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鹿原》作为一部恢弘的历史题材小说,在文学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自1997年获得矛盾文学奖后,更是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白鹿原》也进入了跨媒介传播时代。先后以秦腔、话剧、交响舞剧的形式重新搬上舞台,2012年小说《白鹿原》出版20周年,电影《白鹿原》的公映,更可以称得上是一件文化事件。本文通过对不同媒介形式的《白鹿原》文本分析,理清其传播轨迹,对比改编文本的不足与小说的差距,进一步对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价值、传播效果、跨媒介传播规律做出总结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李金宝 《青年记者》2013,(35):85-86
传播学者普尔在1983年出版的专著《技术自由》中第一次提出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并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传播的融合模式。技术革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技术主导下的媒介变迁的直接结果就是媒介社会化的到来。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真正进入了"数字化媒介社会"。  相似文献   

3.
康艳艳 《出版广角》2021,(10):71-73
《吕梁英雄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真实写照,这一红色经典已经成为不同媒介时代反复传播的文本和符号.《吕梁英雄传》历经了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社交媒介和空间媒介的媒介生态衍变,在现代媒介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被重新书写、叙述、建构,成为一个独特的跨媒介文本.  相似文献   

4.
“媒介环境是对媒介置身的环境的静态考察,主要研究媒介存在的经济社会制度和报道制度。”那么大众传播媒介在报道新闻和发表评论时,必然受到其所在的媒介环境的影响。本文试以《北京青年报》和《联合早报》对“艳照门”事件的报道为例,对两种报纸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以求探寻两家报纸媒介报道理念的不同,继而探寻出媒介环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构造的魔法世界里媒体的种类很多,在这个魔法世界里也上演着和现实社会相似的媒体竞争。本文将目光集中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两家代表性媒体《预言家日报》和《唱唱反调》之上,通过分析二者的发展兴衰,探讨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竞争格局、竞争手段的影响。对魔法世界媒介的研究或许能对我们的媒介生态建设、媒体发展策略提供新的思路与灵感。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6,(5):26-34
《良友》是民国初期在上海出版的一份非常畅销的画报,在全球的华人世界中也很有影响。该刊创办于1926年,1941年停刊,在其刊行的15年时间,正是蒋介石逐步走上国民党权力枢纽,最终跻身中国现代政治权力顶峰的重要时期。本文试图从《良友》画报对蒋介石的图像新闻报道入手,管窥该刊如何利用图像、文字及版面编排等技巧来个案刻画与系统建构蒋介石的媒介形象,探讨历史人物形象形成的媒介因素,为历史人物形象研究提供一个非常见的视点。  相似文献   

7.
对于媒介世界而言,任何一种重大媒介技术的发展都意味着相当大程度上媒介利益、媒介关系和媒介经营理念的重构和再造。美国媒体市场流变因其发展的先锋地位对全球媒介市场都有启示。2005年对美国媒体来说是纵横捭阖、博弈与消长共生的一年。2005年7至8月间,美国商业媒体(American Business Media)责成美国媒体市场权威专业调查机构福特斯调查公司(Forrest Research Inc.),对美国主要媒体和公司的商贸(Business to Business)营销商进行市场调查,在867份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CNN、《时代杂志》等主流媒体在内的21种产业领域答卷之基础上形成了市场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8.
孟欢 《东南传播》2010,(9):109-111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媒体之间逐步走向互动、整合。《杜拉拉升职记》建立了以图书出版传播为起点,报纸、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网络等多种媒介互动传播而取得强大传播效果的本土范例。本文在试图分析其多种传播形态后,进一步分析其媒介互动传播的特点,继而从深层解读其互动传播现象。由此可知,跨媒介传播与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媒介化社会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9.
陈波 《报刊之友》2013,(7):151-152
邹韬奋先生1935年11月16日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至1936年2月29日,共出版16期。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由《大众生活》杂志透射出的近代新闻报刊中的人文关怀精神和新闻启蒙思想,进而对我国媒介体系的现状进行了思考,笔者认为引导舆论,服务受众,培养民众的媒介素养将一直是建设高质量传播体制最重要的任务,从而使大众通过日益多样化的渠道选择资源、整理信息、理解政府的舆论导向。利用口头、印刷和其他媒介有效地进行文本学习,使群众的情境感知和体验更加丰富,有利于群众在其中汲取信息,增强社会及自我认识。  相似文献   

10.
尹媛 《新闻世界》2013,(11):152-153
纵观媒介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媒介总是以叠加的方式向前发展的。本文就这一现象,选取《申报》中有关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以为当今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孙正国 《文化遗产》2010,(4):103-108
《白蛇传》的故事时间是多维的,由于故事以神话时间与世俗时间相交错的方式来建构其时间线索,因此不同媒介塑造其故事时间都必然遇到难题,或者可以说,《白蛇传》的故事时间在媒介形态中处于无法全面表达的尴尬。当然,除了神话时间与世俗时间的交织带来了媒介表达的危机外,本质上也是时间难以呈现的属性在媒介上的直接反映。这些问题正好说明的媒介的有限性,技术的有限性,以及人类的有限性。在多元媒介对《白蛇传》故事时间所作的塑造与表达中体现了多维性时间的存在形态。结合上述讨论,我们具体地考察《白蛇传》,尝试在文本层面作出切实的媒介分析。  相似文献   

12.
赵璇 《今传媒》2024,(2):75-78
长期以来,“《定军山》能否称得上中国第一部影片”是电影史研究争论不休的问题,学界持续关注这桩影史公案并源源不断地发掘相关史料细节,以此揭开其背后的疑点。但是本文无意发掘并提供更权威的史料以回答《定军山》“是或不是中国第一部电影”的问题,而是希望通过一种“新文化史”的研究范式将《定军山》视为萨义德笔下的“开端”,阐释其媒介文化意义,并通过结合媒介技术发展、传统文化与新兴媒介文化的交融互鉴等方面的讨论,为电影史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姚君喜 《新闻界》2005,(2):36-38
作为西部贫困地区的甘肃,就报纸媒介看,该省目前拥有《甘肃日报》、《兰州日报》、《兰州晨报》、《兰州晚报》、《西部商报》等各级各类报纸媒体69种。作为传统的印刷媒介,面对新兴的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冲击,在媒体内容、受众定位、媒体经营方式等各个方面,已明显表现出自身的劣势和不足。面对日益加剧的国内媒介之间的竞争,入世后国外资本和媒介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王斐斐 《新闻世界》2014,(8):338-339
本文以小说《白鹿原》的改编版本——广播剧版、戏剧版、电影版为研究对象,运用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理论分析文学作品跨媒介改编的媒介选择问题,得出媒介对信息具有偏向性的结论。并认为某种媒介并不具有相对其他媒介的绝对优越性,关键是找到最佳的媒介方式来获取、呈现、交流某条信息。  相似文献   

15.
女性媒介主要是以女性为阅读视听对象的媒介,是反映女性生存状态并服务于女性生活的媒介。女性媒介影响着女性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世界上最早的女性媒介是18世纪英国的《淑女使者》、《旁观者》和《妇女周刊》等。中国的女性媒介发端于“五四”时期。当时的女性媒介包括女性杂志和女性报纸,主要有《新妇女》、《妇女评论》、《妇女声》、《妇女周报》等,  相似文献   

16.
刘创 《传媒观察》2022,(12):81-84
媒介批评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陆走向自觉,这一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作为“往返于媒介理论与媒介现实之间的学术实践”,媒介批评对发掘媒介现实问题、深化新闻传播学术、提升媒介学理内涵具有深远意义。《学理三棱镜:媒介批评文集》一书跨越中国本土近20年的媒介现实问题,站在理性反思与专业批评的视角,从问题、案例、理论三要素的内在互动展开论说,为新闻传播学者如何关注媒介现实、探究媒介问题提供了典范。  相似文献   

17.
蒋苏  曾艳梅 《新闻世界》2013,(7):254-255
【摘要】长期以来,媒介对农民工形象的塑造存在着模式化、脸谱化、刻板印象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农民工媒介形象的相关报道在引导公众对农民工形象认知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1983年-2011年《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为例进行分析,对农民工媒介形象进行考察,并对农民工媒介形象的重塑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晓雯 《视听》2018,(11):158-159
本文以媒介形象为主要研究切入点,以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内容分析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人民日报》中关于内蒙古地区的新闻报道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报道,总结在中央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中内蒙古自治区的媒介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2006,(1):60-60
《青年记者》2005年第10期发表廖金英、谢太平的文章《“媒介审判”未必有碍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0.
《报刊的四种理论》是研究媒介规范理论的经典文献,它影响了学界对媒介分类和媒介社会角色的认知。然而由于政治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变迁,四种理论的提法已经无法关照社会现实。基于对《报刊的四种理论》的超越和批判,各国学者都在对规范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后提出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对《报刊的四种理论》后的媒介规范研究进行了总结,希望从西方和非西方两种视角寻找媒介规范理论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