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教教材、教唱歌,更要渗透人文与审美教育,使学生在解读、感知、体验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认识音乐、学习音乐,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音乐创造。  相似文献   

2.
阿萨菲耶夫曾说过 ,音乐“既是艺术 ,又是科学 ,也是语言 ,亦为游戏”。但有人认为上小学音乐课不难 ,原因是内容简单 ,更有甚者干脆把音乐说成是唱歌课 ,认为只要教小朋友唱唱歌就完事了。我认为这有些偏颇。教学中 ,我根据学科的特点 ,紧紧围绕大纲和教材 ,拓宽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第一 ,根据小学生儿童的个性 ,辅以一些歌表演或律动动作 ,课堂教学动静结合 ,形成生动活泼的气氛 ,促使儿童在有趣的活动中培养乐感 ,进行音乐技能的训练。由于儿童的个性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 ,倘若以单一的唱歌来进行教学 ,容易使儿…  相似文献   

3.
卢晓华 《课外阅读》2011,(9):250-250
唱歌是人的本能,每个孩子对一些动嘶片插曲、流行歌曲都兴致勃勃甚至烂熟于心,但对音乐教材上的歌曲却置若罔闻,鲜有兴趣,为什么?是因为教材上的歌曲不够好听吗?是教师教得不够认真吗?不一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孩子们体验教材歌曲的次数远远少于那些动画片插曲、流行歌曲。唱歌教学在音乐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让音符润化课堂中的每个生命,引导学生快乐有效地歌唱,从而达到唱会、唱好、会唱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唱歌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唱歌教学要通过很多环节,才能达成音乐教学目标。所以上好唱歌课不仅仅是从方法出发,而且还要在听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的作用,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使学生获得感知、表现、鉴赏、创造音乐的基本能力才有可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推动唱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就来谈谈我在歌唱教学中的一些认识和实践。一、让学生感知歌曲,喜欢唱歌就要"选  相似文献   

5.
在音乐学科中,唱歌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内容,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它是感知音乐、鉴赏音乐、体现音乐这种美的艺术所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那么如何通过唱歌教学体现音乐这种美呢?下面就这个问题浅谈在唱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学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陶冶儿童情操,培养儿童的心灵美,促进他们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以往传统的小学音乐教育中,老师往往只停留在弹弹琴,教孩子唱唱歌的层面,或者对教材的处理比较简单,只是粗粗一听,简单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事,以为这就是音乐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7.
张武 《广东教育》2003,(8):35-35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提出教唱歌是次要的,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真善美是首要的,强调不要把音乐课上成单纯的唱歌课。那么,怎样扭转长期以来把教唱歌、认乐谱作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的倾向呢?我觉得,加强对小学生的“三练”引导,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好办法。一是练耳。练耳主要是训练学生对音高、音准、和音的长短、强弱、渐强渐弱等音乐要素的感知,引导他们对乐句的走势、歌曲的情感等等的理解和分辨。在这个练耳阶段,要让学生多听,循序渐进地听。可以从听比较熟悉的歌曲的终止音开始,逐步过渡到听旋律音程中的冠音、根音,然后在这基础上听乐句中的某一个音、某一个小节,也可以用找音名、唱名等游戏或填写完成乐句的方法来提高学生们听的兴趣,巩固听的耐心,最后才听和声音程、和  相似文献   

8.
教研区内几所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备课。备课是沙龙形式的。作为校长,我平时不怎么留心,也没有过多地关注过音乐课堂。听了教师们的发言后,我才知道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处于怎样的现状。来参加集体备课的十多名音乐教师,几乎都是兼职的,即使有专职的,也不是音乐专业毕业的,他们只是教师队伍中“会唱歌”的老师,甚至有些老师连歌都不会唱。除了教材,他们手里几乎没有任何参考资料。所以,他们就只能对教材和课堂进行“简约”处理。上音乐欣赏课时,他们就给学生放音乐,因为有些内容他们自己也欣赏不了,所以也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9.
以唱歌来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主要内容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经常使用的课程类型。唱歌教学的任务,一方面是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感染和教育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歌唱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笔者经过几年教学实践,在教学改革上进行了初步探索。中小学唱歌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传统教学方法是由老师进行范唱,学生进行模唱的学习歌曲的方法,即“听唱法”。它的优点是:学生可以直接地、简便地学习歌曲,同时,可以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情感和韵味的体验及表达上面,比较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能较多地练唱歌曲。…  相似文献   

10.
孙慧 《黑河教育》2012,(1):59-59
许多音乐教师认为宁上唱歌课不上欣赏课,就是因为欣赏课太难上了,学生在课上总是提不起精神,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但是,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优秀的音乐作品,学会感受音乐的方法,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职高班音乐课没有统一的教材,所学内容既不要考试又与毕业无关。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每个职高班音乐教师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职高班学生原有音乐基础差,必须逐步对他们进行唱歌、基本乐理、音乐常识等方面的基础教育,同时进行各种音乐要素的学习,使他们理解音乐语言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学不仅要通过欣赏、唱歌、律动等来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教材、教学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使他们在情感上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教诲、心灵上受到启迪。那么,如何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接受音乐,提高审美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唱歌是中小学音乐课中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音乐教育中占有显著的位置。笔者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学习和借鉴国外音乐教学法,采用多种教学途径,在唱歌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精神的课堂教学必须使课堂教学优质化。优质化的唱歌课堂必须是使学生懂得声乐艺术的规律,以及声乐技能掌握的方法。笔者在教学歌唱呼吸方法时,开始时先请几位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做歌唱呼吸练习,当学生出现吸气时腹部往里紧缩,呼气时腹部往外鼓起来的时候,笔者问学生这种呼吸方法是否正确时?学生都认为是对的。于…  相似文献   

14.
杨舒 《华章》2010,(17)
全面推动音乐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音乐素质,必须普及音乐教育,而唱歌是中学阶段普及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林琴 《福建教育》2010,(6):60-60,64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最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课程标准》对唱歌教学的要求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演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学生在歌唱表现中享受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因此,有效引导学生爱唱歌、会唱歌、唱好歌,  相似文献   

16.
声乐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又用歌声透过音乐美化了的文学语言,生动地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思想感情的音乐艺术。中学生喜欢音乐,爱好唱歌。通过唱歌展现自我,抒发情感。那怎样让中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掌握这门声乐艺术,就是我们当代中学音乐教师要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7.
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唱歌这一块了,它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8.
唱歌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唱歌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思想感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准确解析歌词,理解歌词的情感,分析歌曲旋律,节奏,掌握表达情感的分寸,作好范唱,使情感形象化。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的音乐教师不仅应具有专业知识,同时还要研究怎样组织好音乐教学,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要组织好音乐教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组织和使用好音乐教材当前的音乐教材,大多数都采用歌曲、音乐知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与练习几部分内容,组成单元课程。掌握好单元课程内容,分清主次,处理好这几部分的相互关系,是掌握好音乐教材内容,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关键。这几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应该以唱歌为主线、知识与技能训练(包括视唱与练习部分)是教学中应该抓住的关键,欣赏则是培养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能力的辅助教材。…  相似文献   

20.
小学音乐课程是组成小学教学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音乐课堂中对唱歌的学习,可以丰富小学教学内容,使学生接触更多的课程,进而使学生拥有更广泛的兴趣爱好。所以,教师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应该重视对于学生唱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