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幽默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主题,而歧义是言语凼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认知语义学的视角来分析言语幽默的生成过程,指出由于歧义引起的幽默,通常存在至少两种解释,而这两种解释可以分别与整个语篇相适应,从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意义,形成意义对比,当这种意义对比被认知时,会引起心灵上的愉悦感,这样,便产生了言语幽默。  相似文献   

2.
3.
歧义是指称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本身常常是构成幽默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指称的歧义性来建构幽默是幽默交际中一种常见的现象。结合认知语用学相关理论并从语境角度入手,对不少指称词固有的指称模糊性及有些指称词的归属性与指称性两种用法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指称中的歧义机制,从而为我们从认知机制上来把握指称的歧义现象与幽默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This thesis chooses the theory of rank scale and the theory of meta-func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SFG)to study ambiguity.It firstly analyzes ambiguities occurring at the rank of morpheme,word or phrase.Then it studies ambiguities at the rank of clause,from ideational ambiguity to textual ambiguity.This study shows that SFG can give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English ambiguity.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言语幽默的理解是一个"明示-推理"的关联过程,因此,使用关联理论来准确理解言语幽默是了解幽默的最佳方法。文章以黄西在美国各电视台的幽默话语为语料,分析英语幽默话语成功产生的原因,希望读者可以从此正确的理解并欣赏英语幽默话语,最终使幽默这种形式更好的服务于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有一些"动+名"动词性结构复合词,动素和名素之间没有直接的动宾关系,但通过动宾关系有间接联系,学界多认为意合、支配,视动素后的名素为旁格宾语。文章立足复合词结构的句法逻辑,从古代汉语状语后置状中式的发展和现代汉语非常规宾语的界定等方面,将之确定为状语后置状中式复合词,还原复合词及相对应的句法结构的逻辑真实。  相似文献   

7.
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言语幽默产生的语用特征。模因体现在语言使用中,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模因。通过语言模因来实现幽默效果的言语被称为模因幽默。语言模因能够利用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关系,激发听话人完成乖讹—消解的理解过程,从而实现言语的幽默。此外,某些语言模因还能够再现自身的幽默内涵,调动相关的幽默感受,从而使言语具有幽默效果。语言模因的基本特性,在言语幽默的表达和理解上均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荆小林 《海外英语》2011,(9):335+350
In this paper,verbal humor is interpretated from the appreciator’s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precisely,the combination of Relevance Theory and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which is a relatively new model,in hope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verbal humor.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在模因论视域下的特殊语用现象.通过引入乖讹理论发现,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生成实际是在语言模因发挥作用下的一个乖讹-消解的过程,即:发现不和谐及不断消解不和谐的过程.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模因视角下言语幽默制笑策略,藉此期望能为言语幽默的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四川方言生动、机智、幽默的语言风格广为人知,已成为人们对于四川话的典型印象。语素重叠构词已成为明代四川方言很重要的构词方式,同时在当今四川话中重叠词依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闻诸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蜀语》中的重叠词共计13个,占词语总量的6.3%,对《蜀语》中所出现的重叠词进行简要分析,同时考察现代四川话中存在的诸多重叠词,以说明四川灵动幽默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汉语里面有一些逻辑上存在矛盾对立的词素组成的复合词,在词的凝固构成中出现了以义素脱落方式来取得中和的情况。从造词的角度来讲其中大多数应该是"改造法",即在语言不能满足表达的时候运用临时的改造以达到明白、简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歧义现象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重点,在言语交际和外语学习中,面对无法消除的有意歧义就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歧义容忍意识。对歧义容忍意识在言语交际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言语交际能力,促进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从认知的角度,利用概念合成理论较清晰地将言语幽默生成这一动态的过程呈现出来,一方面丰富了国内关于幽默言语的研究,有利于人们对幽默言语的理解。另一方面证明了概念合成理论对幽默的生成机制有很强的阐释力,同时也有助于人们对概念合成理解的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4.
以英语幽默言语为例,从幽默发出者和听众两个角度分析幽默言语产生和理解的认知语用理论基础。研究表明,关联理论是贯穿幽默言语交际过程、保证幽默言语效果的语用基石。认知模型和概念合成理论则分别为幽默言语的产生和理解提供了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5.
言语幽默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和谐,带给我们欢乐。本文从语用学合作原则入手,结合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的经典语言,分析了幽默言语是如何产生及其言语效果,从而提高我们对幽默言语的欣赏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相声是以语言为主要手段的喜剧性曲艺形式。它是一种“笑”的艺术,以幽默讽刺见长,以“笑”为武器夸张地反映生活;它又是一种“说”的艺术,以对口相声为多见,甲、乙两个演员一方为逗哏,另一方以捧哏,以一问一答的对话来与观众直接交流。文章主要探讨相声幽默言语的语用策略,从语言层面、认知层面、交际层面和修辞层面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相声幽默言语的语用策略特点。  相似文献   

17.
幽默的产生和理解从根本上讲是一个语用问题,优秀的幽默语言总要具备一种或几种语用特征。本文从指示语、语用歧义及语用前提几个方面对会话幽默的语用手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言语幽默的研究中,对幽默理解过程的探究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听话人对幽默很好的理解才是幽默这一特殊交际方式成功的关键。将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RT)和Fauconni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CIT)相结合,利用二者的互补性,在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下,对英语幽默话语进行认知语用方面的解读。并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言语幽默为分析实例,以期在RT和CIT互补的视角下,对言语幽默解读的心理机制做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关联理论对幽默话语的研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幽默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因此幽默研究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在关联理论框架下。通过语境效果,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意义反差,结合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对英语幽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20.
董莉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9,23(11):86-87,104
幽默是一种言语艺术,它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而语用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把特定的话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所产生的交际功能。从语用学角度看,幽默的产生有其一定的规律,语用原则与英语幽默的产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对此有所了解有助于深刻理解英语幽默这一语言现象,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