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的力量     
阚霞 《新闻窗》2012,(4):107-107
声音是有力量的。声音可以唤起大爱,可以抚慰心灵,可以伸张正义,可以讨伐邪恶与不公。广播,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工具和手段,作为典型的声音形式,更应该以权威的公信力,为政府、为百姓、为全社会传递和谐的声音、真实的声音、文明的声音,打造声音的力量。广播的声音应该有怎样的力量?广播的声音如何才能有力量?  相似文献   

2.
一通过现场直播,记者可以把特定信息传给观众。这种信息,不仅是新闻现场可见景物的组合,同时也是新闻现场综合感觉的组合。这种感觉是不可见的,但是它切切实实通过画面和声音同步传递出来,给人以触动和震撼。现场直播的魅力就在于它给观众传达的这种感觉。首先,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理。在这方面,电视与广播和报纸是不同的,电视通过图象和声音,展现的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3.
刘敏 《记者摇篮》2008,(8):80-81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讲求的是听觉形象,不同的声音带给听众的感受是不大相同的。人们往往会从广播主持人的声音上去揣测他的容貌、体态、特征、风度和魅力。应该说声音是充满个性的,但又是最容易形成先人为主印象的因素,所以广播主持人的声音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到所主持节目的成功与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声音形象是塑造广播主持人形象的“硬件”,它既要讲究语言的规范义要感情饱满、富有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4.
天助自助者     
记得几天前,我读了一位作家的几篇文章。立意新颖,观点独特,极具创造价值。一篇好文章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它的思想和情感对每个人都有启发意义,作家自己的真理也是别人的真理。 优秀人物如柏拉图、弥尔顿,他们只是说出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关注我们自身的内心深处,体验我们的内心感受,而不是眼睛只盯着别人,只是欣赏别人的精彩之处,这样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把自己的思想丢失了。  相似文献   

5.
蔡光 《中国广播》2008,(8):66-67
在各种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纷纷使出自己的杀手锏来争取听众的今天,广播如何站稳脚跟并且发挥自己的特点与优势,传递声音的魅力并显示广播的力量,这是我们广播人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需要时刻思考的问题。广播用声音来传递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6.
《野马》虽然没有给出版社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它的社会价值、知识积累价值、文化积累价值和文化创新价值还是相当高的。可以说,它满足了一个有使命感、有创造欲的编辑人员的内心追求,使其工作时有饱满的激情,有充实感、成就感,这对其编辑生涯来说意义是深刻的,提升了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赵晓勇 《传媒观察》2011,(11):47-48
新华日报连续五年实施记者联系点制度,每年都要刊发一两百篇来自基层联系点的稿件。这些稿件覆盖全省所有县、区。在这些可以听见记者脚步声的稿件中,不仅有对基层声音的传递,也饱含着报社一次一次为赢得尊敬,树立党报良好形象的集体努力。  相似文献   

8.
白剑 《中国地市报人》2013,(Z1):103-104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事物都有很多面。新闻事件也是如此,既可以从这个角度报道,也可以从那个角度报道。比如报纸和电视,报纸是纸质媒介,而电视则是有画面和声音的,媒体特征不同,选题自然不同。即使同为纸质媒介,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也不尽相同,因为各家纸质媒介的定位和立场等不同。各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是电视家族中异军突起的新军,是利用电视媒介传播的最新变动和最近发展事实的信息。较之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介,电视新闻具有视听兼备的优势。换句话说,报纸是通过字(也有照片,但它是静态的)把信息传递给读,广播是通过声音把信息传递给听众,而电视则是通过电视的多样化符号——形象、声音、字等,把信息传递给观众,这种声画并茂的形象化传播,现场感强,真实可信,在单位时间里使受众获得较大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10.
介绍几种用HTML制作网页的软件目前,WWW占领了Internet的主流,各式各样不同的信息媒体可以通过WWW在网上传递,包括文字、影像、图形、声音等。目前WWW内的文件都是用HTML(HyperTertmarkupLangnage)超文本标识语言。...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以其声图并茂之优势,在视听交融中传递着完整的信息、在新闻宣传中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每天电视里播放的新闻节目,每一种声音都影响着观众对所看画面的反应,而任何一个图像也都决定着观众对所听到声音的反应,所有割裂这种相互反应的做法,都将使电视新闻的信息受到损害。那么,如何把电视新闻的声音和图像有  相似文献   

12.
电视作为可以传播信息同时也可以带给观众各种娱乐形式的载体,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视的内容是通过声音和画面来进行传递的,而电视声音又分为语言声音和背景音乐。人们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通过对画面的直接和感性认识,成为知识或者娱乐的受众,与此同时,背景音乐和语言介绍起到了情感强化和加深理解的作用。所以说背景音乐和画面的协调应用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这里,我们主要谈谈音乐、画面在电视制作中的协调应用。  相似文献   

13.
广播是通过声音来传播信息的。“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一篇好的广播新闻,必须做到声与情的有机结合,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声情并茂”。 如何做到声与情的有机结合,进而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呢? 一、充分运用有情的声音直抒情感 俗话说:“听话听音”,“听其言,观其行”,“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些都说明声音本身表露情感,人们通过这些声音(包括人物语言和典型音响),可以体会到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和一种场合的情感氛围,并受其感染。广播特写《点点热泪送老马》(中央台1995年12月3日《新闻报摘》)在反映企业家马恩华为保定一棉呕心沥血奉献一生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广播是一种将文字或图片转换成声音后传达给听众的传播手段,所以声音是广播的传播媒介,而听众是决定广播兴衰的消费者.由此可见,广播编辑重视听众的意愿,了解并尊重听众的心理,特别是在现今许多新的传播手段不断出现的新环境下,广播编辑心理是否吻合听众心理显得更加重要.由于广播的受众面广,既有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下至五六岁的孩童;既有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也有目不识丁的人,广播编辑心理要吻合听众心理并不容易.广播编辑要从听众的角度出发,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内心贴近听众的内心.本文将对听众心理的两大类别以及广播编辑如何提高自身心理与听众心理的吻合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相当一个时期里,我们做广播的几乎同平面媒体没有什么区别。反映到日常的新闻采访和新闻报道里,文字的呈现和描述似乎是我们的主要表现形式。消息、通讯、特写、专访等等,如果一定要说同平面媒体有什么不同的话,也就是写成了之后,让我们的播音员去用声音再表述、传递出来罢了。终于发现并  相似文献   

16.
一 通过现场直播,记者可以把特定信息传给观众。这种信息,不仅是新闻现场可见景物的组合,同时也是新闻现场综合感觉的组合。这种感觉是不可见的,但是它切切实实通过画面和声音同步传递出来,给人以触动和震撼。现场直播的魅力就在于它给观众传达的这种感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播音员(主持人),要有良好的播音状态.播音时,要用甜润的声音、饱满的感情去工作,用声音感染听众,用形象打动观众.所谓播音状态,主要是指播音员播音时的用声状态和精神状态,它是播音员生理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直接影响播爵质量.  相似文献   

18.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做好正面的宣传文章,这是新闻媒体必须承担的主要任务。但是,在不断走向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中,新问题、新矛盾也层出不穷,不和谐因素也时有发生。作为新闻工作者,关注客观存在的各种社会现象,有时也要传递一些不同的声音,这也是我们应当承担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9.
广播特点是声音传播,这自然是广播的优势,也是其劣势声音传播的劣势就是声音的易逝性,收听的随意性广播一瞬即逝,不留痕迹而听众靠听觉接收信息,理性色彩较强的评论性稿件听起来很吃力,一旦听众的思维过程落后于信息传递过程,听众的感觉思维记忆就难免陷入混乱,结果是前一句话还没反应过来,后一句话又没跟上思维,下文越听越不明白。可以说如果对广播用声音传播的特点不能扬长避短,自然也就影响到新闻评论性节目的收听效果,那么,如何增强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可听性呢?一、选题的贴近性新闻评论性节目就是对受众关注的话题进行深…  相似文献   

20.
广播借助于声音向广大听众传播科技知识。声音一听而过,而且没有画面,不见图表,这同影视报刊比较的确是个弱点。但是,声音也有声音的优势。中国有句成语叫“绘声绘色”,形容语言表达的逼真。可见,声音有自己的独特的表现力。它可以使躺在纸上的死的文字,变成立体的活的声音形象,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感官。声音还可以表现画面难以表现的意境和事件。做为一个科普广播工作者,不可无视广播工具的弱点,但是更应该看到声音的优势,全面发挥声音的优势。广播中的声音有三种,一是有声语言,二是音乐,三是音响。这就是所谓的“广播三要素”。科普广播应该是科学知识同声音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