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道家思想和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起源,其中儒家文化思想在后世两千多年来的封建专制社会占有统治地位。究其原因,是因为孔子的治国安邦思想被后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重视,并成为了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孔子的治国安邦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书中治国安邦思想的内容,许多在今天看来仍不乏有借鉴意义。与儒家文化相比,道家思想主要倡导的是个人的修身养性,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中。书中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对今天人类的社会生活仍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这两部著作的思想无疑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如今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本人认为,这两部著作一部注重国家的治理,一部注重个人的修为。国家治理得当,有利于个人的生存,而个人修养高深,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
道家思想和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起源,其中儒家文化思想在后世两千多年来的封建专制社会占有统治地位。究其原因,是因为孔子的治国安邦思想被后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重视,并成为了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孔子的治国安邦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书中治国安邦思想的内容,许多在今天看来仍不乏有借鉴意义。与儒家文化相比,道家思想主要倡导的是个人的修身养性,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中。书中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对今天人类的社会生活仍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这两部著作的思想无疑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如今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本人认为,这两部著作一部注重国家的治理,一部注重个人的修为。国家治理得当,有利于个人的生存,而个人修养高深,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3.
李正标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1):27-29,38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 ,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 ,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 ,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法治国思想可概括为:治国安邦,要实现从个人到制度、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建设法治,要处理好民主与法制、执政党与法、权力与法三对关系;厉行法治,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些思想解决了为什么要实施法治,如何建设法治,如何推行法治等重要理论问题。坚持邓小平的依法治国思想,对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儒家民本思想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本思想,中国古代历史上将民众视为治国安邦根本的政治学说,是一种关注、重视人民利益的政治学说。它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基础,也是其根本与核心。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文化中,儒家民本思想一直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借鉴和学习儒家民本思想的精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丁伟民 《考试周刊》2012,(57):27-28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影响中国治国安邦大业达几千年之久的政治思想,它承认、重视民众在社会政治、经济和道德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坚持以人为本地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荀子的法伦理思想对当今法治建设至少具有以下启示:第一,治国安邦,法律必不可少;第二,治国安邦决不能唯法是用,而是必须优先重视道德文化建设;第三,理想的法律必须是仁爱、公平精神的象征,否则,法律自身的合法性就应受到质疑,其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也将大打折扣;第四,法律必须遵循功赏相当、罪罚相应、奖惩分明的公正原则;第五,统治者必须首先遵纪守法,才能保证法律的顺利实施;第六,荀子主张以法律手段禁绝儒家以外的其他学说,以此实现思想统一,这一文化专制的法伦理思维模式必须为当今法治建设摒弃。  相似文献   

8.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是影响中国治国安邦大业达几千年之久的政治思想。和谐思想的集大成者张载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赋予了民本思想新的理论内涵。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张载民本思想的诸多原则同样对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熹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学问渊博、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他继承儒家传统的治国安邦思想,形成了以正君心、行仁政、倡德治、崇教化为主要内容的治国理论体系。清朝康熙皇帝统治期间,对朱熹倍加推崇,以朱熹的治国理论为立国纲领和指南,为清朝统治出现持续百余年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局面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康乾盛世”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是朱熹治国思想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朱元璋是一位圣明君主,其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是明代的盛世。他倡导以民为本,以史为鉴;积极制定法律,整饬吏治;主张严厉执法,为封建社会治国安邦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1.
傅玄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其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治国道理及政治智慧.挖掘、探讨傅玄的治国思想,汲取其中的政治智慧,不仅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促进当今管理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当今的行政管理亦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且是至今仍有争议的人物。本文针对史学界对他是卖国还是误国或是爱国的认识分歧,提出个人见解,认为李鸿章在晚清政坛活动的近40年中,他的思想行为与当时社会及清王朝向下行线发展相步趋,经历了一个对外来侵略者从妥协退让以致误国到通敌卖国的过程,并对这一过程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的重要领导人,是苏联所有领导人中在位时间最长的,而他所领导的时期又处于苏联的早期,他的许多思想和理论对其以后的苏联领导人影响很大,特别是他的民族思想的理论和实践。他的民族思想和理论的核心是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实践上就表现为对苏联社会众多民族利益的漠视和损害。导致民族积怨越来越深,民族根源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已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理论来源于实践 ,“依法治国”思想最终来源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 ,对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贡献。我们从他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以及国家稳定的思想论述中都可以发现“依法治国”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15.
晚清的社会危机,使从事汉学研究的下层知识分子汪士铎也走上了“经世”的道路。他在著述中系统提出的人口理论是其经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晚婚晚育、节制生育等主张在历代鲜有其例,是人口思想的巨大进步。但其溺杀女婴,仇视农民的思想则是糟粕。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科学地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本文就江泽民继承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法治理论;依法治国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依法治国的指导方针等命题进行法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新青年”与“新国家”思想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认为青年人只有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精神上都达到特定的目标和要求,才可谓“新青年”;陈独秀的“新国家”思想包含了对国家要素、国家主权和国家体制等方面进行探索的思想。他的“新青年”思想和“新国家”思想是互相缠绕,互相影响而发展的;由于“新国家”思想更具理想的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其“新青年”思想会超越其“新国家”思想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陕西省县域经济分类发展模式的涵义、理论依据及具体内容,探讨了实施分类发展模式所需把握的四个原则,希望对加速陕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对于乡村的体验始终影响着孙犁长达数十年的文学创作,怀揣乡村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孙犁眼中的乡村图景从单纯、美好、有生活实感的乐土,变得忧郁、安静、充满回忆之美,渐渐走向封闭的状态。本文透过对孙犁眼中乡村图景变迁的考察,探索了作家创作潜在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批判地继承了中国治国传统,完全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方向,是对我们党治国方略的完善和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的明与进步,促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