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经济类话题几乎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如今,当人们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把经济放到全社会的系统中去观察,尤其是用百姓视角去观察经济现象,就会发现经济无处不在,经济有血有肉,是最富活力的活动,与每一个人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经济话题外延的拓宽,使广播获得了多姿多彩的素材。近年来,党和政府每年都有指导性的经济改革政策出台。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规模经济,经济结构调整,国有资产重组,等等,这些都是重要的经济话题,需要我们去宣传去报道,但是如果不具体化,又很难反映…  相似文献   

2.
改进经济宣传,搞活经济报道,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改进经济报道,首先要找好突破口。笔者认为借助非经济视角来采写经济新闻便是其中之一。所谓非经济视角,是指在报道经济新闻时,不局限于从经济角度报道经济活动,而是把经济活动放到整个社会背景中进行透视,观察经济活动中的非经济现象,把握影响经济的非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活动已渗透到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反映并适应这种变化的经济报道也在起着深刻变化。同时,受众已不满足于就经济谈经济的报道,更多地需要从对社会、文化等非经济因素的了解中去把握经济现象,从经济活动中去观察了解社会。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应重视借助非经济视角采写经  相似文献   

3.
提出地方经济报道的新视角,是经济生活或经济发展向经济宣传报道提出的客观要求。 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就给地方经济报道提出了一个新课题:怎样表现、报道地方经济?也就是说,从怎样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地方经济所得出的结论才是  相似文献   

4.
三、运用记实性手法,强化记者眼睛观察和耳朵听闻的功能,增强经济新闻的现场感。 记实性手法,即是将新闻现场实况,有选择的进行描述,注重突出刻划经济新闻事件的环境,以烘托现场气氛。 1994年7月14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登的记者祝谦写的经济新闻《到农户去看看!》,则着重描写经济新闻现场,使受众产生一种亲临其境的感受。请看原文: “问农民去。”新疆吐鲁番地委书记曹宗淮最近给记者谈完情况后说,“光听我的不行,关键要听听农民怎么说,你到家户去看看吧。”于是,我来到久负盛名的吐鲁番市葡萄乡。  相似文献   

5.
田怀聪 《新闻界》2001,(6):44-44
如何运用新视角去观察、透视经济活动中的得与失,因与果?如何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去表现动态的经济活动?党的各级组织如何在“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经济的浪潮中“实践三个代表”?广大干部群众渴望了解什么?和兄弟区县相比,自己区县处在什么位置?毗邻区县有哪些好的思路、好的举措值得学习和借鉴?……,对这些问题作及时的报道,有助于各区县人民目标明确,同心同德地为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去拼搏。泸州日报社通过“实践三个代表,加快泸州发展”的县区经济大型系列报道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8月23日至9月7日,泸州日报在本报头…  相似文献   

6.
时下,以自然与资源、区位与环境、人口与生态、生产与流通、科技与教育等因素为划分标准的区域经济战略研究的出现,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地缘经济学或地域经济学。因而,作为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新闻媒介,从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角度探讨新闻视角与品位足当代新闻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新内容,笔者试在这里敲敲边鼓。视角要宽要广所谓“宽”,就是不局限于就区域生产反映区域生产,而是要用政治家的眼光,既从宏观到微观,又从微观到宏观的角度去了解、思考和剖析社会经济生活;所谓“广”,就是不拘泥于就区域经济报道区域经济,而是以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研究和参与区域经济的社会实践活动,广采经济新闻题材。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怎样才能使经济报道跟上这一新的形势?我认为,新闻工作者必须走进市场,观察市场,研究市场,到市场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去捕捉新鲜丰富的新闻题材,增强经济报道的时代感,开拓经济报道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自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报道已成为世界经济新闻中的一个焦点问题。目前,国际经济和金融局势虽然不能过分悲观,但也不容盲目乐观。如何看待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动荡?它将会对世界经济和我国的经济建设、金融体制带来何种影响?这些问题不仅有待于政府和经济界人士冷静观察、探索,也需要新闻工作者从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去寻找规律和答案。  相似文献   

9.
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新闻工作中处处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已成为评判新闻报道是否成功的价值标准之一。但长期以来,在经济报道中,或是“经济概念+数字+例子”,或是“生产过程+生产措施+例子”,内容枯燥,形式呆板,缺乏人气和灵气,令读者望而生厌,因而经济新闻的价值也在读者心目中大打折扣。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一、写经济新闻理念上要有人本思想写经济报道,记者要带着人本思想观察社会、反映现实、揭示本质,用心灵去写作,用人性去报道。2005年7月11日,中…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采写经济新闻难,经济报道出精品更难。认为搞经济报道,接触到的都是枯燥的数字和乏味的事例,找不着“亮点”,不容易写出精品力作。其实,经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消费领域、流通市场等大量的经济宣传中,闪烁着无数的“精品亮点”。关键是我们是否沉下心来,聚精会神地去观察它、发现它,并能按精品的要求把它“描绘”出来。  相似文献   

11.
四年前,《记者观察》曾发表过笔 者写的《中国边贸大走势》一文。与当年大包小包、背来背去、以货易货的边贸景况迥然不同,今天在我国东、北、西、南各边贸口岸上,现汇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已经唱起了主角。  相似文献   

12.
两岸春节包机固然是经济事务.但2005年春节包机.在停办了一年而且一个月前都不看好的情况下,竟然急转直下、形势明朗。恐怕也须从两岸之间的政治形势中去观察.才有可能看清楚相关的脉络。  相似文献   

13.
《中国30年》描绘了一个西方人眼中发生巨变的中国。作者观察中国社会不同层面发生的变化,敏锐地发掘了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带来的深刻影响;在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巨大变迁的同时,他坚持将中国放在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大环境中去审慎地比较,力图通过自己的写作讲述一个真实的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4.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15):86-86
《女性特质》;《挑灯看剑:观察经济大时代》;《如慧划过夜空》;《再造“病人”》;《像男人那样去战斗:我就是那个“说球的”》。  相似文献   

15.
『广告新闻』应予以禁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成为现代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事实已无可辩驳。然而,广告在其积极作用日益增长的同时,其消极作用也日益凸现。其中最让人头疼的恐怕就是广告新闻屡禁不止。广告新闻产生的原因,应当说不难理解。由于新闻真实、客观的特性,受众把新闻媒介当作可以信赖的、代表受众去观察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以经济建设、经济生活、经济现象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报道,应追求贴近性。因此,记者在浩如烟海的经济生活中,要善于寻觅和选择那些读者最关心、最渴望、最感兴趣而又最贴近读者的经济题材和素材去采写,去报道。追求经济新闻的贴近性,就要推出在地域上与读者最贴近的经济新闻。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读者都对自已所  相似文献   

17.
马玲  卢云志 《大观周刊》2012,(46):116-116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国际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本文基于国际贸易的制度因素视角去研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从制度变迁、贸易政策、政府的行为等方面来研究制度因素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去探讨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6年经济工作时指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建设成为党的中心工作的今天,作为党、政府和人民喉舌的各级党报,理所当然地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搞好宣传报道。最近这些年,我们的宣传报道工作正是这样做的,并且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 强调增强经济新闻版的思想性,就是强调在编排经济新闻版时,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用敏锐的政治眼光去观察分析经济现象背后深层次的东西,开拓经济新闻版的思想内涵,使人们不仅能够正确认识报道内容的实际意义,而且能够在思想上受到启示和鼓舞,从而正确引导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强新闻版面思想性,是加强和改进经济报道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  相似文献   

20.
记者的观察     
学会观察,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是记者搞好新闻采访的重要一环。我们正处于生活发生急遽变化的改革开放时期,记者不熟悉的新事物、新情况不断涌现,这就更需要我们热忱关注、精心观察,以敏锐的眼光,去扫描、去发现、去透视,用头脑去分析思考发生在远远近近的事情。而这眼光,必须是新的、独到的、具有力度的。这对于我们选好角度、写出有一定力度和深度的高质量好新闻来,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