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冲击很大.尤其是时政性、逻辑型很强的高中政治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和变化。由原来的《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部分变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内容大幅度增加,课时量不变。这对于高中政治教师如何既能贯穿和遵循新理念又能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是个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高三政治课要复习《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等几本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选择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切实有效呢?在此,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把生活性提高到很重要的地位。以往叫《思想品德》,侧重于人的思想,现在改为《品德与生活》,顾名思义,强调品德与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品德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中离不开良好的品德,二者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一定位,意味着它不是原《思品》、《劳动》、《生活》等学科的简单相加或大拼盘,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品德与生活》不以具体的道德规范或劳动、生活  相似文献   

5.
《招生考试通讯》2011,(3):35-37
2011年政治新课标《考试大纲》与2010年乃至2009年相比。考核目标和要求均未改变,考试范围基本稳定,符合高考内容总体保持稳定的特点。政治考试范围包括必修课程的252个知识点,外加时事政治。其中《经济生活》考点82个.考生需要注意的是第九部分征税与纳税中“纳税人、负税人”两考点在教材中没有详细介绍,考生不要忽视。《政治生活》共51个考点,考生要注意的是第一部分公民的政治生活中的“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书中仅以小字部分出现,且介绍的比较简单,考生需要适当拓展。《文化生活》考点42个,《生活与哲学》考点77个,均没有任何变动.  相似文献   

6.
但凡一堂好课,听者最直观的印象是“好听”“有味”,《经济生活》要有“经济味”,《政治生活》要有“政治味”,《文化生活》要有“文化味”,《生活与哲学》自然要有“哲学味”。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哲学课缺失哲学味的现象较为普遍,或把抽象、思辨的哲理生硬、肤浅地灌输给学生,  相似文献   

7.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在全同各省、市逐步实施,我省也不例外。纵观新的教材,《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甚至包括选修模块部分,无不彰显着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散发着生活的气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8.
乡土文化资源是《文化生活》教学取之不竭的源泉,为课程资源提供有效支撑,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手段。探讨了乡土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课堂利用的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义章  陈玉兰 《课外阅读》2011,(12):267-267
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这四个模块本身就指明了“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已不再处于从属地位,而是实实在在上升为“内容”与“目的”。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内容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最大限度地突出了’它的生活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介入和语文与生活关系的密切.本文拟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诗》描绘的是一个自然、真实的世界,《风》《雅》《颂》根源于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阶层的作者和不同的描写对象。《风》中的人们歌唱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感,打猎、耕种、采摘、纺织、守候、等待既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他们情感的表达。《雅》与《颂》同样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写起,或融入政治因素,或带有宗教色彩,所体现的既是一人之情感也是所有人之情感,皆本于人伦、切近人情。  相似文献   

12.
当下文艺创作中一个比较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底层书写,像2001年李师东主编的《最新底层生活小说》,打工诗人柳冬妩编撰的《中国打工诗选》,热播的影视剧《民工》、《姐妹》等都是对于生活在城市、乡村中的草根阶层的生活、理想、奋斗、苦难、命运等全方位的书写.而如何正确认识底层、底层书写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显然,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显著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善于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生活过程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丁吉平 《陕西教育》2009,(7):124-125
一、中学生流行书刊 流行书刊(如《家庭》《警笛》《中学生天地》《故事会》《知音》《今古传奇》《传奇文学选刊》《故事大观》《校园生活》等,一些武侠小说,琼瑶小说等)追求巨额销售收入的商业行为,决定了其题材的大众文化趣味特点,故其内容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它作为一类大众文化早已广泛深入到当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中。中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群体,其文化生活植根于大众文化生活土壤之中,  相似文献   

15.
台湾南一版《生活》二年级上册的《我的家》单元和大陆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的《我爱我家》单元,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我与家"来展开的,虽然年级不同但是所针对的学生年龄很接近。探讨两地教材同一主题单元编写上的异同及各自特色,对大陆《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编写以及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有助益。  相似文献   

16.
邹韬奋主持《生活》周刊期间,积极开发《生活》资源,实行多元化经营;强调创新,突出刊物个性,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竭诚服务读者与社会,努力塑造"生活"品牌形象;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实现《生活》周刊"事业性"与"商业性"的良性互动。这些高超的经营策略,使《生活》周刊在激烈的报刊市场竞争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发展成为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享誉海内外的杂志。  相似文献   

17.
当前,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在神州大地上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这轮改革不仅仅对学生产生极大影响,对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教师,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高中政治新课程开设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四门必修课及《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斛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六门选修课。  相似文献   

18.
1944年春,孙犁到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先后发表了一系列优秀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以冀中阜平为中心的山地儿女的生活和斗争的,如《蒿儿梁》《吴召儿》和《光荣》等;一类是描写冀中自洋淀水乡一带的农村生活和斗争的,如《荷花淀》《芦花荡》和《嘱咐》等。  相似文献   

19.
让品德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紧紧地联系起来,应该是教师必须关注和解决的课题。前不久.笔观摩了察州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比活动.其中三年级《父母的疼爱》一课的教学片断给了我深深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生活》周刊是由黄炎培创办、主要由邹韬奋编辑的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份著名杂志。国内有关这份杂志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集中于政治思想史、新闻出版史等方面。与《申报》等报刊的研究相比,现有《生活》周刊研究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相当的差距。未来《生活》周刊的研究应从邹韬奋研究的依附中尽快脱离出来,尽早展开对周刊本身全面系统的综合性研究,以确立《生活》周刊研究的独立学术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