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明 《新体育》2003,(3):60-60
盐源县纳西族的年节习俗和汉族的春节相似,节期是从除夕到正月十五,纳西语里叫“吉则”,起始节选的是节的最后一天,过去是在正月十五,现在却变成了正月初九。“起始”是音译词,在纳西语里有“做生意”和“祝福生意兴隆”的意思,不过从汉字表面看来,恰巧有一年开始的意思。习俗规定起始节过后就可以下地劳动,出门做生意了。起始节是纳西族年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份。大嘴纳西族的起始节起于何时已无从查考,但是,在其他一些地方,有的纳西族在初一至十五的日子里,有一个“出行日”活动和此相似。 起始节有禁忌,女人不能参加,而…  相似文献   

2.
纳西族东巴跳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遗存,它深深植根于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吸吮着纳西族传统文化的营养,向人们展示着纳西族传统文化无穷的魅力。文章分别从纳西族东巴跳的起源,纳西族东巴跳的传统文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而详细的阐述,为纳西族东巴跳研究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东巴跳"作为纳西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但具有健身、娱乐身心的体育功能,还折射着纳西族人民几千年的社会形态、艺术观念、人生哲理、宇宙哲学等等,可以说它是对纳西族千年历史的真实写照.对"东巴跳"的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生态体育是摩梭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它的母系元素、宗教色彩、乡土气息、浪漫主义等是对摩梭民族文化的最真实、最生动的描绘和记录。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研究揭示摩梭民族生态体育的嬗变过程,探讨与母系文化、宗教信仰、游牧农耕生活以及“阿夏”婚俗的渊源关系,进而深入挖掘摩梭民族生态体育的文化内涵特征和体育价值,为弘扬与继承中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纳西族东巴文化具有神灵性,有着浓郁的神灵色彩,作为东巴文化因子的纳西族武术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神灵性的烙印。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运用地域文化理论,从人类文化学的视角对纳西族武术文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纳西族武术文化丰富多彩,是纳西族东巴文化表现神灵观念的主要手段。其形成的基础是纳西族的尚武传统,而频繁的战事是纳西族神灵性武术文化形成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采取访谈法等对丽江市永胜县大安彝族纳西族乡大安村藏族村民在祭祀仪式中的"锅庄舞"和周边纳西族祭祀仪式中的"打跳"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丽江地区纳西族和藏族的祭祀仪式有着明显的文化涵化现象,处于"文化孤岛"中的藏族村民也在刻意的表明自己的民族身份,其中标示着民族身份的符号就是祭祀仪式中的"藏族锅庄舞"和"纳西打跳"。  相似文献   

7.
畜牧经济、祖先崇拜及送魂习俗的共同作用下,纳西族先民的火葬礼仪形成了献冥马、飞马取死者遗骨、洗马等原始宗教仪式.这些仪式蕴藏着原始的竞争意识,并具备了赛马运动应具有的体育元素和价值,意味着纳西族赛马意识的产生.之后,随着英雄和神灵崇拜的产生,火葬仪式中的洗马仪式演变成对全民进行尚武教育的赛马活动和节庆进行的赛马活动.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纳西族尤氏部落尚武精神历史变迁进行研究。结论:尚武精神贯穿整个尤氏纳西族群体历史发展过程;各阶段尚武精神因社会环境和族群发展不同而有差异;使尚武精神内含"大一统"和"祖国认同感"思想是尤氏纳西族群体智慧的结晶。建议:借尚武精神变迁,促进了解该部落发展历史;尚武精神应与时俱进;探究纳西族尚武精神核心思想和迈向成熟的标志等。  相似文献   

9.
纳西东巴跳武与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彩云之南。她美丽富饶,得天独厚,素以"动植物王国"著称,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秘境中,聚居着28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丽江,位于云南高原西北部,享有"山国小苏州"之美称。她不仅山美水美人情美,而且那里生活着勤劳朴实、刚烈重义、自强不息、亲和进取、容纳百川的纳西族。纳西祖先发明的东巴象形文字,稀世罕见,奇特珍贵。东巴文化,轻力无穷,举世瞩目,名扬四海。特别是(磋模)象形文跳谱的问世,更是为学术界带来一份惊喜,倍受舞蹈界和武术界的极大关注。纳西族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西…  相似文献   

10.
纳西族传统体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等方法对纳西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纳西族传统体育活动是该民族在特定的区域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而积累起来的,它与纳西族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实践和生存环境有关,与纳西族的宗教、民俗民风紧密结合,鲜明地显示了纳西族农耕民族文化中所保留的游牧、渔猎和采集经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在清朝雍正元年以前涉及纳西族的文字记载,把纳西民族记载成尚武好勇的民族,但是清政府在纳西族地区实施改土归流之后,史料记载纳西人"性柔弱","生性懦弱"等。该研究通过对纳西族改土归流前后对纳西族尚武精神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来探析改土归流对纳西族尚武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飞石索"看纳西族原始体育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纳西族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发展历史,至今得以保存产生于旧石器中期的复合工具--"飞石索",并在纳西族古老的东巴经及民俗活动中大量保存了与"飞石索"密切相关的民间传说、原始宗教仪式及娱乐活动,为揭开纳西族原始体育起源之谜,提供丰厚的材料.运用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整理田野调查、查阅文献收集到的大量资料,再现了"飞石索"从远古狩猎、战争工具.通过原始巫术逐渐演变成原始体育并流传至今的发展变化过程,并提出了纳西族原始体育起源于巫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刘信 《精武》2012,(3):79-80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等方珐,从人类学、历史学的视角,对纳西族传统体育文化因子进行分析,故为生活方式的变革、价值取向的变迁、政策偏差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等因素的制约着纳西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并对其进行深层思考,以期为纳西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何巧红  闵文彬 《精武》2013,(19):128-129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功效,在丰富民族文化方面有着其它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文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以摩梭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摩梭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分类.项目的特点。并从加大相关部门关注力度和理论指导,与校固和社区相结合,与旅游相结合,积极开展对外开发等方面为摩梭族传统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资料收集,运用体育人类学、学校体育学的理论分类整理具有体育本质特征的纳西族民间体育游戏,使之成为纳西族地区各级学校体育课程的乡土教材,对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促进纳西族地区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有效传承和保护纳西族体育文化,切实落实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22年,美国人洛克(Loseph Franc ischores kock)到云南,纳西族地区考察。1963年,他在德国发表了《东巴经所反映的纳西族古代文化》,论:“除了用普通的小石子下棋以外,纳西人没有其他的竞技比赛”。(《民族学与现代化》1985年第2期第74页)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们不说整个纳西族的传统体育,仅云南永宁地区的纳西族就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纳西族约有23万人(1978年),其中15万余人聚居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钛、永胜、鹤庆、剑川、兰坪和四川省的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的芒康县。永宁纳西族——摩梭人,居住在云南省宁蒗  相似文献   

17.
元、明以来,由于纳西族吸收了大量的汉文化,社会经济文化类型由畜牧经济文化类型向农耕经济文化类型转变.汉纳文化的融合与变迁,促使纳西族传统体育文化也随之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异,并产生了纳西族以麒麟蹉为代表的众多以农耕经济文化为主,兼有渔猎、畜牧经济文化等多元体育文化特征的纳西族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纳西族和彝族在不同地理环境、不同艺术文化及不同生活习俗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不同技术结构、不同风格和不同特点的民族打跳运动进行比较分析。结论:二者之间虽有亲缘关系,但其打跳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形式、风格、动作本质和意义等方面,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等变量因素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对云南省纳西文化研究领域有过突出贡献的众多专家与学者进行访谈与交流后,收集到了纳西文化的许多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关于纳西族特有文化——东巴文化的许多珍贵材料;对纳西打跳的起源、发展和历史演进以及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对纳西打跳得出以下多种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纳西族打跳是丽江地区特有的一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的积极推进,纳西族打跳因其群体性、娱乐性、民族性和简单易学等特征已成为了丽江地区各种人群的日常健身项目,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族人群参与其中,在全民健身过程中初显成效。利用文献法对纳西族打跳的起源与发展、动作特征及功能等方面内容进行阐述,分析了打跳在全民健身实施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其在全民健身应用中的对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