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舒婷当过下乡知青,有农村生活的阅历,更重要的是,她有对曾经的农村和当今的包括城市、农村在内的社会风气的对比和思考,因而她写成了令人深思的《小河殇》。深刻、含蓄的意蕴。她是诗人,善于观察生活,并从中提炼富有积极意义的感悟,她将这种感悟写出来,  相似文献   

2.
舒婷的诗始终体现着人性的觉醒,以火的热忱关怀普通人的命运。《惠安女子》就是一首饱含真挚人性内容的佳篇。“野火在远方,远方/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诗的第一段文字精练。“远方野火”和“琥珀色的眼睛”本是两个相去甚远的意象,但诗人以  相似文献   

3.
我们兄妹这一家,只有嫂嫂因长女照顾留城,其余五人都是知青.而除了我丈夫在另一个县插队外,我们四人均落户在上杭县一个绿色盆地里.我家小妹和准妹夫隔河相望。  相似文献   

4.
一直很喜欢百合花,喜欢它的纯净,它的挺秀,它的清新,它的淡雅。读完这个关于百合花的美丽童话,对百合的喜欢变得更加浓烈,而且这喜欢中,还包含了一层深深的敬佩和感谢。  相似文献   

5.
馈赠舒婷我的梦想是池塘的梦想生存不仅映照天空让周围的垂柳和紫云英把我汲取干净吧缘着树根我走向叶脉凋谢于我并非伤悲我表达了自己我获得了生命我的快乐是阳光的快乐短暂,却留下不朽的创作在孩子双眸里燃起金色的小火在种子胚芽中唱着翠绿的歌我简单而又丰富所以我深刻我的  相似文献   

6.
<正>"正午尖厉的啼哭∕群鸦倏息掠过黑暗的隐居地。∕它们的影子轻抚母鹿∕有时也闷闷不乐地栖息。∕∕唉,它们怎样地破坏了枯竭的寂静,∕一片田地沉浸于其中的寂静,∕仿佛一个女人,将沉重的忧思激起,∕偶尔又狂号哭泣。∕∕嗅吸到某处的一具腐尸,∕它们突然向着北方飞去∕犹如送葬队伍,消失∕在激荡着狂喜的空气里。"(特拉克尔《群鸦》)阅读特拉克尔的《群鸦》,我们  相似文献   

7.
旁观不是生活。惠安女子,不是猎奇的旅游者凭着金钱肆意品评的那种,不是猎钱的官员凭着权力刻意展览的那种。走进惠安吧,走进舒婷心中的惠安,听听惠安女子的心声,听听女诗人为她们唱的美丽而苦涩的歌。“野火在远方,远方/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远方,多么迷人的字眼,那里有理想,有爱情,有希望,如野火一样迅猛的热情在远方燃烧,在她心中燃烧,美丽迷离的眼睛开始闪现着憧憬。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古老部落的银饰”——旧  相似文献   

8.
在舒婷的诗歌中,《致橡树》影响最大,却不是她最好的作品。若论情诗而言,我个人认为,《神女峰》和更早的《往事二三》最具艺术价值。《神女峰》写于1981年,最早发表于1982年4月的《星星诗刊》,属于典型的“朦胧诗”风格。当时,《致橡树》刮起旋风,尤其在大学校园,一开诗歌朗诵会,  相似文献   

9.
舒婷这首《双桅船》作于十年浩劫之后。“文革”十年,人们的身心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摧残,相互间的隔膜、猜忌和戒备像瘟疫一样蔓延在神州大地上。诗人有感于此,用诗的形式表现出一种对“人”的关切,呼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和温情。这首诗一发表即引起了轰动,人们争相传诵,开一代朦胧诗的先河。这首诗的第一节写双桅船与岸的  相似文献   

10.
任玲 《湖南教育》2010,(1):43-44
舒婷的《致橡树》诞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 那个时代,政治是一切生活的命脉。爱情作为考验社会宽容度和自由度的量表,是被冻结的。在生活的词典里,只有合乎条件的婚姻,难见超越世俗的爱情,政治任务、身份背景,绝对可以左右感情的归属。在那样的时代,爱情是奢侈品。  相似文献   

11.
12.
诗言志。这首《馈赠》描述了诗人自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抒发了诗人自身的抱负和志向。  相似文献   

13.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紧紧拉住你的衣襟。呵,母亲,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一声也不敢呻吟。呵,母亲,我常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生怕浣洗会使它失去你特有的温馨。呵,母亲,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生怕记忆也一般褪色呵,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礼品,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给花、给海、给黎明。呵,母亲,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  相似文献   

14.
史建华 《成才之路》2011,(12):70-71
中国音乐始终沿着以声乐为主的道路发展,这在很大程度缘于我们的音乐文化传统。李渔说:"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此处的"自然"并非自然事物,而是没有过多人为的"自然而然"之意。"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相似文献   

15.
冯至是中国现代诗坛上早期重要的抒情诗人,虽然他创作的诗歌数量不多,但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被鲁迅赞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编的抒情短诗《我是一条小河》就是他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对其意蕴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6.
选自《小说界》上的这篇《永远的蝴蝶》,是台湾作家陈启佑的精心佳构。小说写一个青年(我)对因车祸丧生的情侣(樱子)的彻骨痛心的怀念。作者善于叙事,善于抒情,全文仅400多字,却写得曲折多姿,语调横生,引导读者进入作者创造的妙境而流连忘返。文学作品宜曲不宜直,是由它反映的对象——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所决定的。即如本篇,“我”的那么温柔姣好的女友突遭横祸,这致命的打击,使主人公痛不欲生,这其中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绎出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就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一个小小的“心灵”,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竟是如此地执著和坚韧;它努力地生长、开花。它,的确不是一株野草。它的成长,生动地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什么时候也不要放弃自己,要相信自己最终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  相似文献   

18.
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这一特性如何在课堂教学当中彰显?当我看到著名特级教师潘文彬老师执教《钱学森》的课堂实录,犹如看见春天里的一抹抹新绿,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它让我不止一次联想到自己的课堂教学,细读着、比较着、琢磨着,不禁拍案叫绝。现采撷几个教学片段,和老师们共享。片段1: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听多了,常常觉得过于喧闹,常常觉得老师把本来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常常觉得语文课少了些独有的韵味。这次听薛法根老师的课,被静谧和谐的课堂氛围所感动。薛老师没有张扬的语言,没有夸张的神情,所有的引导就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20.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是诗人表达情感,寄托情思的载体。“意象”从词义上来看是由“意”和“象”组合而成。“意”即情感、情意,是主观的,抽象的,不可言说,难以形容的;“象”即物象、景象,是客观的,具象的,可触可感的:因此,“意象”就是寓“意”于“象”,是凝聚着诗人主观情感,用来寄托情思的艺术形象。它是诗人传达内在抽象情感的艺术表现方式,也是读’者体会诗人丰富而微妙的创作情感的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