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仅次于德国、美国、日本的第四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的制造业仅占全球制造业60%的份额,而德国是30%的份额;中国是进出口贸易大国,在进出口贸易方面虽未超美,但已“赶英”,可中国仍不是出口贸易强国。“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原因可以找出很多,但“三技一教”软肋是共通的。所谓“三技一教”软肋,是指技术软肋、技能软肋、技工软肋和职业教育软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撑起"中国制造""三技"的脊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的制造业仅占全球制造业6%的份额。而德国的份额是30%,为我国制造业份额的5倍。处于全球市场领先者的位置;中国是进出口贸易大国,但不是出口贸易强国。“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原因可能很多。但“三技”(技术、技能、技工)的问题是共同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的制造业仅占全球制造业6%的份额,而德国的份额是30%,为我国制造业份额的5倍,真正处于全球市场领先者的位置."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原因可以找出很多,但"三技"(技术、技能、技工)软肋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4.
《当代职校生》2013,(7):21-21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不是一个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要转化为中国创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造成这一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滞后的职业教育难以为制造业输入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5.
<正>国务院日前正式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战略布局,制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的目标。工信部部长称:"这意味着,到2025年,我国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提出制造业要"超德(日)赶美",也就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用十年时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之列;第二步是再用十年时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中位;第三步,即到2045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领先地位,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成为制造强国。根据中国工程院构建的制造业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在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中,美国制造业遥遥领先,处于第一方阵,德、日处于第二方阵,中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制造业份额已占到全球的近20%,但是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想要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实现产业升级调整,需要不断寻求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而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在于要有强大的、训练有素的技工队伍。加强培养技工队伍,除了切实提高技工的经济社会地位,关键是加快改革职业教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5月19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是我国实施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立足国情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  相似文献   

9.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随着《中国制造2025》贯彻实施,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和新的历史阶段。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人才。质量素质作为制造业人才的关键能力和素质,是质量意识、质量知识和质量技能的综合表现。制造业全员质量素质的高低,关系着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的建设成效和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经济的发展维持都离不开制造业。目前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积极调整对策来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为我国由制造大国跨入制造强国行列,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指明了方向。实施"中国制造2025",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如何快速有力的对接"中国制造2025",服务中国制造发展,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仍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能工巧匠或有精妙绝伦的手艺,或有泽被后世的发明创造,或由技而悟道。弘扬工匠文化是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需要、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需要。弘扬工匠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职业院校、企业、党和国家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已居世界第四位,堪称世界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的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是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低,产品质量差。如果长此以往,就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是“世界制造工厂”搬出中国;要么是大批“洋”工人取而代之,抢走中国技工的饭碗。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5月1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这是中国版"工业4.0计划",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2016年1月初,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座谈会时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造得出高铁、大飞机的中国,为什么生产不出一粒"圆珠"?这反映出制造业大国和制造业强国的差距!圆珠笔头上的"圆珠"不仅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也需要高端的制造技术。从考查内容看:制造水平的提高、制造业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企业身上,因而从企业角度考查,是该  相似文献   

14.
正一问题提出的背景:经济社会、现代教育模式及学校自身发展定位的需求1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随着我国制造业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远不是制造强国。要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必须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一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支撑。培养大批适应制造业发展所需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对中国机械工程高等教育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难得的机遇。[1]另一方面,当前,广东的经济社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8年7月,广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高端制造人才、建构现代学徒制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注重科研创新以激发人的创造潜能是推动德国、瑞士、荷兰这些人力资源小国转化为人力资源质量强国进而成为制造业强国的奥秘所在。借鉴其先进经验,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大学、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强化科研创新是彰显我国人口技能红利、实现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基于我国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及时提出的精细化管理、精品制造理念,也是针对中国正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时间点、产业正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分界点和当前中国制造业严重缺失工匠精神的问题点,提出的培育大国工匠精神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一、后工业化时代下的大国工匠精神之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中提出,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打造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国之"工匠",是否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关键。目前,制造业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短缺、产教融合不深入、工程实践教育弱化,人才评价使用不完善等与制造强国建设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创新育人体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外贸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战略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是一个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中国若要成为贸易强国,政府、生产企业、有关外贸业务部门要适当调整战略,加强彼此间的有效配合,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2025     
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围绕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完善八方面战略支撑与保障,规划力争通过"三步走"来实现战略目标。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从现在开始,中国制造正在迈出"由大变强"第一步。在《中国制造2025》中,核心转变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面对着如此宏伟的蓝图和详细的规划;面对着中国制造这艘大船正当乘风破浪驶上新的风口;面对着世界性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国的企业、中国的职工、中国的企业家、中国的科技工程人员,准备好了吗?从本期开始,《中国职工教育》杂志将推出"2025、你如何面对"专栏。热诚欢迎广大职工、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围绕造就"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劳动者大军参与讨论。我们也将关注和报道《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进展情况,介绍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先进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关键是缺少把蓝图变为现实的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对此,建议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