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英格兰宗教改革对其政体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早期的英国政体经历了由君主专制到过渡性君主制再到立宪君主制这样一个嬗变的过程。在宗教改革初期,由于《至尊法》的通过而使王权得到强化,导致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随着宗教改革的进行,“国王在议会中”的“三位一体”的形成,使得英国政体成为君主专制和立宪君主制之间的一种过渡性君主制;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由于国王与议会的斗争及宗教改革的影响,在英国最终确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  相似文献   

2.
唐德宗朝中枢政体的构成,历来是唐代政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皇帝与宰相仍然是德宗朝中枢政体的主体。德宗是个有主见、能独立行使皇权的皇帝,在中枢政体中的地位更为突出。“神策中尉制”的建立并不标志着宦官参预中枢,宦官始终未能进入中枢政体,但客观上对中枢政体中的宰相起着制约作用。德宗朝中枢政体是传统中枢政体的回归,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新的中枢政体形式形成。唐中央政治体制至此发生转变,权力又回到皇帝与宰相手中。  相似文献   

3.
对安德列耶夫小说具有印象主义的诗学特征,至今少有深入的论述,这无疑与学界对印象主义的具体表现还缺乏相对一致的界说有关。完全对位于艺术上的印象,印象主义倒是“意识流”而非“印象主义”了。这说明,印象主义是学史上的一种过渡性的学现象,这种过渡性也使安氏的小说创作在学史上居于过渡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政体与国体     
新课标教材“必修1”涉及不少政治学概念,学生往往不太明白。“政体”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参考辞典及大学教材,对“政体”、“国体”及其相互关系作一简单介绍。政体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划分方式:(1)最高国家权力属于一个人掌握的为君主制;属于集体掌握的为共和制。(2)采用世袭方法产生终身制国家元首的政体为君主制:采用选举方法产生限任制国家元首的政体为共和制。(3)行政机关由立法机关产生并对立法机关负责的政体为内阁制;立法机关同行政机关实行不相容原则,政府官员不能兼  相似文献   

5.
“英国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诺曼王朝征服英国后的第40位君主。英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这一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不合乎逻辑的现象。伊丽莎白二世居于体制的顶峰。”就理论意义而言,她是一切“权力的源泉”,但实际上,伊丽莎白二世只是个“政治花瓶”,没有什么真正的权力。英国也曾经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国王掌握着军政大权,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那么,英国的君主专制政体是如何演变成君主立宪政体的呢?读了郝承敦先生的力作《白金汉宫300年内幕》(以下简称《内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出…  相似文献   

6.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由于沿袭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传统的议会共和国政体,没有建立一个稳定而强有力的政府,内阁更迭频繁,12年中更换了24届内阁,政局动荡不稳,党派纷争不息;这种政治体制无法适应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1958年5月13日,驻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殖民军发动叛乱,反对第四共和国政体,拥护戴高乐上台。戴高乐上台后,制定了1958年宪法,创立了第五共和国的新政治体制,又称戴高乐体制。这个体制的核心是削弱议会的权力,加强国家元首的权力。  相似文献   

7.
政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共和制与君主制。古希腊城邦的政体属于共和制,要么是贵族共和制(如斯巴达),要么是平民共和制(如雅典),中国先秦时期的政体是分权2主制与君主制,即在君主集权、中央集政的前提下,臣子(如西周、春秋时期的卿大夫)对君主、地方对中央有较大程度的分权。这种“分权”仅仅指一一范围内分割权力的事实与因素,不是指分板制衡的原则与制度从政体来看,中国不存在城邦制。  相似文献   

8.
“程度副词+名词”的组合现象广为流行,这种组合不属于程度副词修饰名词,而属于词类活用中的名词活用,从修辞的角度来说,即为转品。  相似文献   

9.
亨廷顿的政治现代化理论中,提到了关于现代化中国家在从传统政体到现代政体的过渡性问题。在过渡中必然面临各种发展目标冲突的困境,对这些目标之间各种变量的把握与平衡成为和谐过渡中的关键。其中,经济发展、社会改革与政治现代化;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政治社会化和政治的阶级性;政治输出与暴力、腐化;政党与利益集团;权威与民主;作为变量的文化因素等是其中比较突出与关键的变量,体现了亨廷顿作为政治保守主义者的倾向。虽然这种倾向是以西方的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为背景的,但是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司马迁云:“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而俄罗斯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则说:“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就不属于人类。,,人生代代无穷已,志士常怀报国心。  相似文献   

11.
关于俄罗斯体制的路径选择,国际学术界盛行两种互为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俄罗斯社会独立之后,其体制转型的路径选择是权威主义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俄罗斯独立不久即选择了西方的代议民主制。事实上,俄罗斯体制转型的路径选择既不是权威主义也不是代议民主,而是介乎于二之间被称为委任民主的独特的政治形式。它从前继承了巩固权力的非民主方式,从后承袭了自由竞选。俄罗斯这一独特体制是其社会转型新的路径依赖的起点,也是我们据以判断其内外政策未来走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论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分析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对我国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模式及其特点 ,蕴藏着诸多危机因素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由于苏联所进行的屡次改革没有奏效 ,造成了这些危机因素不断演化 ,逐渐形成全面的社会危机 ,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相似文献   

13.
照抄照搬俄国苏维埃政权模式曾经给中国红色政权建设带来了严重后果,但也不可否认它曾经对中国红色政权模式的创建有过积极的作用.它加速了中国红色政权的诞生,为中国红色政权能迅速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政权体系提供了可供效仿的榜样,并为创出中国红色政权特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特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历史轨迹,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俄罗斯政治文化,这种特有的政治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俄罗斯人的处世哲学和社会价值观,而且对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教育体系至今仍保留着前苏联的特色,因为国家投入不足、形势变化多端、人口持续下降等客观因素,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最近几年俄罗斯教育开始复苏,各项指标持续上扬,一些新的改革措施也不断出台与实施.俄罗斯教育正努力融入世界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面临着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课题。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唯物史观应用于指导落后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仅始终坚持生产力第一的观点和标准,提出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探索符合俄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而且还十分重视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从而揭示了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开创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文明是人类社会最高层次的文明,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文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前进道路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个基本特征,指引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但此后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又几经搏杀,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危机频发及解决,多种类型的政治制度相继出台,直到1875年宪法和1884年宪法修正案的颁布,资本主义共和政体得以完全确立,从此标志着法国资本主义政治现代化最终实现。在这个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法国经历了诸多的风风雨雨,既体现历史进步与文明的发展,也存在历史负担与积淀。因此.在法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既有进步性,也存在保守性,本文试图在这个问题上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9.
西汉的内朝制度不仅是西汉政治的一大特色,而且对后世许多朝代的政治制度也有过深远的影响。政治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权力的分配秩序,西汉内朝政治的实质就是分割以宰相为首的政府官僚集团的权力,藉以巩固和加强皇权,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它具体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皇帝制度和宰相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而从一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共济会作为一个正式的组织,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后经法国传入俄国,从此它就成为一支贯穿整个俄国和苏联史的带有秘密组织性质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从18世纪的俄国启蒙运动到19世纪初的十二月党人革命,再到20世纪初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无处不闪现着共济会员的身影,从诺维科夫、保罗一世到普希金再到李沃夫、克伦斯基,无一不接受了共济会的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