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骁 《新闻界》2006,(5):110-110,126
网络媒体能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或者网络媒体公共领域存在的可能性一直是遭到质疑的。什么是公共领域呢?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也叫公共性,他是指“我们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①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公共领  相似文献   

2.
宫玉  程芸 《新闻世界》2012,(6):249-250
现代社会的传媒公共领域已由大众媒体扩展到了网络媒体,网络公共领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从2003年的一系列新媒体事件引出网络公共领域的内涵,继而探讨网络公共领域的种种弊端,并对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建构与完善网络公共领域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3.
宋卫义 《新闻世界》2012,(9):116-1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一个公众言论的平台——网络公共领域随之萌芽、发展和逐渐成熟。网络媒体参与公共领域建构的方式有很多,而网络新闻评论是其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本文主要探讨网络新闻评论的批判性对公共领域建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共性——以“躲猫猫”事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雯 《新闻世界》2010,(6):140-141
本文试通过影响广泛的"躲猫猫"事件,探讨网络媒体公共性的体现以及网络媒体在构建公共领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公共领域"的网络视景及其适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学界对网络"公共领域"命题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博客、网络论坛和网络时评等视阈内,且嘉许有余,反思不足.在用"公共领域"概念的传统核心价值范式检视当下中国网络媒体基本状貌之后,本文认为,所谓的网络"公共领域"既不是哈贝马斯理想中的公共领域,也不是他所批判的伪公共领域,而是一种"半公共领域"形态,其现实境况与理性公共领域之诉求"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6.
从传统日记写作到网络日记写作,其中反映出人们传播活动各个方面的变化:传播载体的变化、传播类型的变化、传播内容的变化、传播行为的变化和传播观念的变化。网络媒体使得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交融渗透,人们的日记写作行为逐渐从完全的私人领域走向了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环境已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微博、论坛等构成的网络媒体传播,在社会生活尤其是社会公共领域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两者相互激化,催生了舆论传播的新生态.在网络传播的影响下,拟态环境的构建主体由传统媒体主导逐渐转向大众、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三者.哈贝马斯曾说过:“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①在新媒体时代,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公共领域影响剧增,特别是微博的崛起,以网民为主体的传播群体正显示出强大力量,在网络舆论阵地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并成为部分舆论议题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具有动态性、风险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研究其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对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传播模式的形式再现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体现了模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另外,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网络媒体所处的传播系统内外部因素的构造、功能也被进一步阐释,这其中包括对系统外部噪音、利益相关者、政府部门、网络媒体组织和受众的作用方式及动因的解构。最后,文章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网络媒体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公共治理理念为基础,结合公共治理在网络化时代的转型,指出网络媒体在公共治理中的政治考量,主要表现在网络媒体的公共价值目标取向、网络媒体技术引发公共治理的数字化革命以及网络媒体对公民政治选择的影响力,并由此探讨公共治理创新中推进公民网络参与的路径,提出主要的策略建议即培育成熟的网络参与主体、建立防止网络参与"数字鸿沟"的机制、加强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制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网络媒体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者常常把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进行比较研究,足见网络媒体在当今社会的被关注程度。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社会急剧转型,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网络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与评论,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网络媒体有自身的优势与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余玉 《声屏世界》2014,(5):64-66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哈贝马斯于20世纪60年代在其所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由对话组成的,旨在形成公共舆论、体现公共理性精神的,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运作工具的批判空间,是形成公众意见的社会生活领域。新闻传媒扮演了公共领域的建构者的角色,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出现,为公共领域的建构提供了新的契机,而网络中与公共领域联系最紧密的一种形态是网络论坛。  相似文献   

12.
鄢睿 《今传媒》2011,(4):105-106
近年来,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我国,公共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而网络媒体作为新媒体以其互动性强、时效性高、海量信息、资源共享等诸多优势,在公共突发事件的传播和舆论引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公共突发事件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杉 《东南传播》2012,(9):74-76
面对地市级区域新闻网络媒体的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挤压,本文以地方新闻网媒的受众意识为切入点,探寻地方网络媒体的"公共性"角色定位:公共新闻理念的最佳践行者、公共话语空间的最佳缔造者、公共知识空间的有效辅助者。  相似文献   

14.
鄢睿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121-122
随着网络媒体参与到公共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使得突发事件的传播变得迅速而广泛.同时,网络媒体颠覆了突发事件原有的传播模式,突发事件的舆论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态势.本文探讨了网络媒体中公共突发事件的传播模式的转型,总结出突发事件网络传播中以网络媒体的传播为先导的循环交互模式,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生态的三度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国际学术界的媒体双模型理论来构建新媒体三模型理论,从而将传统媒体生态理论扩展到新媒体时代。由于网络媒体的发展,个人领域获得极大发展,新媒体系统成为三空间的生态环境,即公共空间、市场空间和个人空间的三模型图景。  相似文献   

16.
霍华德·里恩戈德认为,虚拟社区是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创立的一个由志趣相同的人们组成的公共领域.[1]比尔·盖茨也认为,虚拟社区将是网络应用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2].在网络媒体急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虚拟社区讨论所形成的网络舆论,有可能极大地影响着事件的发展和解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影响力日益增强的网络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的治理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媒体在报道、疏导、预警等方面采取合理的策略,相关部门积极关注回应,可以促进事件的非冲突解决。  相似文献   

18.
以往的环境传播研究往往将环境传播置放于传统新闻学的框架中,过于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而忽略了环境传播的社会建构功能,受众即人的作用在环境传播中被忽视。本研究以环境建构主义为基本理论框架,考察网络媒体的环境传播对于环境问题的构建。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网络媒体环境传播的路径,揭示网络环境传播对于当代中国绿色公共领域的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今天网络媒体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分流着传统媒体的受众群。而本土的热线新闻一直是纸媒拉近读者情感和心理距离的最前沿阵地。网络媒体对纸媒体热线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对纸媒的线索分流、受众的分流和新闻文风改变等三个方面。如何应对网络对本土热线新闻的冲击和影响,将成为热线新闻乃至纸媒今后应该长期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王静 《今传媒》2016,(6):53-53
主持人语:大众传播研究自十九世纪末发展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其正以迅猛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数字化时代网络媒体的低准入门槛,也使网络传播所暴露出的现实问题越来越尖锐。可以说,危机的出现已不需要“重大事件”来触发。数字化时代赋予组织传播新的特点,同时也加大了组织进行危机处理的难度,在大众传播事业快速发展的当下,迫切需要制定危机管理的有关机制,加强组织对信息传播的有效控制和信用管理,同时注重对传播风险的规避。本期栏目在组织传播学理论与实务研究的基础上,引入风险及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着重从企业内部信用管理运作入手,通过对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与方法应用进行研究,着重探讨信用评价与信用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以中国企业导入 CI 系统为焦点,对CI系统的文化背景、概念导入及影响等进行梳理,着重分析CI系统对企业自身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本土化存在的问题;以明清徽州家谱为对象,分析家谱作为组织传播媒介的特征及功能;并立足互联网时代,探讨字幕组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基于公共领域的理论视角,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高校微传播环境下公共领域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探讨高校微传播效果、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及综合素质提升的路径与方法。本期栏目所选文章,或通过数据分析,或以实际案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做以剖析,以期对组织传播、信用风险、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