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教育》2008,(16):37-38
郭家恒于1987年从楚雄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姚安县西街小学任教,1990年被调到栋川中心学校任教研员,1992年被调到姚安县教育局教研室担任小学语文教研员至今。教龄21年,其中专业从事教研工作18年。在教研工作中,郭老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姚安县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正>他白手起家,为偏僻山村中的教学点逐步改善条件。没课桌,就砌土墩、搭木板;没课本,他就走六七个小时山路到县城学校去借……他一路走访劝学,周边适龄儿童入学率不断上升,至2006年终达100%。他是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民主村教学点的教师——加措。1996年,加措从西藏山南地区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扎囊县扎其乡民主村教学点任教。20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潜心教书育人,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他克服种种困难,将一批批学生送出  相似文献   

3.
一次,到一所学校参观,校长颇为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了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他带领我们参观了大会议室后面墙上张贴的一张很大的教师个人成长规划表,我看到表上由上到下排列着全校所有教职员工的名字,然后是性别、出生年月、毕业学校等,最大的一栏是个人成长目标,分为一年目标、两年目标、三年目标、五年目标,有一个姓杨的老师,一年目标是成为学校语文学科教学骨干,两年目标是在市语文课堂教学竞赛  相似文献   

4.
中秋时节,细雨蒙蒙,纳溪县打古乡中心校的刘校长,带领我到该乡的黄确村小,走访泸州师范学校89届毕业分配到这里任教的何碧海老师。走在崎岖泥泞的山间小路上,我又想起了昨晚打古乡尹乡长和中心校刘校长给我介绍的何碧海的情况—— 1989年8月,何碧海由泸州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打古,乡里分他到偏远的黄确村小任教。刘校长对他说:“何老师,黄桶村小条件差,艰苦,但那  相似文献   

5.
地处衡阳、永州、郴州三市交界的常宁市塔山瑶族乡茅坳村,海拔千余米,山高路陡,地薄人稀,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至今不通汽车不通电,近乎与世隔绝。茅坳小学就坐落在半山腰上,校舍只有一间,还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建的夯土墙房,房顶盖的是木皮。学校惟一的老师名叫赵玖富,今年47岁,是位土生土长的瑶家汉子。1974年他从衡阳三师毕业后,就一直在这个偏僻、闭塞的山区教学点默默地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常宁市教育局几次调他到条件好的小学任教,他都婉言谢绝了。他说他爱上了这片土地。30多年来,赵玖富把自己所有的爱无私地献给了瑶乡的孩子,他用钢…  相似文献   

6.
孙起孟(1911~2010),安徽省休宁县人,我国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在青年时期,他就抱有教育救国的理想和信念,进入师范学校任教,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涯,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1936年又应黄炎培之邀,进入中华职业教育社,到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任教,从此走上了职业教育的道路,在近半个世纪的职业教育生涯中,为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教育思想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1982年,杨老师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密云县穆家峪乡最偏远的农村小学——碱厂小学任教。在这所偏远的山村学校里,杨老师努力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葆有学习的热情: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好的发展。乐学之风在校园中悄然升起。在任教的第一年,杨老师便改写了当地偏远山区学校无人考入县重点中学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葛起裕 《生活教育》2011,(24):28-29
1960年7月,我从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了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任教,该校是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办的学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八所重点小学之一。说来也巧,这所学校有位著名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专家——戴绍英老师,她是于漪老师当年苏州师范学校读书时的知己,两位老师的人格品质、教学风格十  相似文献   

9.
我们迎着初夏温馨的晚风,骑车来到了市级模范教师、优秀园丁、特级教师杨宪文的家。杨老师住在一排十分拥挤的教师宿舍的紧里边。家里也很缺少“现代味儿”。在房间的角落仅有一台14时彩电,那是去年教师节单位分配给他一张彩电条,他才买的。杨宪文老师现在武清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在他三十六年的教学生涯中,有二十多年在师范学校和进修学校任教。他身材修长,面容温和而又略显憔悴,见我们来访,显得很激动,口角眼角漾出微微笑波儿。他说:教老师和教学生不一样,老师们都有  相似文献   

10.
江宣“幼儿教育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唯一的一位幼儿园男教师特别引人注目。他叫潘浩翰,1987年毕业于上海市体育师范学校,在幼儿园任教6年来多次受到表彰,并被授予“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一个体师毕业的大小伙子为什么乐于当幼儿教师?为此,我采访了他——记者:据我所知,上海市体育师范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许多学校都争着要。您当初毕业时主动要求去幼儿园工作出于什么考虑?  相似文献   

11.
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男青年到幼儿园当教师,成为平乐县传颂的大新闻,群众交口称赞说,这样的大学生是好样的,幼儿园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1998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的韦文勇,抱着报效家乡教育事业的雄心壮志,回到平乐县教育局报到。在等待分配的日子里,小韦曾这样想过:我在大学学的是幼儿教育专业,如果能分配到师范学校或教学研究单位工作,是最理想不过的了。但结果事与愿违。在学校开学前数天,小韦接到县教育局通知,分配他到县示范幼儿园任教。这时,他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到县示范幼儿园任教,专业对口,学…  相似文献   

12.
段德光 《云南教育》2010,(12):40-41
1991年7月毕业于大理师范学校的杨乾辉老师,在18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坚守在边远贫困农村学校任教。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农村孩子的热爱,他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一曲动人的杏坛华章。  相似文献   

13.
当年红军长征时到过盐池,人们称那里为老区、边区,同时也是山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有一个叫王学军的小学教师,因为喜欢教书,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在那里干了33年。他是盐池县这个革命老区小学界的第一个特级教师。1966年,毕业于宁夏吴忠师范学校的王学军,放弃了留在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家乡吴忠工作的机会,带着班主任老师“不想当教育家的老师不是好老师”的临别赠言,自愿来到了宁夏南部的贫困山区盐池,开始了他艰苦漫长不断追求的教学生涯。盐池,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常年干旱少雨,土地贫瘠,“一年一场风,从春刮…  相似文献   

14.
1980年6月,徐文胜结束了为期两年的静海师范学校的学习生活,呈现在他面前的有两种选择:一是留在条件较好的县城内学校任教,一是回到农村任教。思量再三,他毅然在毕业志愿书上写道:“我自愿到边远农村地区任教……”  相似文献   

15.
十多年前我刚从师范学校毕业时,分配到离县城八十多里外一个少数民族山区学校任教。那地方不通车不说,到学校还有一段十分难走的山路。报到那天,一个姓路的中年老师来乡上接我。见面时问起学校的情况,路老师叹口气说:全校就两个年级,分成两个班,总共才二十来个孩子;学校本来有两个老师,其中一个年初打了辞职报告回县城了,剩下的那个老师就是他自己。现在他名义上是校长,实际上却独自支撑着学校全部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6.
高觉敷(1893—1993)原名高卓,字觉敷,出生于浙江温洲市。他6岁丧父,家境贫寒,但自幼勤奋好学,发奋进取。1916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8年被选送到香港大学学习。1923年毕业后任教于上海真如暨南学校,1926年到商务印书馆工作。他还先后任职于四川大学、广东勷勤大学、中山大学、  相似文献   

17.
十六年的工作经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曾经演绎的艰辛和痛苦竟然成了我人生的一笔巨大的财富,成为我记忆中的珍宝。11994年8月,我从南宁市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双桥镇中心小学任教。年少轻狂的我告诉自己: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工作,回报所有关心过我的人。双桥中心小学坐落在双桥镇上的教育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成绩斐然,能在这所学校任教我感到很自豪。学校当时分配  相似文献   

18.
<正> 杨老师今年48岁,中等身材,脸上总带着慈祥的笑容。1984年初,根据社会的需要,她以自家15平方米的住屋做教室,办起了刺绣学校。4年来,她精心传技艺,教书育人才,已培训学员1480人,学员遍及全省几十个市县。赢得了很好的社会信誉。杨老师认为:质量是学校生存的保障。在教学中,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实践,总结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即刻示范法和社会学习法,注意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每期学员要结业时,杨老师都要带他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反思     
老师,你常阅读吗“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作为一名教师不常阅读,怎么能很好地履行这一神圣职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观念也已深入人心。阅读好处多,可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充实生活。那么,老师,你常阅读吗?如今再提这个问题似乎有“老调重弹”之嫌,而现实又是怎样的呢?笔者师范毕业已近十年,先后在三所学校任教,与近百位教师共事过,曾就这些教师的阅读情况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叫人吃惊的是:真正坚持阅读阅读教科书、教参书的除外的老师几乎没有,偶尔翻翻书的占百分之十左右。就是那些偶尔阅读的老师,他…  相似文献   

20.
1969年9月,年仅17岁的曹婕,怀着美好的理想和对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1974年7月,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全州师范学校,被分配到全州县建设完小任教,2000年调全州县城关完小工作。三十多年来,她爱岗敬业,钻研教学,教书育人,辛勤耕耘,为党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奉献光和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