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从1947年起实施在高等教育机构按所得学分授予不同教师资格证书的开放性师资培养制度。三十多年里,进行过多次、多方面的修改与调整,最重要的是向社会敞开了师资培养的大门,扩大了师资来源,采取了提高学生素质的措施,在保证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取得了成效。为了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养、知识面宽和有较高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师,近年  相似文献   

2.
正"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党的十八大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为此,北京印刷学院提出并确立了"小精尖"的发展定位。"小"是指依据学科规划和整体布局确定的办学规模(包括学生规模、师资规模和校园面积等)小;"精"是指将优质学科资源聚集在传播、信息和媒体密切关联的学科领域,优先发展;"尖"是指我们在上述特色领域的学科方向凝练、人才培  相似文献   

3.
韩国现行中小学教师培养制度分为初等学校教师培养制度和中等学校教师培养制度。其培养机关分为培养小学教师的四年制国立教育大学、综合大学的师范学院和国立广播电视函授大学的初等教育科;培养中学教师的四年制师范大学、普通大学的教育科系和“教职课程”;还有培养幼儿教师、中小学教师的综合师范教育机关──国立教员大学以及“教育研究生院”。这些培养制度与机关都是由《教育法》明文规定的。一、韩国初等学校教师培养制度发展与改革韩国在1949年12月公布的《教育法》中规定,要首先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所以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以及…  相似文献   

4.
日本近代师范教育产生于明治初期,而师范教育制度定型于明治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日本师范教育制度始终采用欧洲大陆型的封闭制度,并具有明显的国家主义教育色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全面占领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全面改革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制度。师范教育制度作为整个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日本师范教育制度,采用开放型的师资培养制度,其基本原则与美国师范教育制度相同,而在具体作法上又不完全相同,如保留了一小部分专门培  相似文献   

5.
日本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世界上实施普及义务教育较早、普及速度较快、普及程度较高的国家。在实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进程中,日本不仅注重对正常儿童的教育,同时还把残疾人教育看作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从理论到实践上也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使日本义务教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普及。  相似文献   

6.
二次大战后,日本采用了“开放型”的师资培养制度,其基本原则是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由大学和短期大学培养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除了在综合大学培养中小学教师之外,还保留了一部分专门培养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学艺大学(或教育大学)。这种师资培养制度被称之为新型“教员养成制度”,它既有其长处,同时也存在某些问题,有的问题是制度本身的问题,有的问题是执行中的问题。本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针对这些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7.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高等教育是从零发展起来的。四十多年来,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现在已发展为颇具朝鲜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朝鲜培养具有高级专门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和民族干部的重要机构,为朝鲜的发展和建设造就了一批生力军。为了使高等教育适应世界科技发展和朝鲜建设的需要,不断地改革高等教育,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朝鲜高等教育出现新的特点,探讨这些新的特点,对于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比技教育学学科发展与建设是大有稗益的。一、朝鲜高等教育发展过程概述1945年8月15日,朝鲜人民从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桔…  相似文献   

8.
在朝鲜,教育事业不仅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得到了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尊师重教在这个经济不很发达的国家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被誉为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职业革命家。因此,教师在社会毕享有较高的地位,无论那一级学校的教师均属国家干部。为了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年来,朝鲜政府在培养师资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一、关于师范院校师资的培养师范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师资队伍的建立与稳定,教师队伍的质量都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成败,这已成为朝鲜各级领导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瑞典教育部正采取新的步骤,改革中小学师资培训制度。它已经向各地方教育委员会、教师联合会和教育部送交了一份备忘录,略述未来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剃。瑞典现行的师资培训制度规定:凡教7—10岁学生的教师,需经过两年半的培训;教10—13岁学生的教师,培训期为3年;教13—16岁学生的教师,则需经过4年的培训,这部分教师也有资格教16—19岁的学生。1974年,瑞典教育咨询委员会曾建议统一培训年限,使所有教师都能胜任7—16岁学生的教学工作。但这一建议遭到广泛抨击。  相似文献   

10.
从当前美国教育改革的动向来看,有关教师培养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教师培养计划中的标准问题在美国,由于教育实行地方分权制,因而各州的教育情况差异比较明显,教师培养计划中的入学标准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州,由于大学享有自治权力,至使每所大  相似文献   

11.
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实现二○○○年的目标”、“人才的准备是核心问题”,而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基础在教育。要发展普通教育事业,除搞好教育投资,保证教育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外,还必须具有一支又红又专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正如邓力群同志在全国普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那样:根据实际情况看,发展普通教育事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第一位的问题是师资问题。要完成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任  相似文献   

12.
主要发达国家高职师资培养方式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职师资水平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而良好的师资培养模式是提高高职师资水平的重要保证。对国外主要发达国家高职师资培养的方式加以述评与分析,总结这些国家高职师资培养好的做法,可以给我国的高职师资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主要职业教育发达国家高职师资培养方式的分析,可以给我国的高职师资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首先,应建立健全高职教师教育体系,推进职教教师教育一体化。可以像德国那样,在综合性大学中设立技术师范学院或系,规定学制标准,专门培养高职教育所需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师课程体系存在着课程观念落后、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性与整体性、课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而使培养的师资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师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师范性特色为指导思想,采取加强基础课、文与理相互渗透、设置跨学科综合课程或专业、增加教育学科课程、增大选修课比例等举措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培养新型师资,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教育民主化进程下,法国政府以师资整合和职业培训为导向,对传统的师资培养体制进行改革。然而,新体制的建成虽然改变了旧有师资培育的格局,但过去的问题却以新的方式得以延续。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师资培育体制的性质又发生了新的转型。本文从"教师培训大学学院",这一师资培养机构的历史演变切入,简要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形式和内容、目标和问题以及当前的新转向,旨在对二十世纪法国师资培育制度改革的脉络略窥一斑。  相似文献   

16.
<正>推荐理由: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制度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院长李梦卿教授所著。全书共五章,系统梳理了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详细介绍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相关配套制度,在基于数据分析全国各省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基础上,对江苏、湖北、四川和  相似文献   

17.
英国学校本位的师资培训模式改革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80年代中期在英国进行的教育改革中,由政府正式提出了“英国学校本位”的师资培训方式,但这一改革在一定意义上讲并不算成功,主要是因为设能解决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师范教育的主导权,改革的动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和经济建设相脱节的现象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一是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目标不明确;二是教材和课程设置不适应;三是因为目前存在着“三大差别”。这就迫使各级学校领导和教师,身子围着毕业班,眼睛盯着升学率。然而每年各级学校能升学的学生有多少呢?据我县近几年统计,小学50%左右;初中10%左右;高中15%。  相似文献   

19.
高等师范院校是教师的摇蓝,其质量关系到教师的质量,而教师的质量又关系到学生的质量。当今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国际化、信息化给师范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即培养能够对社会生活做出反应、具有参与和创新能力的社会新人,而不是书呆型的人才,这就要求师范院校要培养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素质的师资。所以,办好师范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高等师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教育正经历一场重大的变革。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培养适应现代和未来教育需要的小学、幼儿园教师?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师范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们认为,这应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来考虑。无论是当代世界还是我国的四化建设,对劳动大军知识与技能的素质已明显地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育的程度,因此小学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对于从事小学与学前教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