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欣:你好!我现在有一件特别烦恼的事,想请教你:我的孩子特别“不会说话”,常常在人多的地方因为说错话而让我难堪。拜托了,告诉我一个解决的方法,好吗?山东济南王昕孩子咿呀学语是家长朋友们最高兴的时候吧?每当听到孩子说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话家长朋友们都会禁不住笑出声来吧?可是家长们在高兴之余是否想过怎样让你的孩子责“会”说话呢?现在的孩子做事、说话随心所欲,常常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久而久之,会失去好多朋友。说话,是一个孩子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那么怎样才能让您的孩子学“会”说话呢?首先,要训练孩子的反应、理解能力,有时孩…  相似文献   

2.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家长不会教,怎么办?家长学习没有效果,怎么办?这些是身为家长的我经常遇到而无法解决的问题.今天听了讲座,我犹如醍醐灌顶.下面谈谈我的收获. 说话要说到孩子心中去  相似文献   

3.
《上集》儿童如何学会说话? 教学感言: 为了跟上国际化趋势,许多家长很早就送孩子到各种英语学习机构学英文。“哪一个学校可以让我的孩子学好英文?”是许多家长经常会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8岁的女儿上课总是回头说话,我每天早上都嘱咐她,但她还是控制不住回头。我很着急,应该怎么办啊?弓立新:上课回头说话,算是严重问题吗?我觉得不是,家长不必纠结于这个现象。女儿爱回头说话,是谁告诉你的呢?是老师反映的,还是孩子自己说的?所谓的"总  相似文献   

5.
很多家长感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来越难与家长沟通。上海最新一项调查显示:63%的学生认为,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而不能与家长沟通;36.4%的学生最讨厌父母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对同学热情、对家长冷漠,也是今天家长们主要的困惑。有专家指出,家长教育的无力化是“权威失灵”的一种表现。那么,家长权威为什么会“失灵”了呢?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和孩子该怎么做?为此,笔者采访了一些家长、孩子和专家,希望能给广大家长们一些启示。家长:孩子越大越难管“我要走出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是很多家长和孩子交流时发出的…  相似文献   

6.
一位妈妈领着孩子找我咨询,还没开口就伤心地流下了眼泪,稍微稳定了一下情绪说:“我这个孩子白养了,他竟然诅咒我死.” 我关注地引导这位家长:“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她说:“我现在只要和孩子说话,孩子就会让我闭嘴,并且会狠狠地来一句‘你不说话会死啊’!” 孩子听了妈妈的话,白了她一眼,愤怒地说:“这能怨我吗?  相似文献   

7.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做家长的总免不了有些担心和不安:“老师会对我的孩子好吗?”还有些家长则如释重负:“这下好了,总算有人管了。”其实,做幼儿园老师的,最怕的就是这些“甩手家长”。因为,孩子在幼儿园能否健康活泼地成长。关键是家长能否与幼儿园老师配合好,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相互联系。对此,从一个幼儿园老师的角度看,我觉得家长要注意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很多父母常常抱怨,自己把孩子当宝贝,凡事都为他着想,可孩子就是不领情,怎么说他都不听话。这时候父母要问问自己:“我是怎么和孩子说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和孩子说话时所使用的语言,包括语气和语调,都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和孩子说话呢? 一、别把孩子当大人有些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像  相似文献   

9.
一日,一位家长来电说自己工作很忙,实在照顾不了孩子,问能否把孩子全托。我问:孩子几岁?答:2岁。某日听到两位家长在议论,其中一个说:我这孩子实在太调皮,管也管不了,烦死了,不如给他找个幼儿园全托,眼不见心不烦。又有一位家长来电询问:你园有全托吗?我问:为什么要全托?她回答说:我这孩子在家里依赖性太强,缺乏独立性,把他送去全托,是想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想把孩子送去全托的家长总有自己的理由。我的答复可能并不能让他们满意,因为我认为全托的利弊都很明显,所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全托。全托的弊端:幼儿园满足不了孩子的情…  相似文献   

10.
《家庭与家教》2008,(1):4-7
在今天,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确是个难题,在现在的环境中我们发现,"问题"父母比"问题"孩子多.孩子为什么难教育呢?我认为至少有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家长信箱     
孩子偷拿家长的钱怎么办Q编辑老师:您好!我的孩子12岁了,最近经常拿家长的钱。我有时从外面买东西回来,就会把零钱放在书桌上,后来发现钱总是少,开始的时候是五元,后来是十元二十元。无意中我发现原来是孩子拿钱买零食或自己喜欢的图书了。我真怕他以后在外会养成小偷小摸的习惯,从现在起,我该怎么教育他呢?A家长:您好!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孩子能否比别的孩子成长得更好,  相似文献   

12.
据心理学家统计,许多由爱讲话的父母带大的孩子,学说话要比别的孩子慢,而且慢得多。因为当牙牙学语的孩子刚把头转向玩具时,还没等他开口要,大人已经把玩具塞到他的手中,迫不及待地问:“你要这个对不对?”当孩子才看了一眼奶瓶,奶嘴已经到了他的口中“你要喝奶是不是?”说话欲望太强的爸爸妈妈随侍左右,哪里还需要孩子说话呢?他又怎么能很快学会说话呢?我觉得家长的这种“言多”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3.
星期六的早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我惊醒。我还以为是哪个小捣蛋打来的,原来是一个孩子硬着要去动物园看老虎,遭到拒绝便大叫大闹,家长迫于无奈只好动用向老师告状这一杀手锏。我一边听着家长的“诉苦”,还满脑子不相信地回问了几次以确认是某学生的家长。这个孩子在我的班里可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啊,怎么会这样的呢?我把自己的疑问说给了这位家长听,谁知道她似乎早就知道了,无可奈何地说道:“所以我们都怀疑这孩子的心理有两面性,唉……”我还是第一次从家长口中得知这孩子有这种情况,由于无法当面交谈,我只能先说服家长冷处理。星期一,我…  相似文献   

14.
前几天,一位朋友带着孩子来串门,孩子很少说话。与朋友谈到这件事情时,他很不解:“这孩子不爱讲话,怎么一点也不像我?”过了一会儿,我就发现,孩子一要开口,这位朋友就接过话头,很多话都让家长替说了。我就告诉朋友,恰恰是因为你太会说,才导致了孩子不善于表达。为此,作为家长应  相似文献   

15.
好习惯多数是训练出来的,坏习惯多数是模仿来的。没有家长教孩子说:"你说话得跟我一样,说两句带一个‘他妈的’,再说两句再带一个‘他妈的’。"可是这个孩子的口头语和他爸爸一样,怎么来的?天长日久模仿来的。因此家长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处处给孩子起  相似文献   

16.
与家长朋友谈幼小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幼儿园到小学,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入学了,孩子能否由家中娇生惯养的独苗苗成为学校集体中平等的一员?能否很快从以嬉闹为主的游戏生活进入以学习为主的学校生活?能否理解、消化老师每节课40分钟的授课内容?能否适应学校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无数的担忧会在家长朋友们的脑子里打转,但是,对于幼小衔接,很多家长朋友不知道该怎么做。今天,我就与大家谈谈孩子入学前家长该做的准备工作。我想从心理上、学习上、生活上、物质上四个方面与大家做个交流。一、心理上的准备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17.
吕丽妮 《小读者》2012,(12):3-3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忙碌的家长们,你们有否想过,自己是否真的是一名合格的家长?教育四问,帮助您检验自己是否是一名合格的家长?一问:孩子不想上学,作为家长能否理解并给予耐心开导和应该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不少孩子都有这样的看法:“每当我和爸爸的意见不一致时,他都以势压人,不让我说话,有的批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家长们也大惑不解:我们真心实意地为了孩子。可怎么会出现这样关系搞得很紧张的结果?其实,问题还是出在家长身上。家长不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调查问题的来龙去脉,而是一味地大发脾气。不少家长认为既然是教育,就必须采取训导的方式,于是批评、指责、规劝整日不断。家长的刻板、乏味、重复的说教模式,根本不给孩子思考和理解的时间,也不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一位6年级的女学生打电话给我,她说:“我每次打电话时,父母总要让我用免提说话,而不让我拿起听筒。我和父母抗争过,但他们说是为我好,为此我很苦恼和反感,是不是其他家长也是这样管教孩子的?他们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相似文献   

20.
每当毕业、升学考试前夕,常有一些家长来找我:张老师,我的孩子学习成绩还可以,就是作文不行,能否请你给补几次课?在这些家长看来,只要老师给补几次课,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