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符号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符号和运用符号的态度和意识。符号感是数学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数学中的符号语言有其系统的特定含义,它与自然语言相比,具有简练性、准确性、直观性和形式化的显著特点。它反映了表达意义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成为表达特定思想的载体和诱导思维的刺激物。  相似文献   

3.
诗与画在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中表现出各自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莱辛的《拉奥孔》提出的诗画"一顷刻"这一同形异质的时空概念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他认为造形艺术以静态的形式暗示一个过程,静态的物质形式要求绘画展现给人们的只是动作的某一阶段的某"一顷刻";而诗则揭示运动的全过程。因此,绘画应该选择情节发展到顶之前的那个"最富有孕育性的顷刻"。  相似文献   

4.
符号意识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完成从文字语言、数学语言、符号语言的转换,建立符号意识,可以准确表达数学思想,避免日常语言的繁杂、含糊不清.本文主要通过准确把握符号意识的内涵、科学建立符号意识的方法与符号意识的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形成使用符号的能力等方面来研究符号意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鲍德里亚认为,在当代西方社会,人们消费的已不是物品,而是符号。从人们最熟悉的“物”当中揭示出社会的本质和秘密;他通过对大众日常生活的研究,达到破解大众消费文化的目的,认为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之上,而是建立在某种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之上。当“符号”性消费需求达到一定程度时,社会就真正进入了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时代。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媒介游戏论的观点终于找到其现实支撑。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看,媒介产业与游戏产业的融合形式包括:有形技术融合、无形内容融合、业务与市场的融合和从“竞争为主”过渡到“合作为主、双赢为目的”。这种融合目前集中体现在纸媒游戏、广电游戏和网络、手机游戏上。  相似文献   

7.
古典修辞学术语“ekphrasis”本义为以语言获得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图像化再现.这一术语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化中历经口语、书面、艺术理论等不同使用语境,其外延逐渐抽空而内涵日渐丰富.尤其是在近半个世纪修辞广义化运动背景下,画面感的获得已经不再是语言修辞学的狭窄范畴.Ekphrasis的原初意涵扩展为跨媒介、跨渠道的符号修辞抽象理念——符象化.其根本,是唤起文化规约下的共通“心象”而非基于视觉感知的“图像”再现.本文总结了文化心象达成的三种机制,并指出ekphrasis这一新的意涵是当前修辞广义化运动推进至多媒介符号文本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媒介地位的确立和提升有赖于意见性信息的存在与传播。只有清楚地认识到意见性信息的重要性,并不断研究出传达意见性信息的新方法,才能赢得竞争。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从自然人变成符号人,这一过程中包含着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符号化”——学校通过系统的课程、完备的教材和科学的教学,让学生熟悉、了解、掌握和积累各种符号形态和符号意义;二是“符号的人化”——针对当下符号出现的过度商业化、丑陋化、暴力化和内卷化等问题,教育呼吁人本化、人文化的回归,让学生在解释、使用符号时,能凸显符号的超越性、审美性、伦理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孙亚 《阅读与鉴赏》2009,(6):35-35,34
鲁迅在《孔乙已》中塑造了孔乙己这一栩栩如生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向人们展示了这一形象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使作品达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本文试从“长衫”和“脸色”两方面对孔乙己形象的符号性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探究其形象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1.
目前,以评促学的观点已受到认可,但“评”与“学”毕竟是两种活动,这就需要进一步思考“以评促学何以可行”。从媒介角度分析,学习为本评估借助符号媒介和社会媒介促进学生学习。基于符号媒介的心智形塑原理,学习为本评估借助评估标准表等符号媒介促使学生将外部评估要求转化为内部心智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形塑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方式,这就让评估活动与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基于社会媒介的经验交互原理,学习为本评估通过教师支持、同伴调节和学生自主行动,帮助学生在自身评估经验与学习共同体不同成员经验交汇、交锋、交融的过程中建构起新经验。符号媒介与社会媒介的“共在”,支持着学习为本评估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把人"抽象化"、"理性化"不同,卡西尔从人的现实文化活动切入,以"主客相统一"为前提,运用"符号"将人与文化相联结。人运用符号创造文化,在创造文化活动中成就"文化的人"。卡西尔对人的问题的追问,最大的变革在于思维方式的嬗变,他以"生成性"思维替代"预成式"思维,以"功能性"人本质替代"实体性"人本质,从而在人学理论研究中展开一个全新视野。  相似文献   

13.
纸币是"货币符号"还是"价值符号"呢?笔者认为,这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表达形式不同。  相似文献   

14.
跨媒介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根据阅读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媒介多元化的特征,以促进学生提高媒介素养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媒介”与“语文”的统一。呈现一次关于跨媒介阅读教学的访谈,聚焦媒介素养、审美创造、评价机制等几点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已成为共识.但对于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各有所述.一是任意说,认为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自然联系;一是理据说,认为语言符号具有象似性.也有学者主张象似的辩证观,认为两者兼而有之,即任意性与象似性的结合.本文认为,语言符号是处于任意性与象似性之间、而又不处于两极的连续体.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发展史已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文学与媒介之间存在着一种极为复杂的多重互动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媒介绝不只是文学创作的工具和手段;对于作品及传播来说,媒介也不只是作品贮存的载体与流布的通道;对于读者来说,媒介也不仅仅是认识理解文学的门径与渠道。在一定意义上说,媒介作为文学跨时空传播的物质载体,它既是文学生存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也是文学实现社会价值的主要依托,而且还是艺术理念与审美精神的寄身寓所。媒介在与文学长期相互依存的互动过程中,已日渐由文学的形式因素转化为它的内容与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的出现是文学传媒方式的一次革命,文学从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的方式转变为以"视听符号"为主的传播方式,也可以说是一场"符号革命"。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论述了"符号革命"背景下文学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嬗变。从宏观角度而言,文学的地位被边缘化,媒介的地位被中心化;从微观角度而言,传统文学生态系统中的作者、读者、作品、等构成要素也在发生嬗变,此外,编辑、出版商、销售商等与媒介相关的人员地位的凸显,也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传统的文学生态平衡。因而,新的诗学——大众传媒诗学———的构建就成了摆在文学研究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原始语根假说出发,以英语为例重新审视语言符号的理据性与任意性之争。原始语根假说是马秉义教授近30年汉英对比研究的重要成果,认为所有语言符号的起源都是有理据性的,语言的发展有其偶然性,但更多的是必然性。那些在语言符号演变、发展、衍生的过程中被任意性掩盖,逐步弱化甚至消失了的理据性并不能证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相似文献   

19.
赵宏  孙雪强 《现代语文》2013,(4):112-113,2
新交规"闯黄灯罚6分"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看,政府部门可以代表社会集体改变黄灯指示的内容;从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理据性看,"闯黄灯罚6分"与"闯红灯罚6分"是重叠抵触的,不科学、不合理,破坏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理据性,也破坏了法律结构的和谐性。为了交通安全,对违反交规的行为加重处罚是应该的,关键是要罚得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0.
两种语言翻译的不对等性是译者最困惑的问题。在翻译实践中,文化背景、思维认知及固有的本族语使用差异,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出现更多困难。英语和汉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将会给英汉翻译带来一定的影响,只有了解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文化背景知识和不同的民族心理状态,缩短这种文化差异,才能成功地进行翻译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