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绥化市三河镇民喜学校陈景龙谈﹃相遇问题﹄的复习遇问题”是第六册应用题教学的难点 ,又是毕业总复习中应用题复习的一个难点。要搞好这类问题的复习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列关系式 ,掌握解答规律1 .列出关系式。首先列出两种关系式 :(1)弄清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式 ;(2)由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列出速度和、时间(相遇时间)、两地路程的关系式。2 .通过练习掌握规律。(1)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 ,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90千米 ,经过5小时相遇 ,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题关键 :先求出…  相似文献   

2.
使用教材: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40页例1。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弄清路程、时间和速度三量之间的关系,理解“速度和”的概念,掌握“相遇求路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有关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答:(1)小华每分走50米,2分走多少米?(2)小英2分走100米,平均每分走多少米?  相似文献   

3.
行程问题应题的教学应准确抓住时间、速度、路呈三者之间的联系,而较复杂的行程问题.还必须正确理解如下内容:速度和、相遇时间(同行时间)、路程(距离)以及速度差、路程差,相遇时间的必然联系。在理解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解答较复杀行程类应用题。田“路程=速度×时间”,这个简单的行程问题关系式,可以推出“路程=速度和X相遇时间”,速度和是较容易求得(大多数题中会已知两者的速度),而相遇时间则必须通过已知条件进行求得。例1甲乙两地相距门00千米,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  相似文献   

4.
有两位老师同教浙教版第八册数学第31页“行程问题应用题”:小明和小红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红每分钟走55米,经过4分钟相遇,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 讲授新课时,A、B两位老师均采用了课件、学生表演、画线段图等多种方法分析数量关系,运用两种  相似文献   

5.
行程问题是应用题的一类典型问题,这类问题有三个基本县:路程、速度和时间,它们的基本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应用时,必须弄清以什么速度、在哪段时间内走了多少路程.对于较复杂的题目,需要采取图示法或列表法进行分析,这样较容易找出等量关系.现就行程问题的几种主要类型分别举例说明如下:一、相遇问题1.甲、乙分别由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通时有如下等量关系:(1)甲走的时间=己走的时间;(2)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两地距离.2.甲、乙分别由两地相向而行,已比甲晚出发t小时,相遇时有如下等量关系:(1)田所…  相似文献   

6.
问题: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从A地,丙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以后2分钟又遇到甲。求A、B两地距离。(全国数学竞赛题)这是一道求两地距离的行程应用题。特点是:已知甲、乙、丙的速度,甲、乙从A地,丙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甲相遇时间比丙、乙相遇时间多2分钟。要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关键要弄清相遇时间的计算公式,先表示出丙、甲相遇时间和丙、乙相遇时间。公式:相遇时间=总路程(即两地距离)÷二人速度和。解题方法:设A、B两地距离为x米。先算:丙、甲相遇时间=x÷丙、甲速度和;丙、乙相遇时间=x÷…  相似文献   

7.
星期天,爸爸让我思考这样一个题目:小明和小红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小明每分钟行50米,小红每分钟走70米,小红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途中与小明相遇。这时一共用了10分钟。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相似文献   

8.
片段一:理解感知师:(出示下图)小明上学走了6分钟,小红上学走了8分钟,谁走得快些?谁走得快些?小明家小红家生:还要知道路程才可以比。师:(呈现线段图)小明上学要走360米,小红上学要走560米。  相似文献   

9.
一、模空题(本题20分):甲、乙两地相距496千米,汽车以每小时32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摩托车以2倍于,汽车的速度从动地开往甲地,汽车比摩托车先行半小时.问两车相遇时各行驶了多少路程?解1.设相遇时汽车行驶了千米,摩托车行驶了千米;用代数式表示相遇时两车共行驶了千米,这就是甲、乙两地间的距离496千米.于是得二元一次方程为.2.两车相遇时汽车行驶了小时,摩托车行驶了小时,明代放式表示汽车行驶时间减摩托车行驶时间为小时,它等于小时.于是得二元一次方程为。为了求得结果,应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列方程组(不解方…  相似文献   

10.
一、列方程得应用题中寻找等五关系的方法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等量关系隐含在题意中,由于思考角度不同,所找的等量关系也就不同。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大致有下面几种。(-)根据常见数量关系写出等量关系。常见的数量关系有路程、速度、时间,总价、数量、单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等。根据这些数量关系可直接写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例如:“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ZIo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3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2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根据“速度和X相遇时间一总路程”可写出等量关系:每小时共行…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星期天小明骑自行车去超市买东西,他15分钟行了2400米。问题1:小明每分钟行多少米?得出:路程/时间 速度。  相似文献   

12.
“相遇问题”应用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的教学内容,该课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我们在鼓掌时,两只手是怎样运动的?谁能从两只手开始运动的位置、时间、方向及运动的结果告诉老师?生1:完成一次鼓掌的两只手开始运动的位置先是在两侧,运动时间是同时进行的,方向相对,结果是两只手合在一起。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位置:两侧(两地)两手运动时间:同时结果:合在一起(相遇)方向:相对(相向)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遇问题”(板书)。(投影出示)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张华每分钟…  相似文献   

13.
行程问题在中考方程应用题中出现的频率极大,现对中考题中的行程问题,分类归纳其解答思路,供初三同学复习时参考.一、一般行程问题基本关系式为:路程一速度X时间.例1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7.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15千米/时,经过几小时甲乙两人相距32.5千米.(1995立云南)分析本题容易漏解.应对两种情况讨论.解设经过X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门)当相遇前两人相距32.5千米时,方程为1入5x+15x一65一32.5;()当相遇后两人相距32.5千米时,方程为175x+15。一65+32.5.例2甲…  相似文献   

14.
有一道这样的课外题:"甲乙两人从相距1000米的东西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走40米.若甲带一狗和乙同时出发,狗以每分钟150米的速度向乙跑去,与乙相遇后立即回头向甲跑来,这样,狗在甲乙两人间来回奔跑,直到两人相遇为  相似文献   

15.
【题目】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行2小时后,余下的路程与已行的路程之比是3:2,两车还要经过几小时才能相遇?  相似文献   

16.
一教师教学——“一列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65公里,一列慢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60公里。两列车在离甲乙两站中点10公里处相遇。求甲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公里?”——这道应用题时,采用以下的安排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复习速度、时间和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出示以下两道应用题让学生口算:①甲乙两绳长相等,若乙绳截10米接在甲绳上,那么甲绳比乙绳长多少米?②李伟每分钟比小红多走5米,两人同时从某地出发,要几分钟李伟才比小红多走20米?通过练习,学生明白了两数相等,若一数增加10,男一数减少10,则两数相差为10×2;1分钟多走5米,2分钟才多走10米,如果要求多走20米的时间,就要用20÷4。  相似文献   

17.
有些应用题,按平常的方法解答,往往很复杂,换个角度来思考,却有意外收获。例甲、乙两人的房子相距280米,有一天,甲、乙两人在同一时间出门拜会对方,甲每分走15米,乙每分走13米,甲的狗从甲迈步开始在两人之间来回跑,每分跑60米,问到两人相遇为止,狗跑了多少米。  相似文献   

18.
解应用题,困难往往不在于运算,而在于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本文给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几点技巧。 1.间接设数 例1 甲、乙两地间距离为48千米,小明骑自行车从甲地前往乙地,小华在小明出发1小时后,骑自行车从乙地前往甲地,当他们两人在路上相遇后,小明的速度每小时增加4千米,  相似文献   

19.
[片段] 学生演示:小红、小冬同时从相距390米的两地相对走来,小红每分走60米,经过3分两人相遇,小冬每分走多少米?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题。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后用方程解出来。  相似文献   

20.
例 小明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15分钟,小英与小明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对而行,经10分钟相遇。相遇后,两人各自继续前行,当小明到达乙地后,小英还需几分钟才能到达甲地?学生审题后感到:这是一道行程问题中的相遇应用题,利用题中条件,按照相遇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分析解答,有一定困难。老师启发学生思考:这道题与哪类应用题相类似,并组织学生讨论,可以怎样分析解答。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想到用工程问题的解题规律分析解答:把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看作单位“1”,小明单独行完全程需要15分钟,小明与小英共同行完全程需要10分钟,那么小英单独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