说明:第一小节极易被学生忽略,引导他们讨论就可以明确这一段实质是说明荷花的香味的。) 哪几小节写了荷花的样子?(第二、三小节) 要求学生读读、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荷花的?(荷叶、荷花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荷花》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语言优美、感情纯真的记叙文 ,文章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 ,是一篇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感情的好教材。我主要采用朗读为主 ,以读代讲的教学法 ,让学生在读中激情 ,读中体会 ,读中感悟。运用多种形式 ,各种语调反复朗读 ,让学生充分地有感情地朗读 ,把荷花的美和对荷花的爱表达出来 ,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受到美的熏陶 ,并在熟读的基础上 ,背诵课文 ,抒发情感 ,迁移情感。一、初读感知 ,萌发情感课前 ,我在黑板旁边悬挂一幅放大的课文插图 ,图…  相似文献   

3.
一、朗读的目标要明确、具体朗读不是乱读或滥读,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方式,每堂课都让学生读,却没有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学生只是泛泛而读,注重内容理解,忽视朗读习惯与方法的培养。甚至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没有认真听,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朗读”。我认为朗读前应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的。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扫清阅读的基本障碍。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历来是一种重要的手段。朗读可以使课文内容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受课文准确的遣词造句、巧妙的布局谋篇、精彩的叙述描写和优美的节奏韵律。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注意加强朗读训练,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一、让学生想读示范引路。课堂上,教师要设法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让学生消除"读不好怎么办"的畏惧心理。教师要将自己看作是朗读训练中的一员,用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闻其声、感其情,产生"我也来读一读"的愿望。  相似文献   

5.
一、导入新课(略)(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读准字音,读出停顿。首先,让学生听录音,注意字音和停顿。然后给黑板上生字注音,再由一个学生试读全文,学生讨论订正。根据大家提出的朗读要求,再指定学生朗读后让学生集体朗读。 2.读懂文意。师:我们学习古诗文,不仅要读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把诉诸视觉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言语的创造性活动,是一个探寻以适当的言语声音形态表现文章的情气的过程。朗读初始,朗读者的声情语调往往难以一下子切准文章的情气,不能酣畅淋漓地表现文章的语势,它总是从“正确”走向“流利”,而后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这是一个与文本不断对话、发现、融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磨合”的过程。简言之,这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因此,朗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实施探究性朗读,让学生学会自读自悟,提高朗读效果。下面撷取实例具体阐述。一、借助停顿的确定实施探究性朗读有人说,朗读的艺术在一定…  相似文献   

7.
冀静 《中小学电教》2012,(12):51-52
《荷花》是一篇看图学文的教材。课文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作者“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在教学时,我根据散文“形散情聚”的特点和遵循作者从静到动的思路发展过程.组织学生在观察、朗读、描述、表演和联想等五个环节的教学中。运用录音、动画、朗读、投影、图画、文字等电教多媒体手段,“创设”作者莲池观荷的“情境”教学活动。对学...  相似文献   

8.
如何抓住早晨的美好时光,提高早读的含金量呢?实践告诉我们,早读固然要给学生读的自由,但教师的导同样是十分必要的。我认为辅导老师应做好以下三件事:一、指导朗读,检查背诵朗读和背诵是语文学习的两项基本功,也是语文早读的重头戏。先说朗读。朗读需要指导。我要求学生读书得达到三种境界: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出节奏,三是读出感情。经过指导,很多同学改变了过去那种唱书的坏习惯,也能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了。再说背诵。凡是课后练习明确要求背诵的篇目和章节,我都给全班同学示范一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的鼓舞和感…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目标方面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要求教者在学生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阅读。一、放手自读,读出韵味 在教学写景类的散文时,由于学生缺少实践的经验,没有亲身地去感受过美景,因此“读”就显得特别重要。“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外化表现,因此教者应鼓励学生自主读悟,这就为学生体验、感悟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在教学《荷花》这篇课文时,我作了如下的设计。本课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凭借多媒体画面,我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于是,学生认认真真地朗读起来。从学生们动人的书声、陶醉的神情中可以感受到,映入学生眼帘的,不仅是黑白的文字,更是荷花的婀娜多姿和别样的韵味。学生深情朗读之后,他们心中对美丽的荷花已经有了深刻的印象。紧接着,我提供一些词语和诗句,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词句,说一说心里的荷花。学生们有的说:“我觉得荷花昂着头,挺着胸,像一个哨兵站在那儿一样。”有的说:“荷花躲在荷叶背后,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还有的说:“荷花舒展着自己的双臂,好像在晒着温暖的太阳。”……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丰富想象力,增强语感。因此朗读教学,尤其是低年级的朗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爱上朗读,习惯正确的朗读方式,这应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本文主要探究低年级学生在朗读上的几种问题,针对这几种问题,笔者提出了四种新式读法——示范读、情境读、想象读、竞争读。  相似文献   

11.
工作十余年,上课无数次,总有意外情况。对于这些意外,有时灵机一动,巧点妙拨,化险为夷,或成课堂亮点。有时无言以对,束手无策,给我无数反思。 案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第二自然段 当学生交流到荷花的三种姿态时,我趁势提出:你最喜欢其中哪一种呢?自由读,让老师感受到你的喜爱。学生首先交流了最后一句:"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他们通过朗读情趣盎然地表达了对花骨朵儿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2.
邱凤春 《山东教育》2005,(10):23-23
《荷花》是苏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经典美文,按照闻花香——看花多——赞花美——变花舞的描述顺序,把荷花写得生动异常,情趣盎然,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荷花的赞美之情。理解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评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荷花的形象与生命之美,是突破重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听于永正老师上<秋天的怀念>,想到八个字:读得感人,讲得精彩. 一、读得感人 在第一课时,于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完生字新词后,先由学生自己读课文,然后便示范朗读全文.于老师的朗读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读出了许多我们之前没有感悟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示范     
给学生做示范,对教师来说是责无旁贷的。四五十年前,刚进复旦求学的我在作文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庭院中有一个水池,池中的几条鱼和几枝荷花为环境平添了许多生机与情趣。"教我们写作的教师黄润苏改动了其中几个量词,把句子改成了"庭院中有一方水池,池中的几尾鱼和几茎荷花为环境平添了几许生机与情趣。"与其说黄老师是改作文,还不如说是给我作了一次示范,我看后真是感触良多。如果说,在以后数十年中我  相似文献   

15.
<正>工作十余年,上课无数次,总有意外情况。对于这些意外,有时灵机一动,巧点妙拨,化险为夷,或成课堂亮点。有时无言以对,束手无策,给我无数反思。案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第二自然段当学生交流到荷花的三种姿态时,我趁势提出:你最喜欢其中哪一种呢?自由读,让老师感受到你的喜爱。学生首先交流了最后一句:"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他们通过朗读情趣盎然地表达了对花骨朵儿的喜爱之情。接着,我又问道:"你们还喜欢哪一种姿态的  相似文献   

16.
朗读不是乱读或滥读,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方式,每堂课都让学生读,却没有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学生只是泛泛而读,注重内容理解,忽视朗读习惯与方法的培养。甚至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没有认真听,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朗读”。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10个生字,理解新词,美读课文,熟读成诵。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朗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和圈点批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荷花的美以及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18.
在我校以美育为突破口的教育整体改革试验过程中,我作为试验班的语文教师,充分发掘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下面是我在实验中的一些粗浅体会.一、重视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培养学生领会美的情感激发情感是语文朗读教学的关键.小学生的情感往往在自我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出来,而教师有感情的示范朗读,则更能培养学生领会美的情感.为此,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以自身的真实感受,通过各种表情、动作及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语调,给学生作范读,以让学生初步体验作者的感情.如在教《小八路》一文时,我作了有感情的朗读示范,使学生进入了角色;然后指导学生通过轻读、默读、自由读,让学生读在课文的生字词,并带着问题精读重点段、句,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我着重指导学生抓住“你看他长得多结实啊!”“多么专心啊!”这两个感叹句和“一定”“准是”等重点词语进行感情朗读.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一种对小八路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之所以为语文课,在于“语”、“文”也。如果一堂语文课只让学生了解了内容,明白了道理,然后朗读一番,喊几句口号,这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人文性强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感受情的基础上,找到这情的源头——语言文字中去。让学生在品词析句、感受言语形式的特殊中来进一步加强情的落实,升华情的感受,这就是我听了《将心比心》一课的一点想法,“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这“温暖”应来自带有温度的“言语”。  相似文献   

20.
朗读的心理过程与朗读教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朗读的心理过程与朗读教学●江苏省启东市教育局季正泉读,是学习语文最基本、最主要方式和方法,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言语能力的表现。朗读则是其中较高层次的言语能力的表现,也可以说,朗读能力最能全面地体现人们的言语能力。这是因为,朗读是一种语言艺术,即把视觉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