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赛珍珠与中国小说之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赛珍珠与中国小说之缘姚君伟,张丹丽美国女作家,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对中国小说特别钟情,有不解之缘。获奖那年,她站在世界讲坛上就中国小说动情地大“侃”起来,并宣称是中国小说而非美国小说决定了她写作上的成就,因为中国小说教给她关于小说、关于故...  相似文献   

2.
黄飞 《世界文化》2011,(10):31-34
《大地》(英文书名TheGoodEarth)是美国作家赛珍珠的代表作,她的作品是“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大地》的成书不仅在中国国内影响广泛,更在美国国内产生巨大轰动,引起了美国人超乎寻常的关注。这部小说被很多西方学者称为继《马可·波罗游记》之后对西方人认识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1892-1973),著译过107部关于中国社会的著作,凭小说《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中西文化沟通的桥梁。她在几个月大时就随传教士父母来到中国,从孩童一直到长大成人、结婚生子,生命中有40年时光在中国度过。赛珍珠热爱中国和中国人民,她与中国许多地方  相似文献   

4.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PearBuck,1892-1973)对埋葬着她父母、胞弟的“中国故乡”青山绿水的依恋和怀念,对勤劳、善良、纯朴智慧的中国农民的同情与敬爱,通过其自传和名作(大地)而为世人悉知。但赛珍珠那挚爱中国的赤诚之心经受了8年抗日战争洗礼和严峻考验的史实,却鲜为人知,应公诸于世。1931年日本侵略军罪恶的铁蹄践踏我东北领土,3qU万骨肉同胞不堪躁确,流离失所。对此,赛珍珠如坐针毡,痛心疾首,她深深同清苦难中的中国人民,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同室操戈”的反动政策,惊诧不已。对坐视生灵涂炭无动于衷及挥霍无度的…  相似文献   

5.
1933年秋,东吴大学文学院一名学生在美国的《亚细亚》杂志上,读到赛珍珠的小说《二妇人》,感觉很动人。小说写了东西方两个妇女,一个保守,一个开放,完全是两种模样。这引发了他对东西方文化的思考。同年,他将小说译出,投寄天津大公报社《国闻周报》文艺栏。这...  相似文献   

6.
陈淑仪 《世界文化》2011,(11):31-33
伊恩·麦克尤恩(lanMcEwan,1948-)的名字在英国可谓家喻户晓。自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和最后的仪式》(FirstLove,LastRites,1975)获得毛姆文学奖以来,他的创作生涯便与各类奖项交相辉映。2007年,据其小说《赎罪》(Atonement,2001)改编的同名电影大获成功后,麦克尤恩更是在英国文坛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7.
利比亚小说是富有特色的阿拉伯小说的一部分,利比亚作家群是阿拉伯作家队伍颇具活力的中坚力量之一。本世纪ZO年代,利比亚著名爱国诗人艾·麦海德维(1898196)率先创作了诗小说和散文小说,为民族的解放呐喊。他的有益的尝试,成为利比亚小说创作的前奏。此外,佚名者于1928年12月22日发表的短篇小说(无中生有),阿里·穆萨于次年12月5日发表的小说(你)的精彩片断,亦是利比亚小说的先声。30年代中期,利比亚小说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不仅作品数量增多,质量也逐渐提高。例如佚名者于1975年《月9日发表的小说(文人的生活),描写一…  相似文献   

8.
威廉·福克纳(1897—1962),获194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国文学史上出色的小说家之一,也是英美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他的《喧嚣与骚动》(1929)与《我弥留之际》(1930)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代表他最高创作成就的两部作品,也是福克纳高超意识流技巧的体现。最新出版的《诺顿美国文学选集》第三版不惜版面首次将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完整地收入集子,足以说明当今评论界对福克纳作品的高度重视与厚爱。 继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喧嚣与骚动》取得巨大成功后不久,福克纳对这种新颖、独特的艺术手法情有独衷、欲罢不能。于是,1929年秋,他又奋笔疾书,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第二部意识流小说《我弥留之际》。他曾对人说:“这本小说没有给我带来任何麻烦,我仅用6周时间便一气呵成,而且一字未改。”在这部小说中,福克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于1999年12月12日因病逝世 ,享年76岁。海勒一生笔耕不辍。1994年完成《结束时分》以后 ,有人问他是否准备搁笔 ,他回答道 :生命不息 ,写作不止。他果真在1998年推出了一长篇回忆录《悠悠岁月》 ,真实地描述了自己一生从事文学创作的辛酸历程。约瑟夫·海勒可谓多产作家 ,被誉为“黑色幽默”的巨星。主要作品有《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并非笑话》(1986)、《悠悠岁月》(1998)以及两个剧本《我们轰炸纽黑文》(1967)和《克莱文杰的审判》(1974) ,并以第一部小说…  相似文献   

10.
潘艳 《世界文化》2023,(2):23-27
<正>2009年,德国作家欧根·鲁格(Eugen Ruge,1954—)凭借小说处女作《光芒渐逝的年代》(In Zeiten des abnehmenden Lichts)荣膺阿尔弗雷德·德布林奖(该奖项授予尚未出版的新作),2011年小说出版后连续数周荣登德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当年10月即获德语文坛的重要奖项——德国图书奖。德国图书奖评委对鲁格的小说给予了高度评价:“欧根·鲁格在一部家庭小说里反映了民主德国的社会历史变迁。他成功地在一个充满戏剧性的、精妙绝伦的结构中,  相似文献   

11.
一部开拓性的小说史学著作──读《小说史:理论与实践》余三定陈平原的新著《小说史:理论与实践》(以下简称《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文艺学著作。全书分为四篇。第一篇,"文学史眼光"。这是全书立论的基础,主要论治史者的素...  相似文献   

12.
<正>电影《犬之力》(The Power of the Dog,2021)改编自美国作家托马斯·萨维奇(Thomas Savage)的同名小说。在创作了诸多被评价为“女性主义”的作品后,简·坎皮恩第一次尝试了看起来不那么“女性主义”的西部类型片。在消解掉关于善恶争锋、行侠仗义、快意恩仇式的经典西部片叙事后,  相似文献   

13.
人物二题     
人物二题王春瑜杨云史与蒋檀青江东杨圻,名云史,民国前期著名诗人,以《江山万里楼诗集》,名播诗苑。其表兄是小说《孽海花》作者曾孟朴,他写此小说时,杨云史曾提供过不少义和拳资料(杨云史:《致张次澳书商赛金花墓碑事》。《赛金花本事》第一六五页)。为人风流倜...  相似文献   

14.
《上海文化年鉴》2009,(1):220-224
京剧《圣母院》(根据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改编)上海京剧院,京剧《柳荫记》(整理改编传统剧目)上海京剧院,京剧《佛手橘》(整理改编传统剧目)上海京剧院  相似文献   

15.
当代奥地利重要作家阿诺·盖格(Arno Geiger)于2011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流亡中的老国王》获得了同年由德国安养及止痛协会颁发的荣誉奖(媒体及公众工作范畴)。盖格于1968年出生,是当代著名德语作家,代表作有《我们过得很好》《别忘记安娜》《关于莎莉的一切》。曾获2005年的德国图书奖、2011年的阿登纳基金会文学奖及荷尔德林奖等重要奖项。  相似文献   

16.
钱宁 《世界文化》2023,(12):55-59
<正>狄仁杰(630—700)是我国唐代卓越的政治家,以“清官”“神探”著称,千古传诵。自20世纪中叶以来,狄仁杰在国外备受瞩目,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这得益于荷兰汉学家高罗佩(1910—1967)的小说《大唐狄公案》在国内外的广泛传播。狄仁杰的卓越历史功绩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和升华。清代出现了六十四回的《武则天四大奇案》(即《狄公案》,作者佚名),兼备公案小说和侠义小说特色,虚构描写狄仁杰屡破奇案、  相似文献   

17.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在1918年5月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体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西班牙当代小说家曼努埃尔·比森特所著小说《海之声》已面世。凭此作品 ,这位作家(1936年3月10日生于西班牙的巴巴伦西亚)荣获阿尔法瓜拉小说奖 ,获得17 5万美元的奖金。这位作家声言 ,他去那里不是看重该奖金 ,而是为了探讨在整个拉美地区出版其小说的可能性 ,那里将有4亿潜在的读者。之后 ,他接受了记者采访。问 :您是否可以靠这部小说安度后半生 ?答 :并非如此。假如我一年写一部小说 ,也许能勉强维持生活。问 :《海之声》这部小说让您得到了17 5万美元的奖金。请问 :这部作品是否耗费您许多精力?答 :我是一个对工作十…  相似文献   

19.
美国全国图书奖设立于1950年,是最重要的美国文学奖项之一,下设小说、非小说、诗歌和青少年文学等奖项,1988年开始增设一枚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章,表彰“毕其一生为文学事业服务,或著作等身,从而丰富了(美国)文学传统的人。”2008年9月10日,全国图书基金会宣布,今年的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章颁给68岁的汤亭亭,这是华裔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20.
余冰 《寻根》2012,(1):37-40
《熔炉》,1928年12月创刊,主编徐霞村。大32开本,146页。徐霞村(1907~1986年),原名徐元度,湖北阳新人,生于上海。1925年夏天,开始翻译欧美作家哈代、法朗士的短篇作品,同时也写散文、小说,初涉文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