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记者把控"总体基层"不够作为县级记者来说,县区、农村即是基层。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对于基层的关注总体把控能力不够。首先记者对于相关政策了解不够。例如:上级台报道的土豆生产、囤积、销售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不但报道得脉络清晰,而且对于国家支农政策剖析也非常清楚,对于怎样引导农民打开销售市场重点给予报道。我们县也存在着农产品生产、囤积、销售难的问题。我们的记者在"走基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农村现状的分析,论述了“文化中心户”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建设农村“文化中心户”应采用的运作手段。  相似文献   

3.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大批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走出机关大院,走向田间地头,来到学校厂矿,深入基层连队,远涉边疆山寨,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反映他们的所求所愿。一篇篇生动清新的文字稿件,一段段引人入胜的电视节目,记录着社会变迁,反映出时代风貌。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今年春节期间,黑龙江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组织记者深入基层,开展了"新春走  相似文献   

4.
3月4日到11日,我们走基层到了丹江口市、郧县、竹溪、十堰市张湾区四个县市区.在8天的鄂西北行程中,我们采访了常年工作在山区的甘启良、杜金泉等先进模范人物,接触了一些基层干部和村民,一路所见所闻,收获良多.最深切的感受是,每深入一步,对那里的生活环境,对在那里工作生活的人们的认识,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便深入了一分.这一步一分,点点滴滴的感受,或融进了我们的新闻报道,或抒发于相关评论中,但还有一些体验则无法装入上述“筐子”,谨在此结为手记一扎.回顾虽然简略,或可印证我们八天走基层的一点收获.  相似文献   

5.
郎立斐 《东南传播》2013,(1):120-122
新闻界特别是广播电视系统正在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正在改变电视新闻的理念和表达方式。本文试图针对采访习惯、新闻理念、新闻伦理等方面对"走转改"带来的深刻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引起更加广泛深入的思索。  相似文献   

6.
三农新闻报道,是针对农业、农村、农民三个主体所进行的新闻报道。三农新闻既承担着传递最新的惠农政策、信息;又担负着反映农村基层真实情况,提示存在问题,为政府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等诸多方面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和工作抓手。怎样才能让三农新闻报道有高度、有厚度、有深度?  相似文献   

7.
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是新闻战线坚持"三贴近"、推进改进创新的生动实践,是锤炼队伍、转变作风、改进文风的有益尝试。2010年和2011年春节期间,作为一名地方党报记者,笔者连续两年参加了编辑部组织的“新春走基层”系列采访活动,深入基层一线,记录感人故事,反映农民丰富多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从2011年8月9日开始,北京电视台落实中宣部和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多个部委要求,开展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推出《我在基层》《我们在现场》《说句心里话》等系列报道,并和传统系列报道《开局之年走一线》《12345需求与反馈》组合出击,全方位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蹲点采访报道.第一批9路记者奔赴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厂矿车间,拍摄、采写出一组组感人至深的报道.有的记者站在齐腰深的积水中,和排水集团的职工一起排放积水;有的记者下到地下20米深的地铁10号线施工现场,跟随地铁建设者彻夜检查地铁安全保障;还有的记者与检测人员一起下井,冒着逾50摄氏度的高温,在仅有1.2米高的热力抢险沟中排除故障……一系列的蹲点体验,呈现出的不仅仅是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新闻报道,也是新闻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信念的一次洗礼、一次全新的铸造.  相似文献   

9.
新春走基层是四川日报的一项传统,我2008年入职,工作了13个年头,其中连续5年在老乡家里吃的团圆饭,如同深度上瘾。为什么要去?最初是好奇,在特殊时间节点不缺席,找寻一些值得被记住的人或事,侥幸成就一些新闻名篇。但走着走着脚上就沾满了泥土,肩上也沉甸甸的,因为发现我们所拾获的恰是国之大者的鲜活注脚、变革时代的生动切片、弘扬正气的一手素材,也是后来者书写历史不可或缺的底本。走出感情,也就走出了责任。  相似文献   

10.
全国视频动员会和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后,浙江日报全体采编人员迅速行动起来,投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并将走转改的要求贯穿于每个采编人员日常工作的全过程,每一篇新闻报道的采写全过程,每个版面的编辑全过程,以期形成机制,获得长效。8月24日以来,浙江日报180多名采编人员中  相似文献   

11.
自中央部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全国的新闻媒体也开始了一场同台竞技。"走基层"是一个契机,为中央和地方媒体搭建了一个平台,这是新闻人比拼功底、切磋学习的好机会。以往,作为地方的电视新闻记者,面对央视这样的国家级媒体,我们心底总有些不服气。你站在高端上,采访的是国家大事,出好新闻是应该的。而这一回,都是在田间地头,是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央视播出的"走基层"系列作品中,精品层出不穷,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也让业内同行由衷赞叹!  相似文献   

12.
"走基层"报道是正在蓬勃开展的"走、转、改"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转作风、改文风的前提。近两年来,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坚持以人为本,回应时代关切,迈开双脚,深入基层,采播了一大批鲜活、生动、感染力强的好新闻,受到了广大受众的热烈欢迎。"走基层"的新闻报道进一步强化了"新闻立台"的理念,真正体现了"三贴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为了留下珍贵的新闻史料,并为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提供宝贵的采访经验,本刊增辟了“印象深刻的一次采访”这个栏目。约稿信发出后,得到了许多新闻记者的支持,他们纷纷寄来了稿件。这些稿件,有的写下了珍贵的新闻史料;有的通过记叙不同的采访活动,再现了记者当年不畏艰险,深入实际进行采访的艰苦生活。他们从不同角度,以亲身经历和体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给人以教育和启示。现在我们先登出八篇,其余以后陆续刊登。我们热切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大力支持,为本栏撰写既有新闻史料,又有采访经验的稿件。  相似文献   

14.
周明华 《视听界》2014,(2):103-104
一、以人物为中心,运用镜头语言直接展现 群众路线作为行动标准,要求媒体记者迈开双腿,深入基层,在“行走”中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作为价值取向,要求记者突出群众在新闻报道中的主体地位,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怀群众疾苦,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新闻宣传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火热进行的过程中,在辽宁盘锦,一位基层宣传干部的好榜样——周恩义的事迹也正在从地方到中央广泛宣传开来,他的事迹生动感人,他的名字广为传扬,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扎根基层、深入基层,跟基层群众贴得近,为普通百姓服务得好,深受广大群众爱戴,也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三农问题备受关注。然而各类媒体在争相报道三农工作的同时,收到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家的报道都千篇一律,没有新意,难以引起关注。二是大部分报道缺乏真实性,难以得到认同。如何改变现状,增强三农新闻的唯一性和可读性,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浅析。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翻译工作是科技图书走出去的第一道壁垒。语言障碍被公认为是科技出版走出去的最大障碍。然而这仅仅是最初的障碍,真正的障碍来自于中西方科技出版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吴刚  王友军 《出版参考》2011,(30):29-30
众所周知,翻译工作是科技图书走出去的第一道壁垒。语言障碍被公认为是科技出版走出去的最大障碍。然而这仅仅是最初的障碍,真正的障碍来自于中西方科技出版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核心提示: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中,地市报积极响应,有的记者成了驻村干部的一员,有的走进了西藏、新疆,成了援藏、援疆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走、转、改”。郑睦华,江西鹰潭日报社副社长,作为江西省第七批援疆干部,担任克孜勒苏报社副总编辑,他将在这里开展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以下是本刊约请他撰写的文章。借班机会...  相似文献   

20.
对于真正的新闻人来说,"走基层"原本就不是什么任务,而是一种职业选择。新闻不分"高层""基层",有新闻的地方,就应有记者的身影。但不得不承认,过去很多年,比如农村等我们通常认为是基层的地方,新闻出现的几率或所受关注度和城市相比,的确有很多不足。经过这几年"走基层"的强调和纠偏,有更多新闻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