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受经济危机和经济发展低迷的影响,为维持福利政策的运转,西方国家的跨国剥削出现了新的动向:资本输出出现了新的变化,西方国家利用科技优势和贸易霸权维持国际不平等交换,西方民众隐形剥削发展中国家劳工移民。分析西方福利国家的阶级关系可以看出,西方福利国家建设并未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地位,他们仍是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分,而以剥削为基础的西方福利国家模式也无法广泛推广。西方福利国家模式有着不可逾越的局限性,它赋予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2.
论晚清中国的绅士、绅权和国家权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初抑绅权。此后的二百余年里,在籍绅士居于国家权力的规范之下,大半都 不再有搅动地方的力量。迨太平天国起东南,地方官以守土为责分,从而不得不以募勇筹饷为要务。但募勇筹饷都要由绅士来承担,因此,这个过程实际上又成了国家权力重新扶植绅权的过程。随后五十年,被扶植起来的绅权一面同官府合作,一面又在伸张和扩张之中同官府颉颃。而当灌入的西潮催化社会嬗蜕之日,这种古老的东西又获得了原本所没有的新义。  相似文献   

3.
晚清的一些小说,开始以一种西方现代性的知识谱系构架为参照来建构"民族国家".在这种建构与想象中,都市上海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首先表现为在上海,乃因其华洋杂居,租界强加给国人的不公平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民族国家意识;其次,上海提供了民族国家想象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媒体,使之成为中国民族国家形象与西方现代文明想象的联结点,成为知识分子进行"民族国家"想象的一个具体可感、可触可摸的最好范本;第三,上海是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中心,使民众有了参与国家政治的话语权,同时也为民众提供了广阔的建构与想象民族国家的基石.因此,现代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雏形在上海发端,并经由上海辐射;上海就此成为现代中国的样板,为建构与想象中国民族国家提供了可借鉴之经验.  相似文献   

4.
晚清通俗小说中的国家想象充满了强悍任意的“桃花源-乌托邦”意象。这一想象意象,深深烙着中国文学想象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印迹。描绘单一且集中的强国乌托邦意象,就是对国人进行思想动员的一种文学承诺,表达着20世纪中国人的百年现代化之幻梦。  相似文献   

5.
宋代皇帝与论体文相关的活动有皇帝作论、士人进论于皇帝及皇帝书论三种。比之前代,宋代皇帝作论较多,内容专以发明政事,典谟色彩浓厚。这些论体文各有价值,如讨论朝政、引导公议、和乐君臣、绍述家法等,非一般士人之论所可比。宋代皇帝以论进退士人,成为进论繁荣的原因之一,而皇帝作为接受主体,也影响了一些士人进论的用字、风格。宋代皇帝书写前人之论以赐臣下的行为,无论出于书法之赏还是藉以寓意,都具有接受与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南宋后期词人的布衣化倾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南宋后期词人的布衣化倾向进行定量统计,并分析这一现象的社会文化成因,概括为加剧的冗官政治、畸形的社会形态、普遍的养士之风等原因;进而揭示创作主体的变化对词作的影响:题材范围的狭小、内心世界的深化、艺术技巧的刻意追求。指出南宋后期词人的这一特性,对于研究封建社会后期文人群体的精神活动,具有重要的个案价值  相似文献   

7.
两宋城市娱乐市场繁荣。作为一种娱乐商品,"说话"独特的程式化创作手法既不同于案头文学,也不同于其他口传文学。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说话"的程式化资源成为业内一个共享的系统,具有通用性、开放性、自繁殖性、标准化和变异性的特点。通用"说话"素材、情节模块、话语程式、结构模式和"说话"策略为艺人提供了充足的素材来源和多种有效的途径,成就了两宋"说话"业的繁荣,并对后来的通俗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明代中后期文学发展的一个主要倾向,是它的世俗化.在诗歌和散曲的世俗化中,民歌是起推动作用的关键因素.它不仅从形式上影响了二者的体式和语言,更从内蕴上使其具有了一种“世俗之趣”.这种变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雅→俗”的回归过程,而是映射出在审美趣味世俗化的大背景下,雅、俗两种文化由传统的“俗为雅用”、“化俗为雅”开始转向平等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在编撰类书及相互唱和的过程中,宋人形成了崇尚学问的诗学观念;翻阅和熟读类书,则将大量的知识内化于诗人的创作能力系统.宋代著名诗人多有自编类书者,以备学力不到时临文一助.宋代诗人对类书的倚重与运用,是宋诗学问化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宋代社会重新提倡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乡村邻里之间也深受其影响.尊礼守法,提倡孝道,促人向善是当时社会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乡里有德之人,会获得很高的乡评赞誉,受到社会的尊重,而无德之人会受到乡邻的轻视.邻里之间更多的是和睦相处、相互帮扶的关系,但也存在仗势欺人、彼此争斗的现象.这些对宋代基层社会的稳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晚清政治小说作家多分布于社会经济文化发达且率先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闽粤、江浙和湖广三地。一方面,他们接受过系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他们又接受了西方进步思想文化的影响,自觉地肩负起启蒙与救亡的时代使命。从事政治活动是晚清政治小说家主要的社会存在方式,小说创作不过是他们从事政治活动的一种手段.但却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并对后世文学创作政治化倾向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苏轼思想与宋词关系发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苏轼对词的历史性的锻炼和完善 ,除了他具有超常的智慧和渊博的才学外 ,还与他独特的思想意识密切相关。儒家的执著专注、佛家的空幻虚无、道家的率性自然 ,均奇妙地统一在苏轼的生命实践中 ,他对词的贡献也正得力于其独特思想构造所产生的内驱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3.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破坏了由中古延续而来的城市格局,使宋代城市面貌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坊市分隔制度的打破,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城市人口的剧增和人口结构的改变,城市范围的拓展与规模的扩大,带有消费性和商品化色彩的城市娱乐活动的兴盛,都表明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的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4.
浙东唐诗之路与政治结缘很深,主要是官府官员的倡导鼓励并付诸行动,特别是皇帝爱好、态度、立场和朝廷的施政方针,在网罗文人,吸引士子行为流向上发挥了诱导、推动作用。同时浙东宗教在吸引文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宗教是受政治“调控”的。两者综合乃成唐诗之路之政治因素。客观上是有利于唐朝诗歌的发展和繁荣昌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