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琼 《编辑学刊》2006,(1):25-32
2003年12月,有报道曰:"大学出版社,迎来提速黄金期." 2004年11月,有报道日:"在全国100多家大学社中,年销售码洋上亿的15家左右,如外研社10个亿,北师大社、清华社6-7个亿,北大社、人大社4-5个亿,中央电大出版社4个亿."  相似文献   

2.
一、发展速度快、资产效益高的大学出版社军团令人瞩目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出版社成为出版业中迅速崛起的重要力量。大学出版社目前共有94家,从1980年到1991年共出版图书4万余种。1995年年出书近2万种。 “九五”时期,大学社已经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益两个方面获得长足进步。2000年出版图书21514种(含重版),比1995年增长23%;图书重印率达52.8%,比1995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销售码洋45.98亿元,比1995年增长1.86倍;缴税1.67亿元,比1995年增长10倍;创利5.28亿元,比1995年增长2.16倍。  相似文献   

3.
出版社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出版社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因素。为此,出版社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要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要顾及整个出版发行行业的发展趋势,要顾及出版社内部的方方面面。相应地,对出版社内部管理问题的探讨,可以从宏观的、中观的和微观的三个层面入手。笔者以六个小题目对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4.
谈到给区域经理下任务,首先要讨论一下,作为出版单位,我们要进行目标考核还是指标考核. 老刘是某出版社的发行部主任,去年单位发货8000万码洋,今年社领导说,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20%,然后凑个整,争取达到一个亿的盘子.  相似文献   

5.
出版社"分社"的大量涌现,是在出版社日益加快的市场化进程中催生的.分社制改革的目的,是出版社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是从纵向一体化向横向扁平化管理的转变,是实行内部裂变、走向集团化发展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北京大学出版社努力实施制度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2001年出书1908种次,印制总码洋(3.06亿)、发行总码洋(2.15亿),总回款(1亿)等重要指标比五年前都接近翻一番,总体经营状况比同期增长25%,发行册数和码洋增长为35%和45%。 一、创新、改革,推动发展 北大社这几年对社内的体制、组织结构、分配制度做大的调整,建章立制,制定适合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原有8个编辑室整合为4个编辑部,以后又根据市场发展增设信息技术编  相似文献   

7.
一、适应市场,改革机构,构建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内部管理体制和出版经营机制。 高教社已有48年的历史,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靠政府指令、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和内部机构设置,早已不适应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前些年作了一些调整和改动,但是没有做过“震痛的大手术”,2002年,在全社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以强化市场意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为导向,在社内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在出版社的组织结构上,由原来的55个处级建制、25个科级建制,重新组建成26个中层部门,减掉了一半机构,取…  相似文献   

8.
外研社是怎样提前"转制"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25年前名不见经传、刚刚成立的小社,经过发展,现在全国已拥有16个信息中心,年出版品种3000左右,销售码洋由当初的1000万元、利润10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11亿元码洋和将近2亿元的利润;涉足有图书、音像和电子出版,以及信息技术、网络教育等领域,业已形成一个类似出版集团的规模. 一个在25年前才成立的小社,何以能够脱颖而出,迅速地成长为大社名社呢?该社社长说:"我十多年来经常坚持的一句话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其改革的经验和发展的理念,是否对处于又一次重大改革阶段--由事业体制转制为企业体制的出版单位有一些启迪呢?  相似文献   

9.
1月8日,筹建中的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首次整体亮相。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画报出版社、百家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出版社等8家出版社组成,并拥有27家期刊社,3家报纸,和2家文化经营公司。2002年,8家出版社总资产3.998亿元,年出书品种2039种,年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分别为3.589亿和5728万元。  相似文献   

10.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发展与创新始于20世纪90年代,她的快速成长尤其是90年代后期的增长令整个出版界惊叹不已,其出版规模从1998年的不足5000万元,发展到2003年3.5亿元,出版码洋、销售收入、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例增长,平均年增长率在60%以上.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总编辑杨西京介绍说,轻工社之所以有今天的巨大成绩,对外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出版改革是出版界的热门话题。究竟什么是出版改革,我认为它至少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宏观上看。是出版体制的总体改革;另一方面,从微观上看,牵涉到每一个出版社自身内部的各项改革。而出版社自身的改革必须考虑到出版业的宏观环境,如不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便形同孤军作战。同时,出版社的改革还应考虑到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出版社,当务之急要思考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一个二三十人的小社是一种情况,一个有几亿码洋和一定经营规模的出版社又是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北师大社破冰垄断北师大出版社发起与部分地方出版租型单位之间关于租型与直供的抗争,挑战传统教材出版发行规则。这不只是对几个扣的争夺,而是反映出垄断格局中主流社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当图书出版界普遍低迷,许多出版社包括不少大学出版社为生存和发展焦虑不安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该社全年出版码洋达193亿元,比1997年增长86%;销售实洋达106亿元,比1997年增长68%;一大批精品书获国家图书奖和优秀畅销书奖,其业绩令出版界刮目相看。1999年伊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打出大旗:全面启动跨世纪发展战略,力争在3~5年的时间里,把人大社发展成为一个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集图书、期刊、多种媒质出版为一体的现代出版集团,在国内出版界占据领先的地位。人大社何以在这么…  相似文献   

14.
韩阳 《出版参考》2005,(28):17-18
2001年10月接力出版社大力实施改革,把教材教辅图书放在广西南宁运作,以满足广西区内市场的需求.把一般图书实现战略转移--移师北京,利用北京的人才资源优势,努力拓展图书市场.接力社一般图书移师北京5年以来发展飞速.在2001年之前接力社的一般图书年产值仅3000万元,2002年增长到5400万,2003年递增到8000万,而2004年发贷码洋数已经攀升到了1.02亿元.截止2005年9月份,接力社从事一般图书运作的56个员工,已经完成了发货码洋1.4亿元.在图书市场退贷多、回款难的今天,接力社一般图书退货率仅为9.6%,当年回款率高达80%以上.这些惊人的数据带给业界的不仅仅是市场的冲击,更是理念的震撼.带着对接力社一般图书成长经历的好奇,记者开始了对接力社总编辑、一般图书出版中心白冰总编辑的采访.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出版社都感叹出版不景气的今天,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以下简称二十一世纪社)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在"诚信出版,赢在终端,引领2008,做中国青少年出版的领导品牌"的口号下,该社2008上半年一般图书销售达到1.27亿元,回款611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增长了20.6%,回款增长了50.15%,退货率仅6%,图书重印率达到72.99%.据开卷公司统计,该社上半年图书单品种码洋效益位居全国同类出版社第一.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出版社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争议颇多的大学出版社改革终于开始了破冰之旅。本文从大学出版社改革的背景入手,首先指出大学社的改革不能也不应该是政治决策的产物,而应是政策推动下大学出版社基本属性的回归和对现实的考量。其次,指出大学社改革中在观念上存在的几个认识误区。最后,探讨了大学社改革之路,涉及改戍新的事业体制还是企业体制、整体改制还是部分改制以及改制怎样实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日本总人口为1.2亿人,目前全国约有4000余家出版社、70余家出版物代销公司(其中最大的两家代销公司日贩、东贩的业务量占出版代销行业的90%)、1.8万家书店和5万家便利店。日本全国出版企业的职工大约有10万人,出版社90%都集中在东京,出版社规模普遍较小,47%的出版社职工不到5个人,97%的出版社职工在100人以下。出版社职工超过500人的非常少,只有讲谈社、小学馆、集英社等几家大型出版社人数在1000人左右。因此,日本的出版产业结构,是中小企业和个体企业占绝对优势。2004年11月底止的销售数据显示,从1996年开始,连续7年的下降终于停止了,全年…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第二次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出版社按照中央关于出版体制改革的部署,要在两年内基本完成高校出版社的转制工作;要按照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高校出版体制改革两个文件精神、借鉴首批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经验,把体制改革工作抓紧抓好。第二次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全国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经过首批19家高校出版社一年多的改革试点实践,高校出版社深化改革的愿望更加迫切,占全国高校出版社总量59.22%的第二批进入改制的61家高校社的体制改革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由于所依托的高校和各高校出版社发展水平的不同,在改制工作中会面临各种不同的问题,,如何破解改制过程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何通过改制建立现代企业体制。塑造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主体,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广大出版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通过内部管理机制的变革,实现出版社更好更快地发展。2009年第2期特约请几位改制出版单位的社长就这些话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以期深化对高校出版体制改革的认识。文章刊出时。以来稿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北京大学出版社恢复建制20周年。20年来,北大社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办社宗旨,坚持正确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出版规模从1980年的年出书13种、89万册、码洋105万元,发展到1998年的911种次、1094万册、印制码洋16亿、发行码洋14亿元,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3、1994、1998年北大社连续三次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优秀出版社,成为为数不多的“三连冠”社之一。二十年的简单回顾北京大学出版社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出版社。京师大学堂尚在酝酿之初即设…  相似文献   

20.
《出版经济》2004,(7):21-21
造货码洋亿元以上的出版社,从数量上看不到出版社总数的一半,他们在中国出版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主角?配角? 2003年造书码洋亿元以上的131家,占出版社535家(不含副牌社35家)总数量的24.49%.这131家上榜出版社,2003年造书总码洋3220588万元,占造货总码洋561.82亿元的57.32%,显然这131家出版社数量不到出版社总数一半,但造书码洋却超过了出版社总造货码洋的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