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3月29日,《新京报》刊发普通人逝世新闻的版面“逝者”版.被称为中国讣闻报道的突破。其突破点是把目光从名人和官阶,延伸到普通百姓.并由简单介绍生平,转化到特色和亮点的生动报道。之后。一些有影响的大报相继推出了这样的版面。2006年2月24日.《牡丹江晨报》推出“逝者”版面。这不能不说是地市级报纸在这一报道领域的一次探索。经过近一年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切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新闻改革和企业发展双重动力把企业媒体牵引到了一个新的时刻。九十年代末,早于专业报、行业报等报刊先期整顿的企业报,开始了新一轮的攀登。《武钢工人报》在这期间作了两步大的跨越;第一步是1998年9月由四版扩展为八版;第二步是1999年9月由四开小报扩大为对开大报。如果说社会上很多报纸已形成报业集团或母子体系的话,那么,《武钢工人报》也初步有了两张“子报”,即《校园周刊》和《生活周刊》。 版面扩大了,形式变化了,怎么办?我们的作法是用一年时间学习京城经济类报纸和鄂地机关类报纸新风格,在新闻触角、报道领…  相似文献   

3.
提当前,如何最大限度地运用新闻图片来激活版面,吸引读者“眼球”,已成为各报抢夺“制高点”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绍兴日报》利用图片资源,在国际新闻版主打图片的选择与运用上,探索形成了一套“四度”法则,即:拓展“宽度”、保持“鲜度”、提升“温度”、灵活“调度”,擦亮版面“眼睛”,形成自己的鲜明个性,连续两年获得浙江省新闻奖好版面奖。  相似文献   

4.
《新闻记者》2008,(5):46
陈振平是解放日报副总编辑,高级编辑,英国威尔士大学卡迪夫学院新闻研究中心硕士。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论文奖、中国新闻版面奖多项奖项,出版《报纸设计新概念》等专著,曾获上海市韬奋新闻奖称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5.
月18日,已走过75年发展历程的《新民晚报》推出新版试刊。改版后的《新民晚报》加大了新闻版面比重,天天26个新闻版;整合专副刊资源,推出“星期天夜光杯”、“国家艺术杂志”等一批新的周刊;版面视觉效果也由穿插式变为模块式设计。《新民晚报》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老晚报,这次改版是她自1998年1月1日第四次改版以来最大一次改革动作,体现出这张老报纸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的特质。就在《新民晚报》改版的同一天,北京报业市场创刊第二张晚报———《法制晚报》。《法制晚报》的前身是北京政法委主办的《北京法制报》,在去年底的报刊整顿中…  相似文献   

6.
桂运东 《新闻前哨》2002,(12):24-24
好版面的标准精美的版面会说话。版面说话是通过新闻在版面上的位置和处理形式,以无声的语言、无形的信息,给读者一种暗示。这种暗示包含丰富的信息,如谁主谁次,孰重孰轻,哪急哪缓。如突出什么,淡化什么,强化什么,弱化什么等等。版面的组成,包括多种因素,最关键是新闻本身。一个版面,尤其是要闻版,没有一篇有影响力的新闻,没有一定的信息量和可读性(现在应该追求必读性),设计再完美,也不能成为一个好版面。好版面要有好图片。图文并重是版面发展的方向,新闻图片是报纸不可缺少的品种。版面上的新闻图片既美化版面,又丰富…  相似文献   

7.
增强版面的视觉冲击,这是报纸的“门面”功夫,地市党报也不例外。《汕尾日报》为了吸引读者,追求大报风范,今年来对版面编排实行了新的改革和探索,从激活版面语言和标题语言两大方面着力增强版面的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8.
李鹏 《今传媒》2005,(12S):50-53
虽然,“大报”“小报”的概念一直以来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是“严肃”与“低俗”的代名词,但现在,这种概念慢慢开始转换,大报和小报的区分仅仅是版面大小的区分而已。在中国大陆,四开版面小报一开始就走出了格调低下的阴影,即“小报大办”。而世界各地也开始出现抛弃传统的对开版大报追随四开小报的现象。这是一种生存形式的转变还是报业“危局”形势下的嫁接?[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从“饭票新闻”到“支票新闻”,“钱指挥新闻”犹如毒蛇游徙,吞噬着新闻职业道德的健康机体。 一、悄然出洞扰中华 1983年7月13日,上海《文汇报》在四版开辟了个新栏目《商品广告》,以小半版篇幅刊登商品求购类信息。这个新栏目的发刊说明表示:“本报新辟这个专栏, 作为改革商品广告宣传的一种新尝试。 欢迎各地厂矿企业提供类似的商品介绍 广告稿。”这个栏目,既有商品信息,又有 商品使用知识,宣传形式新鲜可信,被称 为“广告新闻”。在这个专栏刊登消息的 厂家根据版面的面积大小,适量交纳版 面费,而版面费作为编辑部…  相似文献   

10.
李珂 《新闻记者》2000,(11):81-82
在第十届中国新闻奖版面奖 中,《天津日报》1999年10月2日1版(见图)夺得了惟一的一等奖。它的成功绝非偶然:一方面,是党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顺应社会进步和新闻发展潮流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天津日报》敢于突破,不断创新,追求大报风格的结晶。 它首先以杂志封面式的设计,醒目、独特的版面个性,吸引了读者的视线。 传统的报纸头版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但随着电视的精彩和网络的崛起,多媒体的传播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甚至有人断言,一个视觉的时代已经来临。多种媒体并存,市场的重压,已“逼迫”报纸跳出文山…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新闻已成为晚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全国各地晚报发展的新情况来看,经济新闻是晚报近年来扩版的主体之一。以《新民晚报》为例,该报从复刊至今,已有四次扩版,每次都增加了经济新闻报道量。到1998年第四次扩版时,已经发展为32版,经济新闻占据两个版,新增了《股市纵横》、《万事通》、《汽车》等经济服务类版面。  相似文献   

12.
李珂 《新闻知识》2001,(2):30-31
在第十届中国新闻奖版面中,《天津日报》1999年10月 2日 1版夺得了惟一的一等奖(见上图)。它的成功绝非偶然;一方面,是党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顺应社会进步和新闻发展潮流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天津日报》敢于突破,不断创新,追求大报风格的结晶。 它首先以杂志封面式的设计,醒目、独特的版面个性,吸引了读者的视线。 传统的报纸头版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但随着电视的精彩和网络的崛起,多媒体的传播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甚至有人断言,一个视觉的时代已经来临。多种媒体并存,市场的重压,已“逼迫”报纸跳出文山…  相似文献   

13.
199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段功伟仅用17年的时间走上了长江韬奋奖的领奖台,其间,获中国新闻奖4次、广东新闻奖14次。17年间.他在抗击非典斗争中一举成名;在《南方日报》10年改版征程上取得了骄人成绩:作为新闻人对社会公益的支持和推动更彰显着年轻新闻人的社会担当。如果把从入行新闻到获得长江韬奋奖的过程比作一场“马拉松”。  相似文献   

14.
田萱 《新闻知识》2000,(1):19-20
版面形式的革新是对传统版面类型的重大突破,最早始于八十年代初的新闻改革──首先是新闻内容和新闻观念的改革。当时,因各大报相继增设生活刊,而相应出现了新颖、活泼的版式,此后这种形式逐渐影响到新闻版。特别到九十年代,以《新闻出版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为代表,率先推行版面的全面革新,强调版面的鲜明和强势──提倡长题短文、厚题薄文;多用圆头粗黑的大标题、大幅的照片;文稿布局多用组合,多用线条,呈矩形积木状,甚至不忌通栏、通线……这些新颖大胆的手法,确实有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从而一改…  相似文献   

15.
《大连晚报疯狂博客》:创立于2007年4月,每周一、周五出刊,每刊四版。2007年获得辽宁省新闻“好版面”。2008年获得辽宁省新闻“名版名栏”奖,2009年获得大连好新闻评选优秀版面。  相似文献   

16.
辽宁法制报主管新闻版区的编委和言论版编辑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论证。认为可以创建一个以直观的新闻图片为基础的新型言论版面——“图说天下”。  相似文献   

17.
“卖点”本是一个市场营销概念。近年来,新闻业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用“卖点”来评价报纸、指导办报。《安徽日报农村版》尝试把版面“卖点”引入到对采编人员的工作考核之中,用读者评报度量版面“卖点”,用版面卖点引导编辑用心办报,初步找到了提升报纸服务针对性、有效性的一个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8.
编委点击     
《中国地市报人》2009,(3):M0003-M0003
刀福祥(云南西双版的报社社长) 西双版纳报社社长刀福祥同志,从事新闻工作26年,发表新闻作品及论文600余篇,其中有40余篇获全国、省、州级奖。2003年,他带领报社全体职工,努力奋进,实现了《西双版纳报》小报改大报的目标。他认真抓报纸发行工作,在云南独创建设“报刊村”,  相似文献   

19.
焱灴,37岁,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曾任北京晚报总编室副主任、深度报道部主任,现任北京晚报时事新闻中心主编。 1997年7月1日编辑的《香港回归版面》获1997年中国晚报新闻奖好版面奖,1997年度北京新闻奖优秀奖; 1998年采写的《1998洪水告诉我们》获1998年度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2000年8月15日采写的《美联社报道张健渡海有点意思》获2000年度北京新闻奖一等奖; 2000年9月18日采写的《金牌英雄的心理医生》获2000年度中国晚报新闻奖一等奖、北京新闻奖三等奖; 2001年11月14日编辑的《本报记者将入世槌带回国》获2001年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2002年10月8日采写的《7.6%!全球为之欢呼的数字》获中国晚报新闻奖特等奖、北京新闻奖一等奖; 2002年编辑、采写的《速读中国》获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  相似文献   

20.
《新闻记者》2006,(5):19-19
04年底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新闻晚报》再次宣布改版。一年多时闻.以迅猛的发展势头.赢得了市场.争取了受众。最近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晚报作为》一书,回顾了一年多来《新闻晚报》的改革历程.记录了《新闻晚报》从办报理念到版面变革,从发行团队到广告策划的成功案例.以低端、版面、潮汐、关注度、新市井、网格化、流程、风火轮等章节.描述了《新闻晚报》朝着“最有用的新闻、最好看的报纸”扎实推进的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