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刚 《今传媒》2012,(3):43-44
所谓谣言,一般是指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其产生和传播可能是有目的的造谣者进行信息的编造,进而有针对性大范围传播,或者是在信息传播中,由于渠道的缺失或者受众的理解偏差,造成无意识的信息的误传。无论是哪种情况,对谣言传播中的话语机制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究谣言传播的特点、产生原因以及寻求更为有效的预防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前危机事件频发,危机传播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课题。谣言与真相、个体责任与整体责任、自我辩解与责任承担的合理切割是危机传播的困难所在。可以利用危机传播的话语"切割"策略,通过话语情境化、角色话语转换、语义转换等方式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崛起,微博成为社会热点事件的重要信息源、策源地和意见发酵池,对热点事件在微博的传播机制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选取近两年新浪微博中的21个热点事件,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发现加V认证用户和男性是社会热点事件的议题设置和积极转发者,转发深度和转发宽度符合无标度和小世界现象,热门事件传播网络中的群集系数更高于其他话题,看似话语平权的背后是话语再集权,形成了新的话语权力新贵;热点事件的传播结构和事件自身的性质具有很大关联性,热点事件传播具有多信息源、多中心、多层和随机性等特点,要理性看待社会热点事件在微博传播中的谣言现象。  相似文献   

4.
谣言是舆论场域中一种异乎寻常而又未经证实的信息存在和与此相关的传播话语存在,其内核是未经证实的信息,由一定的话语负载、传播和评价.根据谣言发生作用的机理,治理谣言的根本之道在于:从源头上减少谣言制造者和杜绝造谣现象,切断谣言的传播路径,加强对社会舆论场域的引导,增强公众心理层面对于谣言的免疫力.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谣言与...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环境传播,是一种基于多元主体的符号制造、意义建构与话语实践的社会文化现象。一直以来,环境传播话语冲突受到传播学界普遍关注,而如何由话语冲突达成话语融通,成为中国特色传播学研究必须解决的新的问题。从传播符号学视野剖析环境话语冲突及其生成机制,探索不同环境话语间的有效融通,既利于环境传播的有效实现与环境传播研究的深入,又利于转型期中国社会多元主体对于环境议题达成多元共识,推动社会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型社交媒体之一的微信,已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但在微信中传播的大量谣言,误导受众的社会认知,也在某种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环境.本文从谣言传播主体、谣言主题、谣言话语表述三个方面分析微信谣言的特点,以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微信谣言,有效防范微信谣言的生成与传播.  相似文献   

7.
彭剑 《编辑之友》2021,(1):66-69,80
政治传播话语是我国历经宣传话语阶段、政治宣传阶段之后进入新政治话语阶段出现的一个概念,还未获得明确的阐释和共识.对此,文章通过对话语、政治与传播关系的研究,厘清政治传播话语的基本内涵,指出社交媒体环境下政治传播话语创新表达面临的竞争及出路.  相似文献   

8.
自媒体的大量涌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垄断地位,使传播环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文章从媒体话语形态上探究自媒体给传播带来的变化,认为在自媒体环境下,媒体话语发生了三个转向,即由宏大叙事向微叙事转变,由精英话语向草根话语转变,由意识形态话语向消费话语转变.  相似文献   

9.
张倩 《军事记者》2010,(6):43-44
谣言是社会上一种普遍的舆论现象。一般说来,谣言通常是利用口语传播的方式进行扩散,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匿名性更加便利了谣言的传播,扩大了其影响能力。尤其是近几年来媒体一直非常重视危机传播的效果,因此,及时在传播过程当中将谣言终止,就十分有利于危机事件中的正面传播顺利进行。本文基于传播效果考虑,旨在梳理特殊传播环境中如何将谣言止于智者,将话语的主动权回归到真相中。  相似文献   

10.
刘颖  孔倩 《现代传播》2022,(7):64-69+136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是中国与世界在文化维度进行对话的重要内容,话语视角的介入为中国非遗对外传播研究带来新意。不同话语叙事形式以及所表达的内涵、意图、情感、态度和立场构建了中国非遗的话语空间。中国非遗对外传播的话语研究应包括对话语主体、国际话语受众、话语内容、对外传播话语模式、对外话语反馈机制五个范畴的研究。与话语研究相适应的语料库语言学分析、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为提升中国非遗对外传播力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手段。厘清中国非遗对外传播话语研究的要素、范畴与方法是构建中国非遗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战略起点。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发展,为民众话语权的开放和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拓展了话语空间,同时也为滋生和传播谣言提供了条件。因此,从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入手,分析网络谣言带来的社会危害,从媒体自身、网络用户和政府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规避网络谣言的策略,推动网络传播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谣言是指故意捏造的对社会、他人造成危害的虚假信息.通常所说的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传播没有事实根据的话语.网络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和迅速性,极易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影响.近一段时间来,利用信息网络传播的谣言生事的情况屡见不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等多个部门联合整治网络谣言的举动,受到广泛关注,得到社会各界支持,取得明显成效.笔者认为整治网络谣言,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传播话语在公共事件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一些涉及公共利益事件的报道中,我们的传播话语仍是"宣传"的语言体系。宣传话语在危机时代不利于权利的表达和问题的解决。媒介需要构建公共话语。  相似文献   

14.
王冰  李磊 《青年记者》2020,(8):37-38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具有公共信息传播平台和公共话语空间属性的微信成为民众信息供给、话题讨论、诉求表达和情绪宣泄的重要渠道。但在关于疫情的信息洪流中,各类微信谣言夹杂在事实与真相中泥沙俱下,成为舆论场上的噪音、杂音,干扰了疫情的防控,加剧了民众的恐慌,甚至可能引发舆情次生灾害。如何有效治理微信谣言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话语理论及其对新闻传播研究的价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中阳 《新闻界》2006,7(3):46-47
历史决定着话语,话语演绎着历史。历史的元素就是由生活在某种历史情境中的人们的“言”与“行”构成的,也就是由“话语”构成的。因而,由话语切入去研究历史,去研究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的各个历史侧面,当是一个十分富有价值的视角。话语也是传播的产物,只有传播才产生话语,由话语  相似文献   

16.
乔月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106-107
当前,在公共领域的构建方面,微博为话语的自由表达起到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也由于其自身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了大量的谣言产生.谣言的传播严重破坏了微博的传播和沟通环境,使得舆论平台的健康发展受阻,甚至对公共领域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的威胁作用.因此,建立健全微博中的谣言传播和规避机制有着非常大的必要性.本篇文章就当前微博中的谣言传播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杨丽 《青年记者》2022,(23):19-21
当下,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交织,国际社会各种声音杂乱交错,多级地域、多元文化交流互动愈加频繁,民间声音的表达权和传播权日益被重视,尤其在新全球化的背景下,从“跨文化”到“转文化”的文化传播新模式,也带来对外传播话语的深层次演变,对我国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争夺对外传播话语主动权,提出了新的改变与启发。本文从中外文化交流、共情能力开发、创新性表达等角度分析我国媒体在对外传播话语转变方面的新趋势和新探索,以期创新对外传播话语表达方式,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网络民间话语为研究对象,以“武汉519路女公交车司机被打事件”为案例,探讨网络民间话语的传播特质、民问话语与官方话语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19.
管静 《视听》2016,(1):125-126
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为新媒体,话语是实现传播的重要载体。亲和力是科学传播中所必须要坚持的,对传播效果有着比较大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普工作者致力于研究新媒体科学传播亲和力话语构建的方式,本文在介绍科学传播中话语亲和力特征及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下亲和力话语构建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媒体科学传播亲和力话语建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新闻事件是基于新的技术传播优势而存在的一种公共话语发生方式。其不仅在传播形态和传播资源控制上区别于传统媒体,而且展现出在传播价值上打破话语垄断,实现公众话语利益表达,弥补传统媒体角色缺位等作用,甚至也可以说其已然成为中国"公共领域"景象的一类特殊的以"事件"的形式组成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