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风乍起,一年一度的新邮预订又将拉开帷幕。由于新邮预订会对未来一年集邮者购买邮票的方式和市场运作产生影响,因此成为每年集邮者和投资者比较关注的事件。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国家邮政局新邮发行,2004 年上海市邮政局刻制新邮纪念戳28 枚。将这些戳摆在一起,可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今一并介绍给集戳爱好者。(李淑君提供)  相似文献   

3.
张效众 《中国集邮》2001,(12):21-21
中国加入WTO在即,我认为:新邮票在发行期间应敞开供应,让所有中国人能以发行价格自由地买到自己中意的新邮。换句话讲,在新邮发行期间无论你有无新邮预订卡或是否办过新邮预订手续都能够购到新邮。这才是应有的总原则,才是努力朝与国际接轨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4.
大家议论     
集思广益助设计 现今各邮刊都设有“新邮赏析”和“质量揭短”等一类栏目,对发行的新邮进行评析,这无疑对邮票的设计和印刷会起到一点“亡羊补牢”的作用。但是,这毕竟是“马后炮”了。笔者以为,邮票发行部门如能在主要邮刊上设一个“新邮构思”新栏目,凡新邮出台前,先让大家来畅谈票图的创作构思,使设计者从中获得启发;或者是将设计者创作的初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在集邮报刊上不断有集邮者对《新邮报导》和《新邮预报》进行收集、研究的文章刊登,如《集邮》杂志、《中国集邮报》等,均刊登多篇。读了这些文章后,对照自己收藏、研究的结果,觉得很有必要谈一下我对《新邮报导》和《新邮预报》的产生与发展的一些看法,供集邮同好们参考。我认为,《新邮报导》和《新邮预报》的产生与发展,均与我国体制改革息息相关。因此,只有把握住这条主线,才能讲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得出正确的研究成果。一、《新邮报导》产生前的"新邮报导"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我国的集邮活动全面停  相似文献   

6.
国家邮政局日前公布了2000年新邮绝大部分的图稿。此举措令人叫好,它能集众人智慧,及时地发现和修改某些图稿的设计失误,使得新邮的内容尽善尽美。同时,此举措也能调动人们对新邮品评的积极性,有更多的人来关心新邮的发行。  相似文献   

7.
宝木 《中国集邮》2000,(12):16-17
2000年上半年的纪特邮票发行量于9月26日公布,这是国家邮政局采取新邮销售期缩短至半年措施后,提高新邮透明度的新举措,受到了集邮的欢迎。从公布的上半年新邮发行量分析,90年代居高不下的新邮发行量确确实实地下降了,而且下降的幅度较大,呈现令人可喜的趋势。纵观今年上半年新邮发行量,可以发现一些十分有趣的现象,也为后市的变化发展埋下了伏笔。笔经过对数据的认真分析,结合新邮在市场中的具体表现,认为这次发行量的分布存在着如下特征:  相似文献   

8.
举世瞩目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在虎年立春之日开幕,邮迷翘首以盼的纪念邮票也在开幕式后正式亮相。为了“保密”而将新邮发行时间延迟至开幕式后,应属新邮发行史上的首次。对于大多数集邮者而言,因常规的线下渠道在2月4日并不发售,所以只能到翌日才可亲眼目睹这套新邮实物,只是苦了首日实寄者,在刺骨寒风中熬夜排队等候。  相似文献   

9.
《上海集邮》2000,(11):2-2
本刊讯 上海市邮政局根据国家邮政局通知要求,结合上海新邮预订工作的实际,将2001年纪特邮票预订工作的有关事宜敬告本市广大新邮预订户: 1、国家邮政局暂定2001年发行纪特邮票25套,  相似文献   

10.
每每拿到一张“新邮预报”时,总是急于翻看“新邮”的新貌,因为,那是一套邮票的第一次亮相,而一年一度的邮票发行计划,则算得上是一个全年的“新邮预报”了。岁末年初,也会急于看看“新邮”究竟有哪些新意。正值2013年到来之际,面对“新邮预报”,我想就一个“新”字,说几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1.
新邮宣传折,顾名思义,是配合我国邮政部门发行新邮印制的宣传品。内容主要包括:邮票发行计划、拟发邮票图稿、办理预订事项等。由于该款印刷品为国家邮政部门印制,集邮者免费索取、收藏,多年来颇受集邮者重视与青睐。我喜爱收藏新邮宣传折。它对预告新邮、预订新邮和收藏新邮,有着很好的宣传引导作用。别看它小,用途可不少。有了它,可以了解掌握全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按时购买和研究新发行的邮票。宣传折上的邮票图稿,让集邮者有先睹为快的乐趣,能够激发收藏欲望。对我这样喜爱极限、原地集邮的人来讲,依据新邮  相似文献   

12.
朝晖 《集邮博览》2003,(4):58-58
当前邮票市场正处于寒冷季节,新邮打折一片,邮人苦不堪言。尽管管理层多次采取减少发行量等救市措施,但市场并没有启动,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我以为新邮的销售方式或许有问题。大家都知道,邮票有双重属性。其一是邮资凭证,这是根本;其二是供人们欣赏、研究、收藏,这是派生的属性。按上述属性,新邮应该先在通信领域流通,然后进入集邮领域。而纵观这些年新邮的发行方式,恰恰相反,新邮发行后直接进入集邮领域。在很多地方,新邮被人们戏称是“集邮邮票”。因此,要振兴邮市,改变新邮打折的局面,应从改变其销售方式入手。  相似文献   

13.
在线邮票目录与网上邮政业务为交流与共享邮票信息资源,一些邮政主管部门将本国历年发行的邮票及其技术资料全部搬到网上, 编成在线邮票目录,同时也通过网络及早预告新邮发行消息,提供在线订购邮票服务。因此,当今的新邮  相似文献   

14.
秋风乍起之时,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新邮预订日子,按近年来的惯例,2004年的新邮预订即将在今年11月初开始。由于新邮预订是影响未来一年中集藏者的新邮收集方式和市场运作的基础,所以许多人对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措施关注有加,因此绝大多数邮人对新  相似文献   

15.
红梅 《集邮博览》2003,(4):57-57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新邮发行计划和新邮预订办法的通告,2003年新邮发行方式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大版和小版全张两种版式同步发行,预订新邮的办法也随之变化,分两种版式预订。对此,不少人认为这是一项很好的举措,有关部门也认为分两种版式预订有益于广大集邮爱好者,有益于抑制新邮打折贬值等等。但我个人以为,此项举措并非都是有利的,弊端也不少,甚至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6.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09,(12):4-4
新邮不新每当我拿到《集邮博览》,看到"新邮前沿",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不舒服,因为它来的太迟,已经起不到新邮预告的作用了,还白白浪费了版面。作为一个集邮爱好者,制作极限片或首日封等,都急切地想尽早知道新邮的发行情况,如发行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新邮已减量至1000万套以内,尤其是小型张更是出现了820万枚的低量,其水平已接近1988年JT小型张的发行量,而《崆峒山》邮票也是今年大小版张中套票相加之后发行量少于1000万套的第二套新邮,且以930万套而成为迄今最少的一套新邮。面对纪特新邮不断减量,而不少新邮继续在二级市场打折的现状,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新  相似文献   

18.
曹骋 《集邮博览》2012,(3):74-75
格陵兰岛邮政于今年1月发行5套新邮,2012年的新邮发行也就此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9.
新邮预订、“鸟巢”发行和“金猴”发飚成为近期邮市的“亮点”。 2008年新邮预定姗姗来迟,从12月1日起在全国拉开帷幕。也许是等待的太久,所以新邮预订一开始就来势汹涌。  相似文献   

20.
许明罡 《集邮博览》2001,(12):35-35
每到年底,邮人总会为是否预订第二年的新邮而踌躇:订吧,如果新邮上市就贬值,还不如到邮市上买划算;不订吧,怕万一政策向好,新邮大幅增值,到市场上买又得花一大笔冤枉钱,况且要想平价购买计划外邮品,还非得预订不可,因此举棋不定,左右为难。其实这种心态或许正反映出我国新邮发行政策的摇摆状态,因此,对每年的新邮发行计划不得不仔细审视,逐字推敲。近日,2002年新邮发行计划又出台了,经过仔细地琢磨,自以为看出了些许端倪,且作拙,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