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由于受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与其他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又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祖国边疆和谐与稳定、缩小民族发展和地区发展差距的基础和保障。所以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应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教育发展正逐步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重点的内涵发展方式转变,但边远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在发展方向、思路、政策、措施等方面谋求内涵发展反而会加剧教育的供求矛盾。民族地区应结合自己的特点.通过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领导体制改革,创新政府的激励机制和业绩考评机制。建立民族地区学生学业激励和表彰机制等政策措施,增强民族地区教育的外延发展能力,为向内涵发展转变提供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独特性标识了民族的存在,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当前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中存在三层面的突出问题:国家层面上.西部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整体滞后于东部地区;民族地区层面,文化发展也落后于经济发展;而民族文化发展本身又出现了民族特性弱化的倾向。这三个层面背后的共同诱因是文化发展的理念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4.
1985年费孝通先生在甘南考察时指出,甘南藏区地处藏汉接触的前哨,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相映成辉。但由于技术、资金和人才资源的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甘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必须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通过创办地方师范院校、用优惠政策引进和留住外地人才、联合办学等方式,解决了当地人才不足的问题。30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这一理念对促进甘肃藏区乃至全国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1985年费孝通先生在甘南考察时指出,甘南藏区地处藏汉接触的前哨,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相映成辉。但由于技术、资金和人才资源的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甘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必须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通过创办地方师范院校、用优惠政策引进和留住外地人才、联合办学等方式,解决了当地人才不足的问题。30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这一理念对促进甘肃藏区乃至全国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体现了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同时也对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民族地区教育必须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发展思路,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完善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8.
教育事业的发达与否,不仅决定着国民素质的高低,更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社会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少数  相似文献   

9.
民族振兴的基础在教育,发展教育的基础在教师。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民族地区教师的学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地推进了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早期教育》2001,24(5):60-62
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即“经济不发达-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经济不发达”的恶性循环。为破解这一低水平均衡,黔东南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强大推力,通过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十五”期间全面完成了“两基”攻坚任务、发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成功创办本科学院,实现了教育的跨越发展,提高了党在教育等社会备领域发展中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即“经济不发达-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经济不发达”的恶性循环。为破解这一低水平均衡,黔东南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强大推力,通过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十五”期间全面完成了“两基”攻坚任务、发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成功创办本科学院,实现了教育的跨越发展,提高了党在教育等社会备领域发展中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一些成绩。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发展仍然面临中职教育整体环境复杂、资金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单一等问题。可从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筹措经费、重点建设师资队伍、贴近岗位设置课程等方面破解难题。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即“经济不发达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经济不发达”的恶性循环。为破解这一低水平均衡,黔东南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强大推力,通过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十五”期间全面完成了“两基”攻坚任务、发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成功创办本科学院,实现了教育的跨越发展,提高了党在教育等社会各领域发展中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即"经济不发达--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经济不发达"的恶性循环.为破解这一低水平均衡,黔东南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强大推力,通过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十五"期间全面完成了"两基"攻坚任务、发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成功创办本科学院,实现了教育的跨越发展,提高了党在教育等社会各领域发展中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具有民族特色的区域宜居旅游开放中心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民族产业发展之路,才能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动力和更大的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对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促进学院更好、更快地发展,喀什师范学院在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包括科学规划学院发展战略、履行办学的社会责任、改革师范生培养体系和促进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等。民族地区高师院校要实现科学发展,构建民族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必然选择;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基本条件;营造和谐的大学文化是支撑要素;不断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则是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2000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提出了大学教育学院和地方教育部门建立教育发展服务区的思想,并于2001年4月在北京市建立了我国首批4所教师发展学校(Teacher's Developmental Schoo1)。教师发展学校通过大中小学间的合作,有效地促进了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很快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浙江、四川、河北、山东等省纷纷加入研究,相继建立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教师发展学校,  相似文献   

18.
推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进入新时代,西部民族地区理科教育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依然较弱,理科教师的培养与补充机制还不健全,传统民族教育体系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理科教育文化生态失衡等。为此,提出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理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几项对策:全面提升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理科学习中的基础作用;建立理科教师培养与补充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国家统编理科教材的使用;改革民族地区复杂多样的高考招生模式,向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考试为主的高考模式过渡;促进智能教育与理科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理科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本研究所选的甘肃省临夏县是回族人民聚居县之一,也是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该县经济发展滞后,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信息化程度低,这可以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农远”的实施使该县农村教育信息化初具规模,为该县基础教育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创造了契机。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校长的治校方略和学校管理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关键环节。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管理策略与管理方式,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关系到办学质量和效益。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以学生为本,实施终身教育、关注学生发展,追求优质和卓越,超越平庸的教育质量观的丰富内涵等等,这些都是校长们努力的方向。没有标签式的“示范”或“特色”或“名校”等功利追求,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学校发展观,这些就是校长们的办学治校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