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世伦 《新高考》2010,(5):21-24
【热点综述】 2010年2月3日至7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并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八点意见。这自然是其中的一大亮点。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部署。教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教育事业,做好教育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强大的真理力量指导我们进一步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教育发展理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破解教育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3.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党的一切工作必须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利益的社会问题,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举措。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发展社会事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邓小平社会事业思想内容丰富,含义深刻,主要有优先发展教育思想、计划生育思想、关注民生思想等。当前这些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时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已经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目前,广大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薄弱,必须以信息化为主导来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高等院校作为这项事业的载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之义。在十七大报告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提出的首要任务就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要发展也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我们应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放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中来认识。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全面的发展观、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但要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在充分发展个人的同时更要对国家社会作出应有的奉献。全面正确地理解、宣传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协调地发展自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住房问题,是关系到民生废举、社会安定和谐的基本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房地产开发给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使人民住房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十二五"规划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主旋律。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关于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问题的方法论与指导方针。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在科学发展观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向;作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的发展是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根本途径;"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可持续"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方法原则;十七大报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部分所阐明的"六大任务"是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六大着力抓手;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是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保障条件。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理念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国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注重解决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树立和落实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坚持以生为本、全面、持续、协调的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事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树立和落实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观 ,关键在于转变观念 ,深入思考科学发展观内涵 ,科学认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于日前召开的马鞍山市2008年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发展要更加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造福百姓。为此,市教育局推出教育发展十大行动。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那么,在经济方面,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觉得要解决这一问题,先从内涵看措施。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的思路就是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  相似文献   

16.
谷原 《中国培训》2010,(1):15-15
全国入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指出:民生为本,既是民心所向,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着力点,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民生为本,就要把就业和社会保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相似文献   

17.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要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转变执政理念,加强制度创新与改革,制度在保障执政能力建设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党的制度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坚持执政方式科学化,探索执政规律,坚持执政方式科学化,改善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方式,增强服务意识,形成政党、政府、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报告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全面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在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发展中,围绕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业,通过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为改善民生提供有效的保障,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文章按照十八大的部署和要求,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设美丽达州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和挑战。妥善应时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之一。多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阶段应当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重点,破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社会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