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息中能否有议论?我的看法是:应当把记者自己的意见、看法等等毫不可惜地全部排除在消息之外。 (一) 新闻中的议论,是一个特指的概念。它的确切含义是记者就自己报道的新闻事件发表个人的意见和评论。至于与新闻事实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发表的意见,那是新闻报道的一部分,不是这里特指的议论。为什么新闻中不应有议论?这是因为新闻的本源是运动中的事实,新闻作品中的消息、通讯等等是对运动中事实的报  相似文献   

2.
胡乔木同志在谈到新闻表达方式的时候说过:“愈是好的新闻,就愈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他还多次批评过一些新闻“宣传味道太重”,即在表达方式上,议论多,太直太露。在研究如何改进新闻写作的时候,乔木同志的这些意见值得我们认真考虑。因为,“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个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我们虽已讲了几十年,但在实践上还远远没有贯彻好。现在,在各地报纸上和电台的广播中还经常出现议论太多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述评新闻     
述评新闻又称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是新闻记者感到单纯地报道客观事实(即纯新闻)不能满足读者需要或不能达到自己目的时,对某种形势、事态、问题发表自己意见与看法,进行分析和解释的一种特殊的报道形式。它是一种介于纯新闻与新闻评论、调查报告之间的文体。在报纸宣传工作中,述评新闻通常表现为两种趋向:一种是综合新闻材料,适当加以分析评论,基本上是属于新闻报道的范畴;一种是抓住某一新闻事件或事件中的某一片断,给以评述,议论、引申、发挥(或提倡或反对或预测),旗帜鲜明地表现记者的立场和态度,基本上可以归入评论的范畴。报纸上一些国际  相似文献   

4.
试论当前“走转改”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穆青同志早在1989年《瞭望》周刊开办《中国人心态录》专栏时就曾谈及新闻工作走转改的问题,其中有三段话十分经典:我们一贯提倡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我们新闻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呼声。多年来,我们在新闻写作上养成了一些很不好的习惯:一是报道中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数字太多太滥;二是客观报道形式运用得不纯熟,记者动辄自己站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新闻言论是关于政治和一般公众事物的议论,是由报纸、广播、期刊等媒体就当前重大问题、新闻事件发表的议论或做解释或提出批评或谈意见或发号召的一种新闻体裁。新闻言论主要有社论、评论、编者按语、杂文等类型。但无论是哪种形式,我们都必须把握好新闻言论的度。  相似文献   

6.
近来,在工农业记者和编辑中间,有不少人在议论:搞工农业报道,是首先从行业的读者出发,使他们感到兴趣呢,还是首先从广大读者出发,使广大读者都感到兴趣呢?这是个重要问题,它涉及新闻工作许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如新闻的指导性与群众性、怎样发挥新闻的指导作用等等。这里我想谈谈我在从事农业报道中想到的一些。报纸不是内部刊物,  相似文献   

7.
会议新闻报道是时政综合性电视台新闻栏目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在领导工作时,经常用会议方式传达重要决策、部署重要工作。但近几年来,广大观众对时政综合性电视台的会议报道意见较大,议论较多,广大电视工作者也想做些探索。今年,我们常德电视台对会议报道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8.
我们看到,一些新闻中缺乏议论手法的运用,有人甚至把议论手法只限于议论文的写作.其实议论手法适用于所有新闻文体。鉴于此,本文就新闻写作中的议论手法做一浅析。  相似文献   

9.
以往我们在述及美国报业所谓客观报道的由来时,一般都说它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通讯社成立以后的产物.由于通讯社的成立,新闻的商品性更为显著.通讯社发布的新闻,要销售给持有不同政治立场、不同办报方针的报纸,自然不能再让这些新闻渗透有某政党、某报人的主张.于是,这些新闻日渐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只提供材料,不表述观点,将议论、意见排除在外而叙述事实本身.应该说,这样一个解释是合乎逻辑的.问题在于观客报道并不单纯只是个报道形式上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七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的20多个日夜里,新华社参加报道的同志,努力贯彻新闻改革的精神,在报道上取得了一些突破。可以说,两会开放、民主、求实的政治气氛呼唤着新闻改革,而我们的报道,则生动地反映了两会的进程,增强了群众对两会的关心。从两会报道中,我们看到了新闻改革的势头和前景。到会上去抓活的两会前,新华社国内部对怎样搞好这次报道作了一点议论,订了一批题目。临开会前几天,社领导听取了我们准备情况的汇报。社领导对我们的准备工作,对我们订的那些专题报道题目,虽然没有批评,但丝毫未加赞扬。社长穆青说,有一两个这样的题目不是不可以,但你们应当把主要精力,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到会上去抓新鲜活泼的东西,抓那些七嘴八舌的议论,抓会上的民主气氛,抓代表们怎样参政议政,否则我们的报道就是老套套、老框框。要到会上闯去。每年人代会,我们还要事先订好一批能反映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精神的题目,作为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  相似文献   

11.
王杰  刘明 《新闻前哨》2002,(9):46-46
会议足一座新闻“富矿” 会议新闻在党报的宣传报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常有读者议论:我们就不喜欢看会议新闻,今天书记讲话,明天市长强调,都是一个套路,没什么看头,也常有些记者感叹说会议报道没意思,很难写出好东西,参加会议报道吃力不讨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读者和记者都不喜欢会议新闻的情况呢?主要是一些记者没有掌握好会议报道的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因此它总是力图用事实说话,而避免主观性议论。这是新闻的一个特点,也是新闻写作的一个原则。如果报道的事实已清楚,新闻的意义已明了,而作者还硬要站出来发表一番议论,则无异“画蛇添足”。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为了加强宣传效果,有时在客观报道的基础上,也允许进行一些简短、精到的议论。这些议论非但不是“蛇足”,而且往往可以有“画龙点睛”之妙。 毛泽东同志就主张在新闻中适当插些议论,他曾在《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一文中指出:“……要在消息中插句把两句议论进去,使看的人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但不可以插的太多,一条新闻中插上三句议论就觉得太多了。议论要插得有劲,疲疲沓沓的,不插还好些。不要条条都插议论。许多新闻意义已明显,一看就明白,如插议论,就象画蛇添足。只有那些意义不明显的新闻,要插句把两句议论进去。”  相似文献   

13.
在电视播映深入千家万户的情况下,我们常见在各级电视新闻中,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一些同志频频露面。这种现象,不知群众看了怎么议论,笔者认为这无非是给领导们增添一点政绩。既如此,这就向我们的电视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在有限的新闻电视报道中,如何更深一层次地想问题,从宣传及工作的力度着想,避免和一些消极的心理合拍。怎么去深一层次地报道呢?笔者认为,记者胸中一定要有全局,有较敏锐的新闻嗅觉,要多从推动党的工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避免肤浅的报道和就事论事,减少消极现象的心理同电视合拍。其实,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想频繁上电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想通过电视做表面文章,我们各级的大多数领导干部,想的是如何运用电视报道了解下边更多的情况,知道更多的信息,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抓好工作。  相似文献   

14.
平时大家评稿,曾经议论过这样几个问题: 我们的新闻报道题材从哪里来?除了来自党的方针政策,来自实际工作以外,还应该多一点来自人民生活、社会面貌的东西,特别是一些平时不大为人注意,但仔细观察一下,确实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很有意义很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我们的新闻写作要打破老一套的公式化,总得向散文的写作借鉴一点什么,把新闻写得更散文式一点,写得生动活泼一点。我们宁可向散文靠近,也不要不知不觉地去向文件简报、总结报告之类的模式靠近。我们的国内报道在写作上要改进,可不可以提倡向我们自己的对外报道学习学习?同样一个题材,对外报道的文体往往就写得比国内报道的文体更有可读性、更吸引人。我们的新闻报道,除了发挥其宣传指导的功能和传播信息的作用外,可不可以再要求它也能产生一点美学欣赏价值?新闻也是一种创作,理应和其他创作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主观色彩对新闻事实报道的影响,在消息写作中,一般不提倡作者直接议论或抒情。新闻报道被称做是“藏舌头”的艺术,发表的应是“隐形意见”或“无形意见”。如果新闻中有太多观点、态度和情感的直接流露,就会影响新闻的客观性,这已成了消息写作理论中的定论。  相似文献   

16.
怎样评价1988年的新闻工作?可能有不同意见,从总体上看是否可以说:同全国各条战线一样,有成绩,有曲折,是在思考、探索中前进的。回顾一年来走过的路,我们在改革的征途上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有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报道的成功,有物价、工资等宣传上的某些失误,有提高新闻的透明度、加强舆论监督方面的经验,有开拓新闻事业、发展多种经营的尝试,再加上新闻与法的研究,职业道德的议论,新闻理论的论争,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工作性报道如何创新?这是新闻改革中议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本期刊登的浙江日报副总编辑应金泉的文章,对这一问题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与一般只是强调压缩和精简工作会议新闻的思路相比,这篇文章提出的改进方法明显高出一筹。我们在刊登并推荐此文的同时,也欢迎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有研究的同志,踊跃来稿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少主观色彩对新闻事实报道的影响,在消息写作中,一般不提倡作者直接议论或抒情。新闻报道被称作是“藏舌头”的艺术,发表的应是“隐形意见”或“无形意见”。如果新闻中有太多观点、态度和情感的直接流露,就会影响新闻的客观性。这已成了消息写作理论中的定论。然而,消息中是否就完全不能有议论呢?其实,早在1931年,毛泽东在《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中,就消息写作发表过这样的观点:“也不是完全不发议论,要在消息中插两句议论进去,使看的人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但不可发的太多,一条新闻中插上三句就觉得太多。议论要插得有劲,疲沓疲沓…  相似文献   

19.
问题报道一直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受众较敏感的体裁,也是一张报纸中的"看点"或"卖点"。内含于深度报道中,它强调多层次、综合地把握和揭示新闻事件的过程及新闻事件与社会的联系,探寻行为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揭示问题的实质。但随着一些人喜表扬、怒批评、怕问题,甚至一篇报道,一场官司。问题报道一些记者很少再涉足。但是,问题报道还得搞,怎样搞才好,确实值得商榷。作为既是律师又是记者的我,结合工作实际谈点肤浅意见。  相似文献   

20.
在地市党报一版上数量较大的会议报道(包括领导人活动报道和工作报道)是让办报人最费心思,又是读者议论最多的问题。有人认为地市党报要增强可读性,就要大量刊登社会新闻,减少会议报道。显然,这种是不全面的。会议报道是党报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一版的“重头戏”。搞好会议报道根本的出路在于真正全面理解和遵循会议报道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找准权威性、指导性与可读性、群众性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