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早已屡见不鲜。静心思考,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往往是“被合作”。因此,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笔者一直持谨慎态度,原因有两个:一是数学学习更强调独立思考,二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很难控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又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还要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怎样的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怎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四方面展示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2.
搭建适合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与探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力举措,也是助推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的重要策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如“营造和谐氛围,助力主动学习”“实施平等对话,助力学习递进”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合作和实验,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知识的探究者,实现数学学习不断向纵深发展的目标,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课堂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本文就活动内容、活动过程以及活动目标交流初浅的思考。■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设计数学课堂活动内容的根本点和立足点。数学产生于生产实践,又随着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因此,设计数学课堂学习的活动内…  相似文献   

4.
芮珍娣 《考试周刊》2011,(62):97-97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数学的局限,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活化,更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通过声、光、形、色、动的有机组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观察、思考、分析、理解,进而形成对知识的热烈追求。怎样才能在数学课堂中巧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5.
《标准》设计的“课题学习”(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学习内容,是这次新课程改革数学科《标准》的一个特色。反映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真正为学生开辟一条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渠道,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能力,并且通过“用数学”发  相似文献   

6.
“三学”课堂这一诞生于一线教学实践的理论甫一问世,就得到了初中数学教学同行的热烈欢迎.对“三学”课堂的理解与实践,关键在于从理论上建立起对“三学”课堂的正确理解,在实践中形成关于“三学”课堂的具体教学策略.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要以“学材再建构”为基础,要以“学法三结合”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保证,要以“学程重生成”作为评价“三学”课堂教学理论是否落地的重要指标.“三学”课堂视角下数学教学设计策略可以浓缩为:教师重点分析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思考如何通过学材重构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素材,思考如何通过学法优化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程,最终结合“三学”课堂的基本要求去评价、反思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数学知识技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学生提供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渠道。研究性学习中所探究的问题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整个探索过程充满了思考、操作、实验,而探索结果运用于实践,数学研究性的学习具有明显的实践特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理解和运用研究性学习,笔者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通过逻辑分析、建模、抽象化、最优化、理想化、形式化建构思考的工具,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使得数学学习的过程研究变得十分重要。虽然数学的表达方式常常是形式化的,但作为学科的数学应该更加丰富一些。我们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作为“教育形态”的数学而不是“学术形态”的数学,  相似文献   

9.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为了凸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而在课堂上一味地把教学的重心指向所谓的学习内容的知识“核心”,导致学生在观察、思考过程中形成对所学数学知识概念的“思维表象”,阻碍了学生向学习目标深处追溯,降低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使“高效课堂”的背后埋藏着未被学生掌握的“核心知识”。因此,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理应基于:数学教学是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从“思维表象”走向数学思考,在关注“概念表象”的基础上是否追问“核心知识”。本文以三个向度阐述课堂上从“概念表象”走向“核心知识”的目标评价,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纵深建构和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之中。”本文试以一节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教学片断为例,谈谈让数学学习成为充满挑战之旅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吴联兴 《广西教育》2012,(21):34-3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课堂上的数学观察、数学分析与数学思考。”数学课堂上,教师过多的讲解,过于包办替代,会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依赖心理。因此,教师不妨在数学课堂上“装装笨”,以此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智”,从而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是课程目标内容,也是课程学习内容。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通过优化的课堂设计,使学生获得“数学化”“再创造”的过程经历,从而真正提高数学学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之中。”本文试以一节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教学片断为例,谈谈让数学学习成为充满挑战之旅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为了凸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而在课堂上一味地把教学的重心指向所谓的学习内容的知识“核心”,导致学生在观察、思考过程中形成对所学数学知识概念的“思维表象”,阻碍了学生向学习目标深处追溯,降低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使“高效课堂”的背后埋藏着未被学生掌握的“核心知识”.因此,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理应基于:数学教学是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从“思维表象”走向数学思考,在关注“概念表象”的基础上是否追问“核心知识”.课堂上只有如此从“概念表象”走向“核心知识”的目标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纵深建构.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经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新知的重要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探索性学习方式能使数学充满活力,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探索的态度及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意识,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影响,从而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样就能不时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结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四则案例谈谈我的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16.
IAOUEAN《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活动教学”作为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已经走进了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活动教学过程是以探究为中心,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目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已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所谓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就是指通过设置现实的、探索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尤冰 《江苏教育》2022,(41):12-14+18
合理选择与开发实验内容,设计适合学生的实验活动,是教师常态化实施数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方面。“一张纸能对折多少次”是结合“小数乘法运算”这一内容开发的组块式主题性数学实验。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要紧扣内容实质,开发适切的实验内容,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做数学”过程,促进其理性思考,积累实验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数学课堂的“数学味”,怎样的数学课堂才富有“数学味”。我想,充满“数学味”的课堂应该是既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又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富有“数学味”的课堂也是学生充分经历数学学习的探索过程、思考过程和反思过程的课堂。  相似文献   

19.
问题驱动教学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经历解决环环相扣的问题这个过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选取问题驱动式教学,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踊跃思考,在解决问题中主动学习,培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者以“变化率问题”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探索如何设计恰到好处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堂设计是在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在分析学习内容特点和学生数学现实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的系列活动,搭建活动平台,建立学习主体(学生)、学习对象、学习情境三者有机结合的学习场景.因为对学习内容的特征分析是逐步深入的,对学生数学现实的分析也非一步到位,所以教学设计的科学性需要经过数学课堂实施的实践过程来检验,一个成熟的课堂设计来自于“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一再反思”的不断改进;来自于同伴的帮助和专家的引领;来自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批判性研究.下面我们以具体的案例来说明研究课堂、改进教学的基本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