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9月至12月,我们组织了《车经理“悬赏问计”》连续报道。在今年3月初参加全省好新闻评比时,评选委员会认为,这组连续报道把宣传改革和参与改革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改革。大家一致将这组报道评为1986年度湖北省好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2.
《扬子晚报》在2月13日至18日之间刊登的关于南京街头“人体艺术展览热”的四篇连续报道,被新闻界人士和读者称为是晚报新闻追求“短、平、快”风格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作为该连续报道的作者,我有几点感受。集思广益,明确主题。2月10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晚报  相似文献   

3.
2004年7月16日和12月9日,《保定日报》刊发了《为了猫头鹰“一家”》和《53米云梯车救出猫头鹰》连续报道,在市民中产生极大反响,成为读者关注的新闻事件。这一连续报道获得保定日报社好新闻一等奖和河北省第21届党报刊好新闻奖一等奖。这两篇以小小的猫头鹰为题材的社会新闻之所以获得认可,一是故事内容丰富曲折,二是写法生动细腻,更重要的是紧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个主题。留心“无意”小中见大保定市拥有全国惟一保存完整的清代衙署——直隶总督署,里面古柏森然,历来是猫头鹰的栖息之地,素有“古柏群鹰”之称,这一现象成为保定的一大景观…  相似文献   

4.
“用足介入”,明眼人一看,便知此语是从“用满用足政策”一语化出的。然而要论及此题,首先要提到《可贵的介入》一文。 去年底,当广东发生“12.15中堂水道事件”时,《羊城晚报》记者不仅全面、客观、连续报道了此事,而且还以记者身份苦口婆心做渔民工作,使其说出“两童失踪”的真相(渔民将两童藏了起来)。此举真是十分了得,既解了渔民“骑虎难下”之惧,又帮了  相似文献   

5.
秦殿杰 《今传媒》2006,(5X):15-15
《人民日报》记者杜峻晓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写了一篇“我写宁夏贺兰牛奶时间出错之教训”,标题是《白璧微瑕也是瑕》(见人民日报《编采业务》2005年10月30日537期第三版),章说去年他写的连续报道《宁夏贺兰“倒奶期”提前众奶农犯愁》见报后,在社会上反响是大的。宁夏新闻界也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6.
《武汉晚报》推出的“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连续报道历时8个多月,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有300多家媒体聚焦陶宏开,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的10个名栏目均参与聚焦。“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连续报道为什么能取得成功?本文作一个具体分析。一、两颗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相遇合,敲击时代绷得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播出了许多“连续报道”。这些报道内容丰富,编排新颖,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有的连续报道还在全国引起较强烈的反响,并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特等奖。这说明,电视新闻连续报道适合电视传播的特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从2006年11月28日到今年2月16日(即今年的除夕),《平顶山晚报》推出了一组“帮助农民工讨薪”的连续报道,这组报道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走近农民工”系列和第二阶段的“讨薪进行时”系列。报道历时两个多月,共发稿30余篇。两个阶段的报道相互联系各有侧重,前者是后者的情感铺垫,后者是前者的目标指向,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可以说是一组较为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今年“五一”节期间,《北京晨报》连续三天报道了化名为“高振宁”的一个北京家庭长期捐助湖北一所聋哑特教学校的故事;5月11日,记者携带着“高振宁”送给孩子们的儿童节礼物远赴湖北这所特教学校采访;19日《北京晨报》推出一整版报道《这就是高爷爷捐助的那所学校》,介绍了孩子们拿到礼物的喜悦心情和老师们把“高振宁”的钱用在刀刃上的情况;25日,又在一版刊出《“高振宁”全家露面》一文,为这组报道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组连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报社陆续接到捐助特教学校的汇款单。  相似文献   

10.
去年《首都经济信息报》发表的《关于北京市住房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连续报道》,在今年北京市第八届好新闻评选和全国经济信息报刊第四届好稿评选中均获得了一等奖,并博得了最高选票。我是这一报道的组织者,为了提倡记者和通讯员敢于触及“热点”同题报道,我把粗浅体会概述如下。这组连续报道共五篇。第一篇是《不可阻挡的浪潮》,主要介绍了北京房改的概貌;第二篇是《破旧立新的使命》,介绍房改的意义和面临的艰巨任务;第三篇是《独具特色的模式》,介绍了北京在房改中采取了不同于外地的独特做法;第四篇是《冲击开拓的旋律》,介绍了北京市干部群众在房  相似文献   

11.
距离“霸州6·04枪杀案”一审尘埃落定将近1年的时候,传来了现场连续报道《“霸州6·04枪杀案”庭审现场报道》获2000年全国广播新闻连续报道一等奖的消息。此后偶尔和兄弟媒体的同行们聚在一起,便不断地被人问起去年6月30日当天进行现场报道的一些情况。这提醒了我,何不好好总结一下这次经历呢,兴许可以为同行也为个人积累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去年刚进6月,河北省廊坊市发生了霸州康仙庄乡派出所副所长杜书贵涉嫌枪杀霸州市供电局司机的案件,但当时相关的规定不允许我们对此事件做出报道,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只…  相似文献   

12.
“树荫”,还是“树阴”?问及这一问题,恐怕人们十之八九要回答:是“树荫”。这有笔者对1998年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大报纸使用“树荫”和“树阴”情况所作的概略统计为证:1998年1月1日至2002年8月15日,《人民日报》使用“树荫”一词的文章共有90篇,而使用“树阴”的仅有3篇;《光明日报》使用“树荫”一词的文章共有43篇,而使用“树阴”的也仅有3篇。根据这样的词频高低状  相似文献   

13.
“树荫”,还是“树阴”?问及这一问题,巩怕人们十之八九要回答:是“树荫”。据统计,1998年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大报纸较多使用“树荫”,而较少使用“树阴”。  相似文献   

14.
在2002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好新闻的评比中,金华电视台选送的连续报道《泰来平价风波》荣获一等奖。客观地说,《泰来平价风波》中蕴含的新闻题材不能算重大,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这一事件“隐身”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如水中涟漪稍纵即逝,一有懈怠就可能归  相似文献   

15.
过程比结果更值得玩味──读《华西都市报》一组连续报道的遐想罗纲过去一年中,新闻界有一个喜人的动向,就是:缺乏时间、地点、真实人物等新闻要素的“透视”、“面面观”等大块文章少了,读者关心的热点问题的连续报道多了。《华西都市报》有关《陈道蓉之死》的连续报...  相似文献   

16.
语气助词“呀”、“哪”、“哇”,常有被误用的情况。例如: “这是结什么婚呀?”(《作文》1984年第12期《表姐的婚礼》) “她是去找你的嫡亲侄儿,我的表弟杨炎呀!”(《传奇·传记》第3辑82页梁羽生《绝塞传烽录》) 这两句的“呀”都用错了。为什么呢?请看下文。这“呀”常用在句末表示感叹或疑问的语气。例如: “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  相似文献   

17.
报载:中央电视台每天晚上7点播出的《新闻联播》节目,是最受观众欢迎,收看率最高的节目.《新闻联播》节目包括“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两部分。我们大家知道,“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这两个概念是“新闻联播”的种概念。“新闻联播”这一概念是“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的属概念。可是,笔者发现,当播音员介绍完《新闻联播》节目的  相似文献   

18.
“接合部”和“结合部”是两个异形同音词,含义不同。一些报刊对这两个词常常混用,现举2000年1至4月《燕赵都市报》上几个例子: ①1月11日2—23版《唐山明天会更美》:“据市园林处绿化办负责同志介绍……生活小区绿化新景观、城区门面新景观、城乡结合部绿化新景观……” ②1月15日第3版《今年饮水更放心》:“公司计划将市  相似文献   

19.
岁末年初,《绍兴晚报》关于“飞镖事件”的一组连续报道,使一起在貌视合法外衣遮掩下而实施的对国有资产鲸吞式的“企业转制拍卖闹剧”仓促收场,并最终“流产”,从而直接挽救了面临流失的300余万元国有资产(潜在价值及无形资产起码在上千万元),并带出一起重大经济犯罪案件,“揪出”了一条侵占国有资产的“大蛀虫”。  相似文献   

20.
时下,不少新闻媒体针对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采访,然后作出“连续报道”、“跟踪报道”,这种方式很受读者的欢迎,社会反响也很强烈。这可以说是一个好的现象。 过去,有不少披露问题的新闻报道,发出去一篇以后,只说是“目前正在审理之中”,便不见了下文,没有个水落石出的交代。这种“不了了之”的做法,让急迫期待结果的读者很感失望。 近日出版的《石家庄日报·生活周刊》,以摄影报道的形式,连续对黄壁庄水库周边以及上游河段触目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