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德灿 《华章》2011,(10):30-31
【想一想】 我知道作文题目的意思,也想把作文写好,只是按照目前的想法和准备的材料去写,觉得写出的作文很一般,甚至未必写得完。怎么办?不少同学有这样的苦恼。如何摆脱苦恼找到新感觉呢?你不妨尝试一下虚拟和假设的方式。我们熟悉的大量寓言故事,如《西游记》、《聊斋志异》、《海的女儿》等等文学作品都是凭借想象虚拟假设出来的典范作品。  相似文献   

2.
二三子把酒论道,一位政治学科的同事兼朋友倾倒苦水:“现在课堂上越来越难得一见学生为思想动容的情景了。”他说,若干年前,他能经常发现学生为他临时进发的思想火花眼睛一亮的神情。学生这种对思想的领悟、接纳和神往的神情,一直是他产生更多思想火花的动力,也是他引以为傲的资本。可是,这样的动力和资本已经黄鹤一去不复返了。他疑惑:现在的学生与社会、与知识、与思想的接触面增大了,  相似文献   

3.
4.
古汉语中,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很多,仅单音节词如“若、今、而、即”等,就在二十个以上。现在,我们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译为“假设”、“如果”,另一类译为“即使”、“纵然”。所用例句,大多取自中学语文课本。一、译为“假设”、“如果”的  相似文献   

5.
师傅     
今年下学期,长期任教高三并已成为语文界权威的谭玉伟老师竟然与我这个曾是他学生的晚辈同教高一。凑巧,学校倡导青年教师拜师学艺,于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有幸又成了他的徒弟。  相似文献   

6.
师傅     
王万军 《山东教育》2004,(31):54-54
师范毕业,我分到了家乡的小学,与以前的李老师搭档教班,李老师五十多岁了,花白的头发,清瘦的面庞,一身青衣,像旧时的私塾先生。由于家乡很穷,乡邻们大多把孩子供到初中毕业,有的甚至只是小学毕业,真正通过升学来跳出大山的寥寥无几,所以李老师和我在一起教学  相似文献   

7.
师傅     
刚上高一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要学理科,在学姐的帮助下作好迎暴风雨的准备……可是理科成绩屡次亮红灯,连我最爱的化学也不例外……可是我发现坐在后面的家伙不听课,可是化学好得不像话。我咬咬牙,“那个……我可以拜你为师吗?”下课之后,看到他在后门,我伺机而上,诺诺地问。  相似文献   

8.
师傅     
今年下学期,长期任教高三并已成为语文界权威的谭玉伟老师竟然与我这个曾是他学生的晚辈同教高一。凑巧,学校倡导青年教师拜师学艺,于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有幸又成了他的徒弟。高一办公室因为有了师傅,人文氛围便浓厚了许多。师傅办事效率很高,凡事一挥而就。分内工作一完成,接下来必做的便是事无巨细地看报。一篇文章的标题、内容、语言,他会反复推敲并加以评价;一张新闻人物合影,他会发现幕后策划者的良苦用心,他说由此“中华礼仪之邦”也可窥见一斑。有时,他会推荐好文章及含义深刻的句子让我们研讨,如“诗即是翻译中失去的那部分”…  相似文献   

9.
帮忙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它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离它远点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  相似文献   

10.
帮忙     
《新作文》2010,(1)
在邮局大厅内,一位老太太走到一个中年人跟前,客气地说:先生,请帮我在明信片上写上地址好吗?当然可以。中年人按老人的要求做了。  相似文献   

11.
帮忙     
一位老先生沿街缓缓地走着,看见一个小朋友想按门铃,但门铃太高,小朋友怎么也按不到。心地善良的老人停下来,说:"我帮你按吧。"于是,老人帮他按响  相似文献   

12.
帮忙     
帮助同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可到底是帮忙,还是帮凶,就得好好思量一下了。你瞧,小麻雀处心积虑地帮助陈小虎,可结果……故事《帮忙》会告诉你事情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3.
帮忙     
《新作文》2006,(5)
在邮局大厅内,一位老太太走到一个中年人跟前,客气地说:先生,请帮我在明信片写上地址好吗?当然可以。中年人按老人的要求做了。谢谢!老太太又说:再帮我写上一小段话,好吗?好吧。中年人照老太太的话写好后,微笑着问道:还有什么要帮忙的吗?嗯,还有一件小事。老太太看着明信片说,帮我在下面再加一句:字迹潦草,敬请原谅。帮忙  相似文献   

14.
帮忙     
  相似文献   

15.
帮忙     
李医生两次"帮忙"——第一次"帮忙"为第二次"帮忙"时"受到启发"铺垫。受助者是"医生"——治疗"心病"比治疗"身体的病"更重要。此文可变格用于以"自省"为主旨的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16.
你无意走入一个令人难忘的玩具城,里面有让人看了会恶心的恐怖玩具,你觉得会是以下哪个玩具?  相似文献   

17.
剃头师傅     
那日,读到林语堂编著的《人世间·风物卷>中的极有意思的一文《剃头司务》,不禁想起了童年的那个剃头师傅。小时候,我常住外婆家。那时剃头还不用去理发店,专门有人挑着剃头担子上门服务。我们的头都给常来这里的张师傅“承包”了。张师傅五六十岁  相似文献   

18.
核雕师傅     
<正>临街一家店铺窗前的台阶上,摆着一个小小的丁字架,那“丁”字的一横上用丝线吊着一排小玩意儿,它们各自无规律地摇晃着。丁字架的一侧,一位老者正埋头鼓捣,他身边的一个小木箱盖上,摆着几颗桃核。显然,丁字架上吊着的是核雕,而老者正在“初出茅庐”的桃核上下功夫。我在丁字架的另一侧坐下,细细欣赏这些浑然天成的工艺品。提篮、提桶、金锁、灵猴、赤兔……具体而微,活灵活现;多棱的钻石、心形的珠子、多瓣的花盘……  相似文献   

19.
师傅不卖     
《小读者》2011,(6):30-30
一个女孩指着蛋糕问师傅:"师傅怎么卖?" 师傅答道:"师傅不卖,蛋糕六毛钱一个。"  相似文献   

20.
忆师傅     
1967年我大学毕业,正赶上“文革”高潮,被分配到Z城一家矿山机械厂当了车工。当时我拜的师傅姓杜,三十出头,中等身材,穿一身褪了色的蓝工作服,方正的脸膛黑里透红,眼睛不大却极有神采,是机修车间的民兵连长。那年月工厂时兴准军事编制,连长总管抓革命、促生产,其权利不亚于今天的车间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