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对本国社会主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处的发展阶段的认识,是社会主义各国的党和人民必须正确解决的事关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路线、方针、政策的正误和实践的得失成败。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党和人民经过失误挫折的教训与艰难的探索,终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认清了我国社会主义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事实,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阶段的科学论  相似文献   

2.
深刻认识现实社会主义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问题,是我们从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继承的历史遗产,也是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基本特点。社会主义要想在本世纪实现新的振兴,必须解决现实社会主义在今后发展中的“新的更强大的吸引力”和发达资本主义在未来革命中的“新的更强大的推动力”这两个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想在本世纪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拓展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把握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大趋势,加强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必须遵循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逻辑。从历史维度上看,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时代;从现实维度看,新时代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时代。从理论维度看,新时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探索新的重大历史课题的时代;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看,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由此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十五大关于这一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坚实的客观依据和实践标准,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必须继续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课堂教学、学生实践、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切实体现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使自身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决策,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将发生一场根本性的变革,高校后勤工作如何在这一重大变革的关键时刻,不失时机地探索出一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特色的成功之路,这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一、必须进一步认识高校后勤工作的商品经济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生产是个历史范畴,它存在的一般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  相似文献   

7.
世界社会主义走过的道路是一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的历史,是否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取决于人们是否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继承性要求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无期目标与近期目标,阶段性目标与实现目标手段选择的认识,也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在此,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就成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进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何谓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新"就新在它既不同于旧中国的封建主义文化观,也不同于原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观,更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观,它有着全新的精神面貌、全新的精神内核和全新的实践体系。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是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主流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东方传统主义文化这三种文化的并存与竞争的大背景之下脱颖而出的,它一经产生,就显现出了无穷的生命力,使之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文化观念与形态,而且导演出了波澜壮阔的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指引前进方向的一面旗帜。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研究采用历史的、叙述的和实践的三维方法,它以历史的感染力对"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研究,以逻辑的穿透力对"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的理论体系进行叙述,以实践的创造力对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的实践体系进行探讨。从文化观的视角,也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以此为理论基础,即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为思想统领,并转化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魄的新文化观,它以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先进文化为重大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9.
历史·理论·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结合的视角,通过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的回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回答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际课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与时俱进的新发展等问题的探讨,说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背景和实践基础、战略思想和理论地位、科学指导意义和内在理论品质等问题的认识视界,以加深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命题及其对这一命题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强大动力。它的直接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它必然会触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就涉及到怎样处理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关系的问题。邓小平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强大的手段;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坚持的根本方向。邓小平同志大力提倡改革开放,但同时也并没有否认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今天,重温和进一步探讨邓小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俄国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问题,是列宁晚年思考的中心问题。列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国情相结合,将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文明的发展相统一,从文明发展前提、文明发展路径、文明发展策略、文明发展前景四个方面对俄国的社会主义文明发展之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开创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文明发展的历史新路。这条道路既超越了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道路,又超越了俄国民粹派的“跳跃论”,也超越了马克思晚年的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列宁晚年的理论探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一必要性和方法论1.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是社会主义实践继续前进的迫切要求。开创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已经具有7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遇到了一个带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这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具体地说,就是究竟采取何种经济形式,使社会生产力取得比资本主义制度下更好更快的发展。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已经突破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传统的理论。这一  相似文献   

13.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诞生140多年,社会主义实践已有6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非凡的胆略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必须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的提出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首先,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所经历的曲折和产生的失误,归根到底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用了很大的精力,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进行深刻的反思。一方面,他们非常珍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充分肯定:“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6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明页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建国以来,党的领导人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了不同的贡献。他们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推动,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这既是由于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的推动,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客观基础。为此,中国共产党人首先进行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与探索,并使它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出发点。正确认识两个发展阶段的相互关系,对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如果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算起,至今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实践的社会主义运动如果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算起,至今也有了70多年的历史实践。特别是二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许多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非洲、亚洲、包括拉美地区的一些国家)在获得民族独立后,都自称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实际上并不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内涵。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社会主义运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巨大优越性。当然,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的,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过程中也遇到过挫折。特别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已处于它的最低谷。  相似文献   

17.
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无论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还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 ,都必须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邓小平理论是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之上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唐林生 《培训与研究》2009,26(11):65-67,72
现实社会主义的一切问题都源于它的落后性,是落后造成了其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也因落后带来了其社会主义实践的困难与挫折。落后与先进的交织,使东方国家的这条历史道路变得异常艰难,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让人们在实践与解读中没能厘清和把握好它的自然意义,突出表现在用必然性掩盖它的特殊性,把社会主义制度仅仅当作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9.
现实社会主义的一切问题都源于它的落后性,是落后造成了其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也因落后带来了其社会主义实践的困难与挫折。落后与先进的交织,使东方国家的这条历史道路变得异常艰难,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让人们在实践与解读中没能厘清和把握好它的自然意义,突出表现在用必然性掩盖它的特殊性,把社会主义制度仅仅当作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20.
<正> 三、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虽经历迂回曲折,却有强大的内在活力社会主义作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存在,从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算起,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这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曲折发展的70年,其中交织着凯歌高奏的胜利和令人痛心的挫折,有飞速发展也有停滞不前,成绩和困难并存。任何一个不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