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母必读》2013,(11):126-127
即使不让孩子看到父母的争吵,孩子也能很敏锐地感受到父母之间的感情张力。因此,重点不是让不让孩子看到,而是该如何化解。夫妻俩需要共同探索,怎样不争吵就能达成一致?表面的不一致背后,究竟有哪些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顾晓红 《黑河教育》2013,(12):82-82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在一起时接触很多,所以他们之间的摩擦和争吵会经常出现。小朋友发生争吵时,经常到老师这儿,要求老师主持公道。  相似文献   

3.
近几天,我发现一向心无城府、嘻嘻哈哈的儿子,似乎有了很重的心事。我洗了一盘他最爱吃的美国红提,"小心翼翼"地送到他的房间,一番拐弯抹角地套问,他终于气咻咻地告诉我:他和李展吵架、闹翻了。 我闻言大惊。儿子和李展可是一对“尿尿浇蚂蚁”长大的铁哥们儿呀,这是怎么啦?  相似文献   

4.
蔡娟 《成才之路》2014,(8):62-63
孩子间的“争吵”,常见也常有,如何正确理解并给予恰当的诱导式教育,这是幼儿园一线教师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我的父母都是善良、正直、勤劳的普通人,然而我童年生命中的许多岁月,却多是在焦虑和不安中度过的,因为我终日耳闻目染的就是父母相互间的不满、争吵以及彼此间无休止的责怪。这种家庭的特殊氛围,使我性格中潜在的敏感、多疑、孤僻一天天地强化起来。这种性格在我长大成人后最具杀伤力的就是影响到我的婚姻。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园或家庭中 ,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在一起玩 ,为了争一件玩具 ,为了争游戏中的一个角色 ,甚至是一句话而争吵起来。这时马上会看到教师或家长出面制止 ,甚至有的家长大声训斥 ,大打出手。原因只有一个 ,大家都认为争吵不是件好事。但是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看待他们之间的争吵 ,你会发现争吵也可称为一件“好事” ,它对儿童个性、心理的发展是有益的。一、争吵使儿童学会理解、体谅他人 ,促进了儿童社会化及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争吵的产生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产物。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7.
一位中国女士到丹麦去做访问学者,周末到当地一教授家中做客。进屋问候之后,看到了教授五岁的小女儿。这孩子满头金发,十分美丽。  相似文献   

8.
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要让积极的一面在孩子身上奏效,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没有做到这一点,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走入误区。其表现为:其一,一厢情愿。进特长班学习,对于许多孩子来说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一手包办的。  相似文献   

9.
蜡笔的争吵     
从前有一盒蜡笔。他们很要好。 突然有一天,绿色蜡笔说:“我最厉害,没有我,小草、树木都不绿。”绿色蜡笔正得意时,黄色蜡笔说:“我最厉害,没有我,太阳都不亮了。”粉红色蜡笔听了,不服气地说:“没有我,小女孩的裙子就不漂亮了。”蓝色蜡笔大声说:  相似文献   

10.
大家都羡慕欢欢小朋友,因为她每天都坐自家“奔驰”车回家。一天下午,小朋友都走得差不多了,我发观欢欢还站在一边和她爸爸争吵着什么,一问才知她想自己走着回家,不想坐车。孩子一脸的委屈,爸爸一脸的无奈。  相似文献   

11.
不少朋友向我咨询:孩子“顽皮”、“捣蛋”、“特别”怎么办? 眼下,许多家长为孩子的成长日益烦恼着。其实,孩子在成长中也充满了烦恼。在成人眼里,“顽皮”的孩子不够“乖”,“乖巧”的孩子不够“灵”,孩子要讨大人喜欢,一定得是“多面手”。  相似文献   

12.
刘霞 《生活教育》2013,(2):119-122
工作过程中一直有父母向我咨询一个很有代表性、很普遍的问题,说孩子缺乏主见,太过依赖大人。有的家长甚至会很气愤地直接将手指指向孩子脑门,洲斥孩子优柔寡断、窝窝囊囊。其实,当父母将一个手指指向孩子的时候,有否意识到至少还有三个朝向自己呢?是否反思过,家长给过孩子自主的权利和机会了吗?孩子的无主见是由谁造成的呢?  相似文献   

13.
“叮叮……哐哐……锵锵……”是哪里这么热闹? 啊,原来是学校食堂里的厨房正在评比“厨房劳模奖”!煮饭的大铁锅将自己的肚皮敲得哐哐响:“要我说啊,这个厨房劳模奖根本不用选,明眼人都知道,我大铁锅本领最强!学校几百号师生的伙食就得靠我大铁锅,我要是罢工一天啊,他们就会饿得慌!”  相似文献   

14.
现代小说中,争吵并不鲜见.而沙汀则风格卓然.他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吵闹的世界,展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讽刺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5.
张丽 《宁夏教育》2012,(4):30-30
在幼儿园里争吵、闹纠纷是幼儿交往中常见的一种观象,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不应当简单地充当宣判是非的法官,而应当通过孩子的争吵和纠纷,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少儿时期是人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良好小成的重要时期,因而养成教育也就成为教师的重要教育任务之而,不同的教育方法其教育效果也是不同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别毁掉孩子     
宋晓玲 《宁夏教育》2011,(12):78-78
下面这些做法是不当的,这样做会毁了孩子。希望用这种办法的家长或教师不要再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了。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他没有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五官争吵     
4月11日 晴 昨天,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我的五官在为我考试没考好这件事推卸责任。 我的五官纷纷从我头上跳了下来,开始争吵。鼻子说:“我只是她的呼吸器官,书用不着我看,字用不着我写,知识用不着我记,她没考好没有我的任何责任。  相似文献   

19.
孩子犯错是正常的,不犯错的孩子是没有的,教师必须能正确的对待每一个犯错的孩子,不管遇到哪种孩子犯了错误,都应给予关爱,要相信只有走进犯错孩子的心灵深处,从情感上接纳犯错的孩子,再对孩子施于宽容而不失严格的教育,才能促使孩子从错误中醒悟,从困境中解脱,从挫折中成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中的"孩子"指的是两大群体:追求生活质量的所谓中产阶级,庞大的学生群体。他们只追求物质享受,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违背了中国传统崇尚做个顶天立地的"人"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