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小东 《湖南教育》2005,(20):29-30
现象扫描:林林总总的合作学习镜头一:学生四人一组,窃窃私语,未几,寂然无声;略停,嘈嘈切切,私语声又起。而后教师要求交流刚才讨论题,取若干组,每组必是讨论时语声不断之人。镜头二:学生四人一组,喧哗不已,人声鼎沸,如茶肆酒楼之“划拳行令”声。忽教师双掌一拍,群响毕绝,教师让若干同学交流发言,完毕即结束。镜头三:学生四人一组,其中一人夸夸其谈,余者皆听得津津有味,而后教师让各小组代表发言,则发言者必此人也。镜头四:学生四人一组,有的组唾沫飞溅,兴致盎然;有的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有的组各自看各自内容;有的组则“一鸟进林,百…  相似文献   

2.
满堂问答≠主动参与现象: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简单的问答式,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灌”,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动起来。原因:没有把握住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要领和实质;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学习的评价标准不明确,缺乏操作性。建议: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做文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现象:无论什么样的课,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多数问题讨论不深不透。原因:多数教师只知道新课改倡导合作学习,但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对合作学习的操…  相似文献   

3.
走进课堂,无论什么样的课,教师或多或少都会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合作。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有的高谈阔论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有的小组则将任务推来推去,有的搭上便车干脆“随大流”,没有经过认真思考,讨论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发言后活动就此结束。从表面看,课堂气氛很是活跃,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却不敢恭维,任务的解决很多以不深不透而告终。  相似文献   

4.
我曾听了五年级不同班级的两堂课,上的都是《凡卡》第一课时,教师的授课方法截然不同。一位教师带着学生学习生字词,要求学生按老师的提示划分段落,并回答思考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给课文分3段,也逐一回答了思考题。另一位教师则不然,要求学生联系课文自学生字词,不懂的查字典,思考分段,然后学生自学课文。通过自学让学生展开讨论,讨论的内容很多,有的联系句子解释字词,有的根据一段话体会句子含义;有的分析一个自然段的层次;还有的质疑问难……课堂气氛很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教师课堂上反复强调的知识,当时,学生似乎都“理解”、“掌握”了,可一考试学生却做错了;一道阅读理解题,学生写了很多,但不得要领,学生看了答案后觉得自己也想到了其中的内容,只是表述时不够到位罢了。学生也常常反映,语文课一听就懂,语文试题似乎比数理化题容易,可考试分数总是没有较大的变化,语文素养似乎也没有真正提高。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问题困扰着学生,严重影响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削弱了语文的魅力。而有的教师没有思考此类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也没有探求解决之道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更没有引导学生去反思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佘同生 《广西教育》2011,(28):13-14
教小学高年级语文,要注重让学生领悟课文采用的表达方法,并学会运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有的老师把教学重点定位在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上,这是不妥当的。学语文,要把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放在首位,而不宜把深挖课文思想内容放在首位;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又要把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放在首位,而不宜教师讲个没完,问个没了。  相似文献   

7.
“壮丽的山川”是小学五年级《地理》总论部分的第一课,按要求是上两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课时学生进行自学,第二课时边实践边讨论边总结。第一课时自学课学生通读全文,然后分组讨论课文大意,让每人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如名山和河流,先由一个人按书上内容陈述一下,然后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把不完全的地方补充得比较全面,有的学生还把自己在课外书上看的有关内容也摆出来。教师进行自学课总结时,启发大家再想一想,能不能用摆实物的方法,把我国地形的特征表示出来?有的学生马上用书包当成  相似文献   

8.
<正>[场景一]《传统节日》一文中提到我国不少传统节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的传统节日离生活太远,让他们理解是个难点。对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熟悉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接着让他们读一读课文,画一画书中所提到的传统节日,以便让他们顺利进入学习场景。让学生发言,逐一叙  相似文献   

9.
强化听说的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课文录音和课文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然后结合幻灯、图片和让学生反复听录音,使学生熟悉理解课文各部分的主要情节;再根据各部分内容确定的主题句或幻灯情境回答、讨论相关问题,口头复述课文,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最后再根据课文编故事、短剧,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等。通过这些方法来强化听说训练。培养良好的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学习习惯的养成。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晨读习惯、大声朗读习惯、模仿录音习惯、大胆讲英语习惯、勇…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随口发问,问者无意,答者无心;有的教师问题组织得不够严谨,重复琐碎,破坏了文章的思路,打乱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备课时,要弄清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紧扣文章思路,组织一些对全文能起纵观全局的问题,又不放过对课文理解起关键作用的一词一句。根据课文特点和教学需要,往往可以把若干个同一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问题组  相似文献   

11.
沈建 《学子》2014,(7):26
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质量是检验学生理解表达学习内容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良好时机。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学习内容,针对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但是学生的答问状况显露出一些不良的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堂答题的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学生课堂答题的态度与表现在课堂上,学生答题发言的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三类:1."傲气类"有些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无论是容易的,还是有难度的,都会马上举手要求回答。这类学生表面上积极性很高,其实他们并没有认真思考,举手要求发言只是为了抢得发言权。行为、性格显露出傲气甚至是霸气,缺少合理、有序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学习不仅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更是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然而,新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的,合作学习在普遍开展的同时,也免不了产生一些误区,导致合作学习机械化、形式化现象的出现。[误区一]准备不足,仓促应战[现象]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立刻让学习小组展开讨论,教室里马上变得热热闹闹,实际上组内的学习效率并不高。有的学生为争发言吵闹不休;有的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人发言;有的发言脱离了研究的问题,越扯越远;甚至有的学生乘机做别的事情,把合作学习的时间当作自由行动的时间。[分析]以上现象在不少…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的语文总复习,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而时间是有限的。有的教师复习计划设计不合理,常常让学生在一天或几天之内就要复习完大量的内容,学生虽然照着做了,可是因为时间太紧,只是走马观花,还是没有记住,没有真正掌握;有的教师把复习的内容安排得太细,几乎要重新学一遍课文,这样一方面让学生觉得味同嚼蜡,毫无兴趣,收效甚微,另一方面,时间也不允许。如何真正搞好小学阶段的语文总复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沈冲 《贵州教育》2013,(15):40-41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小组讨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对话式学习相对于其他学习方式而言,能最大化地利用师生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助能力,因此被作为重要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予以积极倡导,很多化学教师也都主动地把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引进课堂。但是,有的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对对话式学习的内涵和操作方法产生理解上的偏差,结果是学生不能在对话式学习中有效地进行讨论,致使本应互动、高效的对话讨论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比如:教师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交流意见,两三分钟就草草收场,使对话讨论浮于水面,流于形式;一些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放在小组里对话讨论,浪费了宝贵  相似文献   

15.
缺乏实质性的参与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症结。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教学班中,总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发言,而某一学生在一节课中却出尽了风头。小组学习中,有的抢着说,有的一言不发,甚至毫无表情;有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不认真倾听,而是各说各的。教师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的作用通常也只是采用简单的问答方式,学生忙得不亦乐乎,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样,为教师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不少阅读课的教学形式五彩纷呈: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给人的感觉是方法新、内容多、节奏快,但是教学要求的区分度不够明显。有的教师在第一教时就把课文教完了,于是留下的“后遗症”比较多:部分学生还没有把课文读通顺,生字、词语没记住、不会写,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来,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学习、推广。但在学习、推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以为"高效课堂就是少讲,甚至于不讲"。于是有的教师常采用"课堂讨论法"或"课堂交流法"进行课堂教学,他们常常给学生一个问题,不管难还是易都让学生探讨,所以有的学生一看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就在讨论时混水摸鱼,自由聊天,如果问题难,学生无从下手,小组长也不知道如何  相似文献   

18.
课堂参与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时候,他要学会用他人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当他提出问题的时候,他必须学会如何获得信息,使自己理解这个问题。课堂参与对教师教学也很有意义,因为通过学生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据此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活动。许多成年人要在众人面前把一件事情表达清楚有时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学生感到在课堂上自如地提出问题或清晰地回答问题是一件难事,这是可以理解的。这种状况在课堂上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有的学…  相似文献   

19.
《桃花源记》的教学,是经广西师大附中语文组陈培干等几位中老年教师同初二年级教师两次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讨论后,由青年教师执教的。它基本上反映了该校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这两节课的教学有下面几个优点: 1.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学生自己读书,看注释;查字典,互相探讨、解决阅读时碰到的疑难问题,读懂文句,翻译课文,提出问题,大家议论、钻研,评论文章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两节课里,主要时间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为主,动眼、动口、动脑、动手,读读议议。改变了过去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范读能够很好地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程度。因为小学生自身的阅读和理解水平不是很高,对于课文中有些内容理解并不全面。教师范读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小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学生由于个人知识内容有限,在具体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遇见不认识的字,不理解课文内容等一系列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很好的通过范读,帮助小学生体会课文思想,掌握范读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